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499390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本科)(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温故而知新,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技巧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 出走行为的征兆,2,Chapter11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psychiatric treatment,3,Learning objectives,【掌握】 1、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和处理。 2、碳酸锂的治疗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3、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评估要点及护理措施。 4、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及护理要点。 【熟悉】 1、精神药物的使用原则 2、常用心理治疗技巧。 【了解】 1、各种精神药物种类、适应症及禁忌症。 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作用机制,4,精神疾

2、病治疗的特点,把有精神障碍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 需靠医务人员的说服,有时要进行强制性治疗 病因疗法少,而对症治疗居多 治疗效果的判断要比躯体疾病困难得多,缺乏客观的观察与指定指标 重返社会是精神疾病治疗的目标,5,精神疾病的治疗原则,(一)综合治疗原则 (二)持续治疗原则 (三)治疗个体化原则,6,精神疾病治疗,somatic treatment,Psychotherapy,Rehabilitation therapy,Nursing,药物治疗 电抽搐治疗 精神外科治疗,7,精神疾病治疗,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护 理,药物治疗 电抽搐治疗 精神外科治疗,8,第一节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3、与护理,20世纪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问世。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 主要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9,练习题,病人王某,因患精神病,医生给予氟哌啶醇、丙咪嗪、地西泮、卡马西平与丁螺环酮治疗,十天后病人出现斜颈,下肢不自主的运动,作为护士你认为该病人的不良反应最有可能是哪种药物所致? A.氟哌啶醇 B.丙咪嗪 C.地西泮 D.卡马西平 E.丁螺环酮,10,精神科药物种类,antipsychotic drugs antidepressant drugs antimanic drugs anxiolytic drugs,11,知识回顾,12,典型与非

4、典型抗精神药物,13,知识回顾,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消除或改善精神病性症状 激活或振奋作用 非特异性镇静 巩固疗效、预防复发,14,15,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症: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躁狂发作、反应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多动症、秽语-抽动综合征 禁忌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昏迷、高热、血液病、药物过敏、青光眼 白细胞过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应慎用,16,知识回顾,17,用药方法,用法:以口服为主,个体化原则 1)急性期治疗: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不主张联合用药 2)维持期:维持为治疗剂量的1/4-2/3 首次发病维持时间至少2-5年,频繁发作终身服

5、药,18,知识回顾,19,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最常见 (1)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斜颈、扭转性痉挛、角弓反张、下颌假脱臼等 (2)静坐不能:在治疗后1-2周内出现,来回走动、坐立不安、不能静卧、焦虑。 (3)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常见,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面具脸,震颤等, (4)迟发性运动障碍(TD):长期大量使用,不自主、有规律地刻板运动,减量换药,停用抗胆碱能药。,20,不良反应,2、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去枕平卧缓解) 3、精神方面:具有较强的镇静与嗜睡作用 4、抗胆碱能反应:表现为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便秘、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等,可减药或停药。,21

6、,不良反应,5、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症(氯氮平最常见),定期查血常规 6、恶性综合征:少见,严重的副作用,意识障碍、肌肉僵直、持续高热、大汗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停药,综合治疗,22,知识回顾,23,常用药物,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TCAs):丙咪嗪、阿米替林 、多虑平、氯丙咪嗪、麦普替林 MAO抑制剂(MAOIs):异丙肼、苯乙肼、吗氯贝胺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百忧解) 、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 NE和5-HT重吸收抑制药( SNRIs ):万拉法新等,24,知识回顾,25,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症 单相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

7、、强迫 禁忌症 严重心血管疾病、癫痫、青光眼、肠麻痹、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等,26,知识回顾,27,用药方法,用法:以口服为主 逐渐加量法,从低剂量开始,一般来说可在12周内加至治疗量。 老年、儿童及躯体状况差者用药剂量相对较低。 药物起效较慢,一般需12周,有效剂量巩固治疗至少6个月,28,知识回顾,29,不良反应,30,知识回顾,31,常用药物,碳酸锂锂可以降低神经突触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使其活化程度降低而发挥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 卡马西平:锂盐无效、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快速循环发作,400-800mg/d,分2-3次 丙戊酸钠 氯硝安定,32,知识回顾,33,适

8、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躁狂发作治疗和预防 分裂情感障碍、攻击行为 禁忌症: 心肾功能不全、低钠饮食者、心律失常、重症肌无力、妊娠后3个月,34,知识回顾,35,碳酸锂用法和剂量,饭后口服给药,250mg,每日23次,逐渐增加剂量,一般在7-10天起效 血锂浓度 急性期:0.8-1.2mmol/L 维持治疗:0.4-0.8mmo1/L,36,知识回顾,37,不良反应,肾脏不良反应:常有多尿(约60%的病人)、烦渴、水肿等 内分泌的影响:约5%的病人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一般为可逆性,停药后即恢复。 其他:如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认知问题、震颤、镇静或嗜睡、共济失调、胃肠道症状、脱发、良性白细胞增

9、多。 锂中毒:,38,碳酸锂中毒症状,血锂浓度超过1.4mmol/L 老年体弱、易感病人较易发生 表现:先兆是频繁呕吐、腹泻、粗大震颤等,后期出现意识障碍、共济失调、肌肉抽动、言语不清,重者昏迷、死亡 处理:立即停药、加速锂排泄(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人工血液透析、对症支持,39,知识回顾,40,常用药物,苯二氮卓类:安定、佳静安定、氯硝安定、舒乐安定、氯羟安定、氟安定等 丙二醇类:安宁 二苯二甲烷类:安他乐 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 丁螺环酮,41,知识回顾,4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各种焦虑状态,也用于其他神经症、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酒精戒断、癫痫等的治疗 禁

