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7021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民族与宗教_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讨论一:讨论主题课堂上老师会说,没去上课的问下班上其他同学时间:课表上的时间参加讨论人员: 自已的名字签第一个, 大概签五至六个人的名字,签名请找不同的同学代签,不要自已全包了,会扣分的.网站上百度下,或从课本上抄点相关东西讨论二:讨论主题课堂上老师会说,没去上课的问下班上其他同学时间:课表上的时间参加讨论人员: 自已的名字签第一个, 大概签五至六个人的名字,签名请找不同的同学代签,不要自已全包了,会扣分的.网站上百度下,或从课本上抄点相关东西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上网时间登陆教学平台学习内容简要记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大纲:课程性质、教学媒体、目的和要求、

2、方法和建议、考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实施方案:性质与任务、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主要教学环节、活动计划及联系方式、素质教育要求*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复习大纲:开卷考、考试内容、复习方法建议、考试题型、范围以及各章要点*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信息:教材及辅助教材、网上教学资源、使用建议*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教学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形成性考核*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参考资料、往届试卷、平时作业、在线测试*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年*月*日福建电大在线以此类推。上网学习记录表上的登陆平台,请认真的写完整,不要用“同上”或者“”代替,会扣分的。抄的时

3、候注意时间,要修改,要看清楚再抄。讨论题和学生上网学习记录表都要填写,不要空着。民族与宗教作业1简答题1、 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答: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2、 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答:

4、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3、 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答: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以第一流教师任课;课程设置全面;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招生起点高、要求严;注重科研;创办刊物;得天独厚的背景。4、 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闽人参与台湾

5、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论述题: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答: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

6、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纷纷恢复了活动。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省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福建宗教界认识到提高广大年轻宗教职业人员水平,既是长远计,又是当务之急。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如福建省佛协创办了季刊福建佛教,会刊通讯等。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开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修缮的殿堂建筑,大大改善了僧众生活。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工作,为社会奉献爱心,如福建宗教界创办了多所义诊室,受到群众欢

7、迎。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成绩。闽台宗教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福建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在台湾当局解除戒严,放宽两岸交流的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国外佛教界一些著名高僧都访问过福建。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的成果,成立了省宗教研究会的学术团体,组织撰写各种宗教志书。抢救了不少原始资料,学者的介入使研究硕果累累。福建宗教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上健康发展道理,是与福建省宗教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分不开的。2、 台湾解除戒严后,福建宗教对台

8、湾宗教界交往模式有哪些?有何意义?答:参访考察。特别在交往早期,因双方都不太了解,这种形式双方都能接受,如1995年12月时任福建佛教协会会长的界诠法师应邀访台,对台湾佛教的现状进行考察。大型活动。这类宗教大型活动,往往是全国宗教界都参加,但以福建为主,2002年2月,应台湾佛教界联合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率团护送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供奉参与赴台的有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及闽南佛教学院部分学僧。学术交流。如1998年7月,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福建佛学院女众部教务长全慧法师、闽南佛学院教务长海如法师与济群法师

9、等应台北法鼓山中华佛教学研究所之邀。作为大陆佛教代表团成员前往台湾进行两岸佛学教育交流,学诚法师还作了两岸佛学教育交流之建议的发言。神像出巡。这类交流主要是道教。如1995年1月7日,在山县铜陵关帝庙的“关圣帝君”神像赴台进行绕境会香活动,先是参加在基隆“七朝清蘸道教大典”,随之起驾前往台北。嘉义、台中、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宜兰等地出巡,所到之处万人空苍。民族与宗教作业2简答题:1、 福建道教的特点?答:先从名山而后向城市农村发展。福建多名山,为道教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场所,东西南北的大山都是道教重镇。道禅合混,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不多见。产于闽地却走向全国及海外的多种信仰,道教是多种信仰所

10、祀神,一般为天神、地方神、人神这三个系统,与其他神不同的是许多闽地神袛信仰已成为沿海各省和东南亚一带的共同信仰。与台湾、东南亚联系密切,福建是著名侨区,其道教信仰主要通过先民离乡时带出而传播。庙多神多道士少,八闽庙观之多,为全国罕见,一些城乡小庙星罗棋步,几乎几步一庙。出现道派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如全真教和轻微派。2、 遍布福建城镇的宫观特点?答:生命力强,许多宫观不仅历年香火不断,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分布面广,几乎每个县镇都有许多在当地有影响的宫观庙宇,即使在偏远的县镇也不例外。数量众多,据统计1990年福州郊区(今晋安区)有香火共祀的就有173座宫观坛庙,莆田县现有宫观祀庙500座以上

