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4992728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9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的生产、消费和贸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的生产、消费与贸易 三、铜的生产、消费与贸易1 (一) 铜的生产 1 (二)铜的消费. 6 (三)铜的贸易 15 (一) 铜的生产(一) 铜的生产 1全球铜产量 人类炼铜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炼铜方法原始,铜的产量一直很低,17 世纪出现现代炼铜 法后,铜产量才有明显增加。1928 年,世界精铜产量为 167 万吨。战后世界冶炼工业发展较快,1950 年 全世界精铜产量只 250 万吨,1992 年已达到 l100 万吨。不同年代的生产发展速度不同,50 年代铜生产 发展速度为年均递增 4.7,60 年代年均增速为 4.2,70 年代则为 2.1,80 年代进一步降为 1.5。 90

2、年代初、中期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较高铜价的刺激,铜的产量大幅增长。 2003 年按 CRU 统计全世界年产铜达 1514.5 万吨, 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产量分别为: 智利 289.4 万吨、 美国 128.7 万吨、日本 142.2 万吨、中国 180.8 万吨、德国 63.0 万吨、加拿大 45.4 万吨。 2002 年世界前十名铜矿生产商产量 20012002 年世界前十名精铜生产商 2. 我国铜产量 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之一 。19842001 年国内阴极 铜产量年平均递增 7.9%。2001 年阴极铜产量达 142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9.30%;20

3、03 年阴极铜产量为 177.22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11.66%。 而 2001 年国内铜精矿的产量为 58.74 万吨, 19842001 年铜精矿 的年均增长率为 5.9%, 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精铜产量的增长速度。 20002002 年我国主要铜精矿产量 19902004 年中国铜供求情况 单位:万吨 注:2004 年数值为中国有色金属报估计值 国内电解铜产量一半以上集中在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 2003 年电解铜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57。 江西(36 万吨)、 安徽(28 万吨)、 云南(20 万吨)、 甘肃(17 万吨)、湖北(16 万吨)、江苏(12 万吨)、上海(10 万吨)、

4、辽宁(5 万吨)等是铜生产的主要省市。 2003 年全国铜产量表(单位:吨) 资料来源:北京安泰科有色金属统计 单位:吨 (二)铜的消费(二)铜的消费 1. 全球铜消费 近 50 年全球铜消费概况 20 世纪之前,铜消费量增长缓慢,19 世纪 60 年代全球消费量刚接近 10 万吨。而自从电力和通讯行 业对铜产生需求以来,铜消费出现了空前的旺盛。1913 年消费量达 100 万吨,20 世纪 30 年代进步达 到 200 万吨,50 年代则达到 300 万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期间铜的消费持续增长,但增速不平衡。1945 年之后发达国家开始战后的 重建和工业扩张,加强资金投

5、入及基础设施建设,吸收了大量的金属。然而,铜消费在 1973 年达到高峰 之后急速下降,5 年之后才恢复上升趋势,但到 1982 年,前期的增长又再次失去。 造成铜消费增长过程中出现断层有多种原因:1972 年及 1979 年两次石油危机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 而这正是铜及其他工业金属消费不能增长的根本原因。此外,在许多领域铜面临替代品的竞争。同时许 多发展中国家为债务所困,缺乏资金,无法加强基础建设投资,而这是先前推进发达国家铜消费的主导 因素。在经合组织国家此类开支逐渐被取消,代之以低金属密集的产品。电子化库存控制系统的建立使 库存能够减少到最低水平。最后点,在一些新的应用中,铜受到了产品小

6、型化的冲击,小型化趋势使 铜在单位产品中的用量减少以减轻重量、节约空间和资金:电线越来越细、铜管也越来越细、元器件越 来越小且轻。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和中期,铜消费趋势出现了显著变化,大家曾普遍认为这种变化将是永久的:技 术发展降低了对铜的需求,替代品、小型化及发达国家金属密集性消费减少反映了铜消费增长趋缓是不 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上的变化被看作是根本性的变化而非长期趋势中的波动。 回顾过去,对于铜前景明显过于悲观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对技术因素(替代品及小型化)引起的铜需求 减少的困惑。1975 年及 1982 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促使多数发达国家削减投资规模,尤其是对金属密集 型产品

7、及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这正是支撑铜工业发展及铜消费增长的主 要因素,这种支撑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而受到削弱。直到经济走出衰退、商品贸易条件改善,铜 消费才出现复苏,并且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恢复性的铜消费增长都是引人注目的。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及亚洲经济的崛起都促进了铜的消费,铜需求增长 呈加速之势。 在 1990-2000 年期间全球铜消费年均增长 3.4; 西方国家年均增长 4, 亚洲(日本除外) 年均增长 10.6。 2001 年,由于美国经济开始下滑加上“9.11”事件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得美国及主要

8、西 方国家的铜消费下降。2001 年全球消费铜约 1453 万吨,较 2000 年下降了 3.6,西方国家铜消费则下 降了 6.7。 这年是精铜消费量自 1982 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一次, 也是继 1985 年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铜 消费量下降。 19982003 年主要国家精铜消费量(CRU 统计) 单位:千吨19982003 年主要国家精铜消费量(CRU 统计) 单位:千吨 (2)铜消费的地区分布变化趋势 铜消费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西欧是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地区,2001 年消费 385 万吨,占 世界铜消费的 26,2003 年消费量为 359.7 万吨,占全球铜消费量的 23.28%

