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早****檀 文档编号:10493808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1.总则1.1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附件。1.1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1.2项目部各岗位人员对所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必须认真落实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附件,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3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附件,应根据国家、本省市有关安全生

2、产法律、法规的颁布,岗位设置变动,设备更新改造和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1.4本制度适用于怀柔区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化建设配套管网工程第三标段项目。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职责2.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2.1成员:组长:王海军副组长:尹兆东成员:刘雨杭、景文健、田赛禹、贾勇、付晓宇、宋广明、曹金鑫、邹诗佳、蔡佩君及施工队队长。2.2.2职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项目部安全生产最高管理机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总公司规定,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

3、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对项目部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进行考核,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研究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对整改措施及投资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抢救、调查、处理和汇报,并做好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再次发生。2.3安全组职责: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制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资金投入计划;参加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

4、汇报,及时落实领导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对于紧急的安全隐患,有权指令先行停止作业,并立即上报领导,研究处理;负责对危险作业的审批和监管工作;组织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工作。2.4安全员职责:督促本项目部员工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负责设备、工具等安全检查、保养工作,及时报告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负责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编制项目部安全培训材料,负责岗前安全培训的组织、记录、考核等工作。编制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

5、计划及资金投入计划;参加项目部安全生产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本项目部安全例会,及时落实领导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对于紧急的安全隐患,有权指令先行停止作业,并立即上报领导,研究处理;负责对危险作业的审批和监管工作;组织制定本项目部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3.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项目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3.2新进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等必须先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才能

6、进入操作岗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时,需对在岗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3.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没有取得操作证不得上岗从事特种作业。4.安全生产检查4.1项目部实行内部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检查体系,行使安全检查职能,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4.1.1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全项目人员参加的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4.1.2安全组组织每周检查不少于1次;4.1.3安全员随时检查。4.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每次监督检查

7、时,应根据检查重点,设计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等,编制安全检查表,落实签字手续;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遵循“四定”原则:定整改内容、整改负责人、整改措施和费用,定完成期限。并按规定反馈、上报,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备案,需要处罚的应按规定予以处罚。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详细要求参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分别为:5.1关于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相关要求,详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5.2关于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相关要求,详见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5.3关于值班相关要求,详见值班制度。5.4关于安全生产例会相关要求,详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5.5关于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相关要求,

8、详见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5.6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获取相关要求,详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获取管理制度。5.7关于安全技术(含安全技术交底)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安全技术(含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制度。5.8关于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相关要求,详见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制度。5.9关于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相关要求,详见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9关于工程分包安全相关要求,详见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制度。5.10关于安全生产工伤保险相关要求,详见工伤保险管理制度。5.11关于劳动防护用品(具)相关要求,详见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1.12关于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含特种设备

9、)安全相关要求,详见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含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13关于施工用电安全相关要求,详见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5.14关于安全生产记录管理相关要求,详见记录管理制度。5.15关于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制度。5.16关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相关要求,详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17关于设备安全管理相关要求,详见设备管理制度。5.18关于文明施工管理相关要求,详见文明施工管理制度。5.19关于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危险作业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危险作业管理制度。5.19关于防洪度汛管理相关要求,详见防洪度汛管理制度。

10、5.20关于交通安全管理相关要求,详见交通安全管理制度。5.21关于消防管理相关要求,详见消防管理制度。5.22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相关要求,详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23关于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相关要求,详见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管理制度。5.24关于分包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分包管理制度。5.25关于水上水下作业安全相关要求,详见水上水下作业安全措施。5.26关于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相关要求,详见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5.27关于危险源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危险源管理制度。5.28关于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要求,详见职业健康管理制度。5.29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相关要求,详见食

11、品安全管理制度。5.30关于应急响应管理相关要求,详见应急响应管理制度。5.31关于应急预案评审相关要求,详见应急预案评审制度。5.32关于应急资金投入保障相关要求,详见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5.33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相关要求,详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第二节 环境建设管理1.目的施工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人员健康。 2.职责2.1安全组进行环境建设检查,督促项目整改存在的环境问题。2.2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负责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进行环境建设检查,整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改进。3.资源节约3.1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施工现场各类设施应统筹规划,合理布置。施工过程中应

12、减少土方开挖量及土壤的扰动。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应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绿化。3.2节能与能源利用。施工现场应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安排施工区域及施工顺序,选择功率与负荷相匹配的机械设备,减少设备、机具使用数量。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降水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审查。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现场材料和成品、半成品应制定保护措施,避免存放不合理而导致的浪费,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4.环境保护4.1扬尘控制。4.1.1土方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固化等措施或及时

13、洒水降尘。4.1.2土方渣土使用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并密闭运输,不得遗撒。现场道路和进出口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4.1.3根据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级别启动应急预案,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放的施工作业。风力四级及以上,不得进行土方运输、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的堆放、储存、运输应封闭或有覆盖措施。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机械应采取降尘防尘措施。4.1.4建筑垃圾的清运,应采用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4.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严禁焚烧油毡、橡胶、塑料制品及其他废弃物。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4、 4.3水土污染控制车辆清洗处及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旁应当设置沉淀池。食堂、盥洗室、淋浴间及化粪池的排放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要求。4.4噪声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应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要求控制噪声排放,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4.5建筑垃圾控制工程项目应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除。5、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5.1施工现场应合理布置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办公区和生活区宜布置在施工区以外,办公区布置在施工区内的,宜布置在施工坠落半径和高压线安全距离之外,如因条件所限办公设置在坠

15、落半径区域内,必须有可靠防护措施;生活区设置应参照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执行。6、环境建设6.1工程项目设置板图,施工现场围挡坚固、严密、美观,高度不得低于2. 5m。管线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可以按工程进度分段设置。不能进行围挡的,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工程险要处采取隔离措施。6.2施工现场应合理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和警示牌,标牌悬挂牢固可靠,美观大方。6.4施工现场暂设用房应整齐、美观,宜采用整体盒子房、复合材料板房类轻体结构活动房,暂设用房外立面必须要美观整洁。6.5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办公室、宿舍保持清洁有序。安全检查记录表施工噪声监测记录表AQ-C3-1安全隐患整改反馈表表AQ-C1-19安全隐患整改复查表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