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8536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专家评选结果公 告根据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评选程序,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聘请14位各专业地质学家,于2008年1月2627日对70名候选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审阅、集中评议。本着严格把关、优中选优,向基金管理委员会推选德才兼备人才的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了向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他们是: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教师奖姓 名工作单位赖绍聪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廖立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姓 名工作单位刘成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和荣中石化石油勘探

2、开发研究院刘家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小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姓 名工作单位李景宏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陈安平核工业二O八大队匡立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丁式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盛根来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谭克龙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樊卫东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现将以上13名候选人名单及申报材料在中国地质学会网站()上和被推荐人工作单位公示一个月,征求各方意见。公示期内,只受理实名者反映的问题,不受理匿名者反映的问题。对反映问题的人和单位,我们负责保密,并组织调查。对调查结果在终评前向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汇报。公示期为200

3、8年2月20至2008年3月20日。公示后,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进行终评投票,产生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百万庄大街26号;邮政编码:;联系人:禹启仁联系电话:(010);传真号码:(010)。E-mail: 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2月19日通过专家初评拟提名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教师奖人员介绍赖绍聪教授,男,党员,1963年10月22日出生,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专业,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79年9月考入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矿物专业,1983年7月毕业,获学

4、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矿物教研室任助教;1985年9月考取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在职研究生,1988年7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其间任华东地质学院测试中心X光衍射分析室助教;1988年8月至1991年8月,任华东地质学院测试中心黄金研究室讲师;1991年9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矿产系岩石学专业,1994年5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6月至1996年5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其间任副教授。1996年6月至2000年12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岩石矿物教研室任副教授;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5、岩石矿物教研室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2006年11月至今,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会长。2007年获得“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作为岩浆岩岩石学的主持人,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05年“国

6、家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2年获得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5年“青藏高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油气远景评价”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04年“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有:“可可西里祖尔肯乌拉山新生代碱性岩浆作用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年,研究经费39万元);“北羌塘新生代高钾钙碱岩系岩浆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年,研究经费24万

7、元);“可可西里新生代火山岩中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年,研究经费33万元);“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教育部,20022007年,研究经费50万元);“松潘构造结东南结点中新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深部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形成演化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二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6年,研究经费24万元);“秦岭勉略构造带岩浆作用及造山带深部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岭勉略构造带的组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二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2001年,研究经费12万元);作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

8、养基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基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培养基地基金,批准号:J,20012005年,研究经费360万元);作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基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培养基地基金,批准号:J,20072009年,研究经费210万元);“东古特提斯扩张及发育过程的火成岩证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62010年,研究经费100万元);“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岩浆岩岩石学)”(教育部,20062010年,研究经费10万元);“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岩石学”(教育部,20032007年,研究

9、经费6万元)等。主要成就与贡献赖绍聪同志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一直坚持奋斗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曾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他主持的“岩浆岩岩石学”200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他在担任“国家理科地质学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期间,组织实施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并取得重大进展,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评为全国优秀基地,大幅度提高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人才培养质量,为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学建设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他主要从事造山带火山岩与蛇绿岩研究工作,承担完成多

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委项目。在内蒙古中部及中国东部对中生代火山碎斑熔岩进行过探讨,提出了碎斑熔岩体为次火山侵出溢流三相一体的成岩模式认识。对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阿尔金山,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蛇绿岩火山岩及区域构造演化有较系统的研究。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物理化学及相平衡理论多学科共同约束,探讨了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火山岩系列组合、岩浆起源及其演化、源区物质组成及其上地幔类型,提出了造山带深部过程动力学的岩石地球化学约束,论证了蛇绿岩类型及其大地构造含义,从理论的角度揭示了区内不同岩石构造组合的板块构造环境与过程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反演和再造古老造山带的构

11、造格局与演化历史,提出了勉略缝合带形成演化过程的岩石大地构造学模型。 近年来,他承担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熟练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良好,他所主持的“岩浆岩岩石学”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大胆改革,全面采用多媒体电子教学方案,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更新教学知识体系,强调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在国家理科基地地质专业和地球化学专业“岩浆岩岩石学”教学中,考虑到国内现行教材的不足,大胆引进了澳大利亚原版教材中部分内容,建立了岩浆岩考题库。在实验课教学中,利用岩浆岩实验室装备的显微镜摄像投影系统,现场展示典型薄片的特征、矿物组成、及其鉴定

12、方法;并利用先进的莱卡数码显微照相系统,将我系多年积累的各种岩浆岩典型教学薄片采用数码显微镜,将典型岩石结构构造类型拍摄成JGP图形文件,进而插入多媒体教案中,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多媒体“岩浆岩岩石学实验纲要”,并已在教学中使用,供学生观看,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利用网络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开发布的现代火山喷发、岩浆作用照片、电影剪辑,并纳入多媒体教案,使学生能形象地了解火山喷发和岩浆作用过程。在地质专业和地球化学专业“岩石物理化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适当结合十余年来的科研特色,加入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鲜知识及近年来学科进展等内容。地质温度计压力计作为适用性很强的技术和方法

13、,重点强调了方法原理及运用技能,并以我们对青藏、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研究内容为实例,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温压计的使用前提,正确地区分岩浆源区温度压力、矿物对共结温度压力以及成岩温度压力等不同含义的温压值,并以此有效地约束岩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而这些适用性很强的方法和技能大多是科研工作中探索和总结的结晶,教材中一般较少涉及。总之,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技术方法的合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最终起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西北大学教案展评一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连续8年承担野外教学实习任务,并四年担任秦皇岛

14、野外实习队队长。在野外教学中与实习队全体教师一起,共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一年级野外教学方案,负责执笔完成了秦皇岛野外教学实习大纲和规范,使野外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十分详细的野外教学工作规范,使秦皇岛实习从室内准备、教师踏堪、野外路线、观察内容、记录格式、剖面图成图方法直到实习总结报告编写等全套过程均有据可依,避免了因带队老师的更换而造成的实习内容、要求因人而异,保证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一年级教学实习的教学质量。多年来,负责主持研究生学位课“理论岩石学”的教学工作,首次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使研究生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自1999年起,承担岩石大地构造学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课“岩石大

15、地构造学”的教学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多媒体电子教案,并密切关注学科发展趋势,以现代板块构造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反演和回塑一个典型威尔逊旋回中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岩浆活动及其岩石组合类型,结合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积累,使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基地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赖绍聪同志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注重改变以往以验证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全新的地学观及综合分析问题、创新性能力,加强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建立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全面体现研究性教学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及创新性。以往的岩浆岩岩石学课程教学多是以观察为主,以达到理解课堂中理论的阐述和验证课程中对岩石现象形态的描述。在新的岩浆岩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突出重点,精简原来过于繁琐的记忆性内容,另一方面提出一些学科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相应的参考文献,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写出该方面学科发展综述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同时,在实习教学中只提供基本岩石素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对所提供的岩石样品/薄片进行分析,最终作出岩石鉴定及分析报告。实践证明,这些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