9、;第二大市场且是消费量最 大的国家是美国,2001 年消费 259 万吨,占 18,2003 年消费 225.1 万吨,占全球铜消费量的 14.57%。 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铜消费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铜消费的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2001 年中 国成为第三大市场,其年铜消费 221 万吨,超过日本的 114 万吨。2002 年中国成为全球铜消费的第一大 市场,其年消费达 260 万吨,超过美国的 236.65 万吨。 2003 年中国铜消费量达 305.6 万吨, 仍居全球铜消 费第一。(CRU 统计数据) 1980 年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年均铜消费增长幅度 11, 之后至今,年均增长 7.

10、4。 西欧在此阶段的年 均递增率则为 3.4。各国的变化有很大差异。铜消费增长显著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和中国台湾,它们在 1970 年只有约 1.66 万吨的消费量,到 1980 年增长了 10 倍,之后至今又增长了约 8 倍。亚洲其他国家, 如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及泰国等近年来铜消费都出现了急剧增长。然而,非洲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没什么进展,这些国家的铜消费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状态估 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曾是具有相当潜力的消费国,但严重的 金融危机一定时期内将削弱其对铜的需求。1990 年以来,全球铜消费的区域性结构发生

11、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占全球精铜消费量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20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15。西欧所占的比重则从 1990 年 的 28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23。日本的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重也出现了急剧的下跌,从 1990 年 的 14下跌到了去年的 8。铜消费比重有所增长的是中国和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国家(非日本亚 洲国家)。非日本亚洲地区的铜消费量占世界精铜消费的比例从 1990 年的 9攀升到 2001 年的 15。在 今后几年中,亚洲地区铜消费的增长将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区域内贸易和不断增长的本地区内需求。 世界各主要地区铜消费量及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值(%) (单位:千吨

12、) 资料来源:铜业咨询 产生铜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亚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全 球的制造业部门将生产能力转移到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海外也正是发达国家 和地区铜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贸易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亚洲这三个地区, 而亚洲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 2. 我国铜消费 我国铜消费概况 我国铜的消费量由 1953 年的 3.59 万吨增至 1985 年的 85 万吨,累计消费量 910.6 万吨;1995 年消 费突破 100 万吨,达 120 万吨;2001 年则突破 200 万吨,达 221 万吨,成为世界第二消

13、费大国;2002 年 始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自 1990 年代以来,我国铜的消费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这与我国的经济建 设和改革开放有很大关系。从历史上看,每次经济复苏和经济高涨时铜的消费需求都会有迅猛增长。我 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促进铜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等 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战略也是今后我国铜消费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 10 年中,中国的电铜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增长。该比例从 1990 年的 7 (73.4 万吨)上升到 1995 年的 11, 到 2003 年已经达到 19.78。 对 2005-2010 年中国铜消费的预测

14、主 要依据是对中国 GDP 增长的预计。从历史上看,精铜消费量和 GDP 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尽管这种 相关性在近几年内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专家预计中国占全球铜消费量的比重在 2005 年将上升到 20(310 万吨),到 2010 年将达到 23(432 万吨)。 各个时期我国铜消费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铜业 单位:万吨 我国铜消费的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我国铜的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和中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 70。 我国铜消费的地区分布 我国铜消费的行业分布 我国铜的主要消费部门是电器、机械、运输、建筑、冶金、化工和民用工业等,其中消费铜最多的 是电器工业部门

15、,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电子、电器行业与机械制造行业消费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工业 发达国家,而建筑及运输车辆消费铜所占比例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预计伴随着建筑业与汽车工业的 发展,我国的铜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以下是我国各行业铜消费占铜总消费量的比例: 我国铜消费的行业分布 (三)铜的贸易(三)铜的贸易 1. 世界范围内铜的贸易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自身资源,必然要参与国际贸 易。就铜资源而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很大程度上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发展中国家 生产的铜则主要用于出口。 进入国际贸易的铜产品包括铜精矿、粗铜、废铜、精炼铜和铜加工材,其

16、中 铜精矿及精炼铜的贸易量较大。 铜精矿贸易 铜矿石贸易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英国的康沃尔郡。当时由于该地区的矿产量下降,不得不从西班牙和 智利进口矿石作为冶炼的原料。到 20 世纪 30 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铜生产国都具备自己的冶炼和精炼 没备,如今虽然大多数铜矿石是在同一矿厂或至少在同一国家内加工的,西方国家仍然有 1/4 的矿产量 是以铜精矿的形式出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步英国后尘,转向进口铜精矿以弥补国内矿产量 的下降。 日本、加拿大、德国、西班牙、韩国、印度、美国、芬兰、菲律宾等是主要的铜精矿进口国,其中 日本消费了铜精矿出口总量的 1/3 而位居铜精矿进口之首(1999 年)。铜精矿主要出口国则有:智利、加 拿大、美国、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铜精矿的贸易方式,80-90为长期合同 供货,现货交易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占 10。 1998-2001 年主要国家铜精矿贸易 单位:千吨(铜含量) 数据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