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7217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导入】人类作为地球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命,其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结成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会的公共生活。【提问】请大家想一想:1、人们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场所范围?人们需要遵守什么行为规范?2、在公共生活中,你经历过不讲社会公德的事吗?【教师总结】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桥等。外出乘车乘客:按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等。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等。总之,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需要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

2、务。这既是锤炼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共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我们这一讲的课程内容就要探讨公共生活中公共秩序的意义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道德要求。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它和公共场所不同。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

3、、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是什么?公共生活的特征: 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第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第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以上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三个特征。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公共生活,它和私人生活是什么关系,特点是什么?下面核心问题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讨论: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案例】: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忽然一声沉闷的响声(附近在开山爆破),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拥挤中,一个学生被

4、挤倒,紧接着倒下一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本来没有发生的灾难,他们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不幸?人们怎么做才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总结】: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第二个问题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性在哪里? 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随着生产和生活互相渗透交融,公共生活秩序容易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个方面的必要性是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包含着对秩序的要求,人们生活质量需要安定舒适的生

5、活环境和个人权利的保护。 第三个方面,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公民文明程度、秩序意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化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看到这组漫画,您有何感想?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

6、创造了条件。三、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内容人们一般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大类。其中,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一)社会公德内涵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问题:您认为现在社会上有哪些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呢?【漫画图片】上

7、海“通缉”社会公共生活七大不文明现象【案例材料】世博不文明七宗错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游客,可是在这场展示世界文明的盛宴上,却时不时夹杂着“不文明”的噪音。网民们主要曝光了不文明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总结】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应当在公共生活中养成知书达礼、谦逊礼让等文明习惯。(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学生回答问题】1)我们常

8、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2)我们周围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教师讲解】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2、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一个人爱心的表现。【镜头一】【镜头二】下列现象说明了什么?【案

9、例材料】驴和马的故事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助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教师总结】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是一个人重要的精神品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3、爱护公物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每

10、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案例分析】2012年国庆节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吃口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可是,天安门广场却因此没有了“文明”。对此现象您怎么看?4、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图片】中国十大环境问题。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

11、,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5、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案例】老人的海滩一位来海南投资的台商在早晨跑步的时候,连续几天看到一位老人在海滩椰子树下捡拾地上的垃圾,一次他停下脚步,询问老人是哪个部门的职工,老人回答说我不是职工,是慕名前来旅游的

12、游客。问他:为什么天天来拾地上的垃圾?老人说:多么漂亮的海滩呀,谁看到垃圾也该捡起来。老人高尚的公德境界深深地感动他,无法忘怀,激励了他的事业发展。四、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1、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80年代实行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

13、”、“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课堂讨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人的口袋鼓起来了,能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游览名胜.那么,中国的游客给外国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小结】从以上几张照片和图表可以看出,我们国内不遵守公共道德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很可能把这些不良习惯带到国外,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我们就不能说人家外国人歧视我们中国人。2、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认识层面上看,许多人对道德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持冷漠的态度;不少人把公德与自身的生活相割裂,对社会公德缺乏主动自觉的认

14、同感。从现实层面上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人们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部分成人群体公德素质低下对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3、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仍有少数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某些陋习。刚才大家在发言中提到了这方面的很多种表现。【图表】调查“公众最反感的行为”【资料】某高校在一次调查中发现:100的大学生强烈反对校园不文明行为,但这100的大学生也承认这些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问题】症结何在?【原因分析】大学生的公德观念与实际行动存在矛盾。【承上启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正是接下来我们所要探讨的。(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1、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