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8667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刊文献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秦贵信吉林省牧业管理局 吉林长春摘要:本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20多年来农村经济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局面为背景,对农村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对比。从扩大饲养规模、改变畜禽饲养方式、畜牧业的企业化和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合作和协作组织建设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关键词: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式;分析和梳理;创新性的建议1 引言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农村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在劳动报酬制度

2、、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组织管理等生产方式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导向作用下,畜牧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在许多省(市、区)畜牧业在农业(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或接近50%,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发展趋势和资源条件,畜牧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畜牧业将是增加

3、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入世后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的以农民家庭为主要生产单元的微小规模独立经营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以庭院饲养、散放散养为主的原始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及农牧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和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尽快提高农村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企业化程度、产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是我们目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2 国内外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及我国牧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畜牧业的总体生产规模

4、和生产单元规模不断扩大,畜禽饲养的集约化和科学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型的畜牧业企业和产业化体系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专门从事畜产品运销的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地形成和壮大,但是,我们目前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式和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总体状况与入世后的经济大环境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是限制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畜禽饲养方式上看,传统的、家庭庭院式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仍然是畜牧业的主体。一些原始粗放的散养、放养饲养方式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这样的饲养方式,一是小规模的各自为政和传统的粗放经营观念不利于畜牧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和畜产品规格化的控制;二是分

5、散无序的生产不便于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的实施,也不利于新技术的快速推广;三是畜禽的饲养环境和人的生活环境在空间上无法分离,一些人畜共患疾病,如:口蹄疫、禽流感、布氏杆菌病、猪囊虫病等,容易在人畜间形成交互感染,而且,由于畜禽饲养的卫生环境无法控制,其它一些传染病的防疫也非常困难;四是由于饲养环境不能独立隔离,畜禽随时接触和摄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和废弃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到畜禽的健康和畜产品的卫生安全;五是人的生活场所过于靠近甚至被包围或重合在畜禽生产场所之中,畜禽饲养过程排放的粪便等废弃物严重污染人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体和土壤,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从畜牧业生产的组织程度看,大

6、多数畜禽养殖业的生产者还在无组织的状态下进行生产,以农户为单元的独立经营分散饲养仍然是目前畜禽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大部分地方,养殖业的合作和协作组织还没有广泛地建立起来。已经建立的一小部分畜禽养殖行业协作组织,在组织规模和组织程度上还远远不够,在协调生产、开拓市场和维护行业从业者利益方面所应起的作用也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形成的“公司+农户”式的畜牧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在现阶段是一种比较适宜而且有效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但是,目前在一些这样的产业化体系中,尤其在新建初期的产业化体系中,公司与农户之间的风险分担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相互负责守信问题,以及龙头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常常影

7、响体系的健康运行。从畜产品的流通状况看,现代化的市场信息系统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市场体系不够开阔、不够通畅,在沟通、衔接和调整畜产品供求,促进畜牧业发展方面起的作用远远不够。想买无货源,想卖无市场的情况还经常出现。畜牧业生产与畜产品市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稳定的连接关系,生产者在制定产品种类、产品规格、产出时间等决策时常存在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且波动周期较短,影响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长,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资本积累、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都比较丰富,而且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商业化和组织

8、化均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零散的、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几乎不存在了。他们的畜牧业生产和经营,基本上都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牧场和不同形式的公司为单元进行。而且,这些单元随着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美国自上世纪后期,养猪业规模结构的变化就反映了这个趋势。1975年美国养猪场的数量大约为70万个,到1996年下降到16万个,而在同一时期猪场的平均饲养头数却有了相应的增加,并且超大型养猪场的数量明显增加。1996年,美国前40个最大的养猪企业拥有170多万头母猪,大约为全国母猪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最大的一家猪场养了25万头母猪,另有5家公司的

9、母猪饲养量超过了10万头。欧洲畜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总体上看不如美国那样大,以家庭牧场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的比较普遍。然而,牧场的生产经营并不是很独立,它们自身很少直接将产品推向消费市场销售。多数牧场往往都是按市场的有关机制,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与大公司或大的加工企业形成密切的“大公司+牧场”产业化经营关系,以这种形式将规模较小的一些牧场组织起来,进入大市场、大流通、大的经济循环。发达国家畜牧业的另一特点是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按其从业的领域,组成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民间专业生产和经营的行业协作组织,如:养猪协会、养禽协会、肉牛协会、养羊协会、奶业协会等等。这些组织在维护行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秩序、协调行业

