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生转化论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3703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潜能生转化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能生转化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求优秀,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潜能生”的转化 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潜能生”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解决好“潜能生”的问题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潜能生”学习的潜能,本文只是从数学学习困难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阐述。关键词 数学;潜能生;分层教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它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差异,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现在我们做教师的任务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优秀,我们的任务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尤其对于那些因各种

2、原因造成的数学“潜能生”我们通过分层教学多层次施加教育,促进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如何转化这些数学“潜能生”是摆在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对于同样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但是原因上也存在着差异,转化他们要对症下药,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产生的原因1、思想禁锢型 口镇中学的张伟校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农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栓在一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当有人说:“他会跑掉的。”可老农却十分肯定地说:“才不会呢!这匹马在小马驹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上了。一开始,它撒野地要从那木桩上挣出来,可是,那时它劲儿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焉了。后来,它长大了

3、却再没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这个故事使我反思当今的学校教育,由于“潜能生”长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往往招致老师、家长的冷眼乃至训斥,甚至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难道我们不应该反省吗?当“真笨”“不争气”“不可救药”等一顶顶帽子毫不留情地扣在一些学生的头上时。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行,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便会逐渐认可了自己的“愚笨”,会认为数学的高峰永不可攀,山顶的美景永远不属于自己。学生以这样的心态学习,有何主动可言?2、基础薄弱型:一部分由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教师的调整,基础没有打好,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透彻,公式、定理、法则不会运用,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概念与概

4、念之间联系不起来。学习效果很低,屡战屡败,最后丧失了信心。久而久之,越来越不喜欢数学,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3、学科“瘸腿”型: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态度的差异,对语文、英语等特别感兴趣而现在对数学感觉比较厌恶,不认真完成数学课上的任务,不能找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突破难点,学习被动,自觉性差。考核不达标也无所谓,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很难达到数学考核的要求。 4、方法不当型:这一类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以致达不到老师所设计的目标要求,日久天长,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 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活动失去了兴趣,进而甘愿落后,不思进取,自暴自弃。二、解决的策略1、打开思想

5、枷锁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条件。(1)多给一些“温暖阳光”,少一些“狂风暴雨”。 思想上的沟通,对待调皮的学生,以细心的、宽容的语气,互相交换角度说理,好话多说。对弱势群体的动作幅度小一点,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幽默,多一点哄堂大笑,少一点狮子吼,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责骂。心理学表明:人在紧张的状态下理解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冷处理,暂时先放一放往后教。数学知识很有系统性,说不定后面的内容会对前面的内容有一个促进理解的作用,学生也有了慢慢地咀嚼、消化,再咀嚼、再消化的时间。(2)与“潜能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潜能生”的转化,作为老师必须先和他们交朋友,只有相信你他们才能听你的。应该充分

6、了解,正确对待关心热爱他们,给予他们尊重和信任,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对后进生反复抓,抓反复。(3)善于捕捉“潜能生”的闪光点。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面对这些“潜能生”,我们教师要用锐利的眼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走向灿烂的明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树立起自我激励的自尊与自信,促进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教师逐步提出的更高要求。 2、课堂教学是转化“潜能生”的主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潜能生”在数学课上不能集中精

7、力听课,因而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这对教师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和提高。具体做法如下:1.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鼓励“学困生”竞争。将“潜能生”编成小组,在课堂上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困生的竞赛意识。通过各种竞赛,评出先进典型,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我就增设“进步奖”,同时建立与此相配套,易于考察和操作的评比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表扬和荣誉的机会。这对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授课中课堂提问、练习的分层,辅导要有针对性3.对作业分层提高“潜能生”数学学习的兴趣4.对评价分

8、层让“潜能生”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转化“潜能生”的的关键(1)引导学生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总结。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记好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尤其教师在课堂中补充的例题。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课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2)优先给予学习指导。在学习指导上采取适当优先的措施,课堂上不能“一刀切”,应该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节课、每一个问题都让“潜能生”听懂理解,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

9、法,请同学向他们介绍学习经验,定期组织全班性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或学习兴趣小组,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学习经验,不断总结提高。对于“潜能生”更应该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3)引导学生建好错题集。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4)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5)引导学生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

10、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4、充分利用“辅导员”辅导是转化“潜能生”的重要措施。 自习课上搞好“互助组”的合作学习,查漏补缺,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让其带动“潜能生”共同发展。动态“一帮一”,让每一位“潜能生”都有一位优秀生帮教,一个月内让这些“潜能生”及帮教者都能谈心一次。主要是进行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实践证明,有85%的同学对辅导员感到满意,甚至有40%的同学认为辅导效果比老师辅导要好。实践证明,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研究制订出科学的转化“潜能生”的对策,进行适当

11、的教法调整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就能够使“潜能生”的数学学业得以提高。当然“潜能生”的学习障碍非一时一日造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而言,要不断探讨转化这些学生的策略。以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来辅助他们的学习,真正提高这些数学“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参考文献:1 李军: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微.高校招生.2008年12月2日2 邵夏燕:以人为本转化数学学困生之点滴体会.2007年11月1、3 傅道春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转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11月。

12、4 刘芳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5 张明霞主编:做成功的教师,杭州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6 胡荷花. 提高“学困生”数学兴趣的策略. 教育 , 2009,(08) :42-437 黄国威. 浅析学困生学习动机模糊的成因. 管理观察 , 2009, (11) :86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市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就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为主题的“四创”活动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