11、。3、 福建道教音乐的特点?答:福建道教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鲜明的区域性,以浓郁的地方乐曲使人备感亲切而富有吸引力。福州道教音乐汲取了福州民间“十香”的特点,曲词婉转、旋律悠扬。流行于福州邻县(闽侯、福清、闽清、连江)的道教音乐既与传统道教斋蘸法事中音乐一脉相承,又融进了当地民歌、戏曲等,可谓内容驳杂、内蕴丰富。泉州的道教音乐会和唱声部分主要靠口传统,所以一些已开始失传。闽道教音乐也从民间汲取了大量音乐并给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闽东的道教音乐如“行汇”“云游四海”“八仙四调”等也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莆仙一带道教音乐曲牌高达一千多阙,大多曲牌都较为缓慢,尾音悠长。4、 闽台道教源流关系主要

12、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台湾道士、法师从事各种科仪时,其依据的各种科仪本,绝大多数是由福建传入。闽台道教的交流,还大大促进了闽台雕刻工艺的交流和发展。台湾区域性的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传去)论述题:1、 文革中福建宗教界受了哪些灭顶之灾?有哪些深刻教训?答:宗教寺院、宗教场所被不同程度破坏、侵占。如福州罗山法海寺被强行迁入五金、装订、电镀三个街办工厂与一个托儿所。毁坏、焚烧文物,使许多宗教珍品毁于一旦。如元版延佑大藏被毁。宗教场所被封闭,宗教活动被禁止,人员被遣散、批斗。如福州芝山

13、开元寺僧广体与宽崇,被迫害致死。其深刻教训:文革中后期,随着林彪的自我坠毁和造反派的瓦解。一些宗教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必须提出的是“文革”中有许多人挺身而出保护了国家文物财产,将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如1966年红兵要捣毁福州鼓山涌泉寺中佛像。当时在省人民政府宗教处任领导的郭钢同志闻讯后,立即建设对佛像进行“挂牌批判”使寺中佛像完好地保存至今。“文化大革命”中,虽然宗教场所被封闭、人员被遣散,也有不少宗教界人士以不同方式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宗教活动。2、 台湾解除戒严后,闽台宗教交往有何特点?试析原因。答:时间早,人数多,代表性广。时间早。台湾当局于1981年11月开放赴大陆探亲,就有妈祖信众冲破禁令前

14、来莆田湄洲进香。人数多、规模大。如妈祖进香团多时达两千余人。代表性广。各代表团都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如1990年1月5日赴泉州参观的“台湾地区道教领导人亲善访问团”一行三千人中成员有台湾省道教会、台北倒嚼会等负责人。交流形式多样。居士斋福建僧人。资助福建僧教育。资助福建宗教寺院修建。交流从事慈善活动经验。闭关参修。佛教文物展出。第三地交流。以朝拜进香为内容的宗教交流与学术研讨会。以道教为例,往往在祖庙定期开学术研讨会,邀请在台的相应公庙代表参加。一方面朝拜进香,一方面学术交流。交流量不平衡性 人数上的不平衡。目前台湾人士要来大陆很简单,没有任何障碍。但福建要去台湾除了探亲及学术交流外,不能通过旅

15、行组团,以个人身份前去。因台湾种种限制而交往不深。台湾到福建考察交流,在时间上不限制呆多少时间大陆方面并不干涉。而福建应邀赴台湾交流人员,时间受台湾发出的入台证限制。因种种原因,交流面不广,频繁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而天主教、伊斯兰教则很少。用闽南语交流让台湾信徒亲上加亲。民族与宗教作业3简答题:1、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第二时期时所渗透的区域?答:第二时期是1857年至1900年,这是基督教在福建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由厦门、福州向各地辐射。福州邻县区域。闽南区域。闽东区域。闽北区域。闽西区域。2、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所创办学校的特点?答:数量多。有的地区(如福州、莆田、南平)等的教会学校数量竟超过公立、私立学校。对平民敞开大门,招收了不少贫苦人家子女。种类多。如培养医护人员、学校,培养传道人员学校。还有不少是慈善性的学校。时间早。如1907年创办的华南女子大学,也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大学之一。著名学校有预科班。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生后来赴美留学,成为著名学者。3、 基督教长老会在传道台湾工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