10、与社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关系、参与有关政策和标准的研究制定、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销售、维护行业组织成员的权力和利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运行磨合,生产经营者、行业组织、政府之间已互相适应,而且,在国际贸易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这类行业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的争端和摩擦,如:解决倾销、壁垒等问题时所起的作用是政府和任何单个企业所不可替代的。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农产品生产和出口超级大国,除了得益于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外,还与这些协会和组织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各种协会组织除了协调国内的生产经营外,还向国外派驻分支机构和专门人员宣传推销产品、开展售后服务。并且,与美国农业

11、部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Foreign AgriculturalService)一起,收集、整理、分析世界各地有关的农产品生产、市场供求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信息情况,为其国内农牧业生产规划和产品结构形成和调整以及其市场流通提供极为有效的服务。例如,美国大豆协会、谷物协会、种子贸易协会、肉类出口协会、家禽协会、种畜基因出口等组织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而且,它们的宣传、促销、服务等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美国农畜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欧洲由于其生产企业的规模相对于美国而言要小一些,生产经营者对协作组织(合作社、综合体、协会等)的依赖程度显得更直接、更具体和更

12、紧密一些。协作组织不仅直接参与产品质量管理、产品价格的制定及产品市场的开发,而且还开展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传递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并参与政府有关农牧业生产经营方面政策的协调制定工作。例如,荷兰的养猪、养牛和养禽等协会组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提取一部分经费委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解决一些共同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农民的行业组织与政府的有关机构积极配合进行新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传递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一些农牧业政策时都会通过协会组织征求农民或其他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意见,协调有关的利益关系,解决制定政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使政策能够得到更有效地执行。3 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

13、创新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善在畜牧业生产单元的规模、生产方式及生产组织机制等方面,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尽快地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经济发展经验,对畜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地整合,扩大生产单元规模,加强畜牧业的企业化和产业化建设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1扩大饲养单元的规模要在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向外转移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制定适宜的土地流转政策、优化利用集体资产和社会信贷等措施,因势利导,进行农村生产要素的再整合,促进农民在从业内容上的分化。积极地倡导和支持农民从原来小而

14、全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向专门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向转变。改变原来那种“一户几头猪、几只鸡”的家家户户养畜禽的畜牧业发展理念,鼓励一部分农户成为专门从事某种畜禽生产的专业生产者。在一些资源和环境具有适合于饲养某种畜禽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农村社区(村屯或乡镇),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制将其建设成为某种畜禽饲养比较集中,既有专业化特色又具较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专业区域,以其地域的比较优势来推进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3.2改变畜禽饲养方式要按照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规范要求,并根据目前有关方面现有的条件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畜禽饲养方式的改变。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一些不科学、不

15、卫生、不安全的原始粗放的饲养方式加以制约。要加强饲养方式科学化的宣传,积极引导养殖农户实行舍饲圈养。并在土地征用和贷款等方面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户在远离村屯的地方建设规模大、防疫条件好、适合于现代化生产的畜禽圈舍,形成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小区或家庭牧场,实现人与畜禽在生活空间上的分离,促进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和与国际畜牧业生产规范的接轨。3.3加强畜牧业生产的企业化发展及产业化生产体系建设和完善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多方面的资金向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投入。积极倡导、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参与畜牧业企业的组建和产业化体系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应制定有利的政策大力扶持畜牧业产业化

16、体系的发展,在目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努力为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养殖基地农户的生产搞好协调和服务。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产业化生产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义务和权力,认识到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中,做到既为自己负责也为合作对方负责;在风险的分担和利益的分配上,做到公平合理;在理性、理解、诚信的基础上,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畜牧业产业化运作机制。总之,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3.4加快畜牧业生产合作和协作组织建设要提倡畜牧业生产和经营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和扩大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不同形式的生产经营合作或协作组织,并不断强化它们的功能。努力使这些组织在组织产品生产、维护经营秩序、规范生产技术、协调产品流通、优化行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这种形式把分散独立、规模微小的畜牧业生产经营单元有序地组织起来,达到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