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493406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总结概括了当代国际间关系与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个原则相互联系,以“相互尊重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相互补充发展,具备了比单一原则更丰富全面的内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国际强行法性质,对国际事务具有普遍约束指导作用。强行法在维也纳条约公约中被称为“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按照该公约规定,它“是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使得改变之规律”。强行法,或是国际法强行规则,是指在

2、国际社会中公认为必须绝对遵守和严格执行的法律规范,他不得被任意选择、违背或改变。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行法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还必须符合上述其他要求。(3) 它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事情之一。它向自19世纪以来形成的当代国际关系体系提出了挑战;他是少数西方国家垄断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失去了国际道义的基础;他开创了国家无论大小。去强弱,一律平等参与国际事务,解决国际问题的一时代;它第一次以基本准则的形式,确立了人类数千年来孜孜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和平,在和平中

3、发展,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四)它为国与国交往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为准则。 中国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先倡导者之一,50年来,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与世界上16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所有邻国和周边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来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特别是它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我们

4、知道,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者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国家不能独立,人民饱受困苦。即使在独立以后,在两极格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下,在国际事务中,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由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受到富国剥削,南北贫富差别拉大,南北对话和合作目前仍处于僵持局面。无论在亚洲、拉丁美洲,还是在黑非洲,占世界人口的1!3至1/2的人们仍处于半温饱或贫困线上,说明这个世界是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这样的世界秩序和现状遭到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是理所当然的,而和平共处万项原则的提出给五、六十拜衬七已经获得政治独立或还在争取独立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新的呀光和希望,成为有力地号召和斗争的旗帜。

5、 (六)它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拥护。这不是偶然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运用国际法律准则维护弱小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正当权益。可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开始就反映出维护国际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政治色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半个世纪之后,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体现的国际政治理念,依然是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的重要原因。 (七)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武装军事干涉内政行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以霸权稳定论为代表的强权政治学说从西方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政治观出发,崇尚强权,矮

6、化主权。霸权稳定论认为,主权平等原则不会给国际关系带来秩序和稳定,因为在一个缺乏世界政府的世界,国际法没有强制效力,不会得到认真遵守,主权平等原则只会使国际关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带来国家之间对利益和优势地位的纷争;因此,国际关系的本质不是法律关系,而是实力对比关系,国际秩序的状态只取决于国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依靠强权势力的维护才能形成,强权产生秩序,霸权造就稳定;在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单极秩序比多极秩序更加稳定,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更加有利。 (八)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中最古老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国家拥有独立自主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

7、权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强调任何国家不得任以何借口损害和剥夺别国的主权、侵犯和吞并别国的领土,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从主权原则中引申发展而来的,是对它的保障,强调国家关系中的非暴力、非武力的原则,要求不得干涉他国的内外事。所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满目疮痍,一贫如洗,党的政权没有完全稳定,“一边倒”之后,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也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非法利益,遗留下大量的历史问题,毛主席提出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但是,中俄和中印的边界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所以在一定

8、程度上,我们在国际社会中还是受制于人的。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参与一切国际事务,企图在国际社会中孤立中国,再加上许多国家对共产党政权的畏惧心理,中国长期的得不到多数国家的承认。由于我们当时的国情,中国不可能向外输出无产阶级革命,更不可能侵犯别的国家(事实上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这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通过承诺和实际行动,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平等对待,以争取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以上只解释了为什么要提出,但是想提出并不一定有资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了领土和主权的不可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仅是当时是给印度政府的警告,也向全世界表明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的主张。对中国来

9、说,这在过去的一百年,甚至两百年中都是不可想象的。那么,中国提出五项原则的“底气”从何而来呢?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列强长达一百年的殖民统治,从战争的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虽然刚刚建国时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真正获得了独立,政府也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战争,我们没有让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胜利;后来的援越抗法战争,我们帮助越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两个重大事件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增强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也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很难想象清政府和国民政府这些帝国主义的傀儡或工具,敢于提出这些原则,因为它们既不独立自主,也没有

10、那种底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的是刚柔并济的智慧,而且“柔”和“刚”各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然而,中国的领导人一开始并不是这种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经过了几年的探索才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政府宣布“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由于刚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利益在国家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在制定对外政策上没有什么经验,提出了建立反对美帝统一战线,并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经过最初的尝试后,他们发现,纯粹的“一边倒”政策不利于发展对外关系,甚至不能团结亚非拉美那些第三世界国家。于是,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的领导人发现,最重要的是发展国家间

11、的关系而不是阶级之间的关系。日内瓦会议的召开,加深了他们的这一认识,也成了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契机。所以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政府的初衷不是要倡导新的国际秩序,也不是为第三世界争得平等,而是出于自身的考虑。最早提出的五项原则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她主张国家平等并希望得到平等友好对待的宣言。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履行了五项原则中所做的承诺,同世界上多数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中国由一个地区大国成长为地区强国,成为全球力量的重要一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已经失去了最初提出的意义,但是它实质上反映了传统儒家哲学中守善持中的中庸之道,而中

12、庸之道本身隐含的和谐、均衡的宇宙最高法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在国际社会倡导的,所以直到今天,五项原则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被消除,甚至愈演愈烈,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国今天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固然有出于自身领土安全和国家统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在担负一个大国的责任。当然,与五十年前相比,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被赋予新的内涵,我初步想到了以下三个方面。五项原则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只告诉了我们不该怎么办,如果国家间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呢?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平等

13、对话和平解决,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对于那些施行暴政的政权,不应该首先采用武力,也不应该由单个国家出面干涉,而是应该在联合国的框架内,通过谈判或派驻维和部队等手段来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着环境,资源,贫富差距等多方面的问题。平等互利应该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国家间应该通过互利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和平共处的原则,不再单单指国家之间相安无事,友好相处,还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都应对其他文明抱有宽容和开放的态度,促进文明的发展和融合。总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给世界的一大财富。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时代还在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相信它将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