10、忌症 严重心血管病、药物过敏和药物依赖、重症肌无力、青光眼、急性酒中毒等,43,知识回顾,44,用药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焦虑得到控制或出现不良反应为止 疗程一般不宜超过6周 停药时应当缓慢减量,45,知识回顾,46,不良反应,过度镇定,最常见为嗜睡、记忆力减退、运动协调性降低等 耐药或成瘾 过量中毒:嗜睡、血压降低等-洗胃、输液等。,47,护理评估,1,护理诊断,2,3,护理措施,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48,护 理 评 估,1.护理评估的什么? 评估 配合程度 用药反应 用药效果 怎样评估?,49,护 理 评 估,2.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哪些? 药物依从性 身体状况 主要精神症状

11、药物不良反应 社会支持,50,护 理 诊 断,不依从行为 自理缺陷 有感染的危险 有外伤的危险 营养状况改变 睡眠型态紊乱 排泄形态改变 知识缺乏,51,护 理 措 施,1.服药依从性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给药护理措施 3.仔细观察与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4.作好患者用药的健康指导工作,52,给药护理,严格三查、八对 给药原则 保证安全 不同给药方式,先易后难 发药速度不可过快 亲眼看病人服下 不可强行喂药 特殊用药方法,床旁给药 防止藏药 病人不靠近发药车,口服给药时,长效缓释片不可碾碎服用 肌肉注射主要部位和深度 静脉给药注意速慢给药,53,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由于其用药量大,用药时

12、间长,因而会产生许多副反应,有些严重的副反应甚至于导致病人死亡或出现难以恢得的后遗症。因此应采取措施积极处理,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54,锥体外系反应病人的护理 多由药增量过快或药量过大引起,临床护理中注意观察病人一旦出现症状,就要报告医生,可按嘱给抗震颤麻痹药对症处理,安坦2mg或东莨菪碱0.2mg,每日2-4次,必要时减药或停药(青光眼患者禁用安坦)。,55,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的护理 1. 注射给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2.一旦发生体位低血压,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或抬高下肢30,如平卧后血压及意识仍不恢复,可按医嘱给升压药,血压持续不升者,应给输液、给氧,56,恶性综合

13、征病人的护理 1、专人护理,密切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给氧。必要做人工呼吸。 3、有惊厥发生时要放好牙垫,以防咬舌,保护肢体,头转向一侧,预防外伤及窒息。 4、做好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证足够营养和热量。,57,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1、鼓励自行排尿,严密观察、及时发现 2、心理护理:要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是一种功能性障碍 3、及时处理,58,作好患者用药的健康指导工作,特别是康复期的患者( ?),59,药物均须由家属妥善保存,定时定量服,防止错服、多服、漏服等; 服药后可能会影响警觉性,故暂停从事高空、高速、仪器操作、驾驶工作; 教会患者或家属处理服药过程中出现

14、的不良反应; 精神科药物对老年、儿童、妊娠与孕妇、哺乳期妇女、体弱者均有一定不良影响,须慎用; 精神病复发超过3次者就要终生服药。,60,第二节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与护理,又称电休克ECT(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是使用短暂、适量强度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目前,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61,无抽搐的电休克治疗,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减少并发症。 治疗前肌注阿托品0.5mg 1硫喷妥钠1.0mg2.5mg/kg诱导入睡 0.2氯化琥珀酰胆碱(司可林)0.5mg1.5mg/kg

15、静脉注射 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颤,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一般约为给药后2分钟)时,即可通电,62,适应症,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 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拒食、违拗和木僵者 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63,禁忌证,脑器质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 发热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 青光眼急性的全身感染 老年人、儿童及孕妇,64,治疗前护理,1、病人的准备: 知情同意; 体格检查(T38、P130次/min或50次/min,Bp160/110mmHg或90/50mmHg禁用); 排空大小便; 治疗前6小时禁食、水

16、; 取下饰物等金属制品,松开衣领、裤带; 阿托品皮下注射 2、环境准备:治疗室内或操作室内进行 3、准备急救物品和器械,65,治疗中护理,病人仰卧,肩后垫沙垫 放置牙垫、固定下颌 保护关节 棉球擦拭头部两侧,去除油脂,安置电极 观察患者麻醉后的反应 通电:一般用80120mA,通电时间23秒。 如未出现抽搐发作或发作不完全,尽快在正确操作下重复治疗一次,每次治疗通电次数不得超过3次。 治疗次数:一般每日1次过渡到隔日1次或者一开始就隔日1次,一个疗程612次 整理消毒用物,66,治疗后护理,1、将病人置于安静的室内,卧床休息30分钟到1小时,保暖,侧卧(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 2、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恢复情况,躁动者则要防止跌伤。病人意识清醒后,酌情活动进食 3、如呼吸恢复不好,应及时行人工呼吸,67,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部分治疗后头痛、下颌关节酸痛、焦虑、恶心、呕吐等休息即可,无须处理 记忆力减退治疗停止后可恢复 呼吸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