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3402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习惯变化带给零售商的启示.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年的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反映出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值得零售商注意。首先是消费者更看重方便性。过去,中国消费者每天去一次或几次商场购买东西,一方面是希望买个新鲜;另一方面,消费者觉得去商场买东西本身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现在,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在“抢夺”消费者的购物时间。2010年的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发现,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在明显下降,但他们每次的购物金额在明显上升。购物曾经是消费者非常重要的休闲活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对比,目前依然如此。但是我们觉得,这种重要性明显开始下降,因为现在有更多的休闲活动开始涌现,人们更加愿意花时间去旅游、运动健身,或参加真正的、纯粹的休闲活动。从这个角度讲,商场的

2、客流可能会有所下降。这对零售商来说,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如果商家建一个大卖场,虽然消费者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坐它的免费巴士、到大卖场里来消遣,但这种方式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东西,或者是开车去稍远的卖场买很多东西。这个变化对一些更小的卖场模式可能提供更好的成长土壤,也就是说,商家可能不需要开几千平方米、几万平方米的卖场,只要开五六百平方米或一两千平方米的店面,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性的服务。这一启示要求零售业的布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一方面从零售店铺的模式及布局上来说,需要更加靠近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进到商店以后,希望更快、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传统

3、上,中国零售业对于店堂布局不那么讲究,店堂布局不一定跟客流、人的习惯走动方向完全一致,但往前发展,这种情况肯定有提高改进的必要。其次是消费取舍有增有减。不论是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开始在不同产品品类中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消费预算再分配。一方面,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支出在上升,但是上升是不平衡的。相当多的消费者并不是在所有品类上的消费都在上升;相反,他们在某些品类上甚至在想办法压缩支出或维持不变。目前,从一些方向性数据来看,比较明显的是消费者在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特别是包装食品上,大家更意愿控制支出;而在电子产品、娱乐相关产品、时装衣服等方面,有不少消费者希望增加支出。所谓有取有舍,市场正在经历消

4、费预算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对零售商和消费品生产商会带来一些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费选择会发生变化,从过去单纯地关注饮食丰富,到现在觉得吃就是那么回事儿,更想得到的是好的消费体验,如电子产品、时装等能直接给消费者感官上的享受和丰富体验。从零售上来说,电子产品、服装店专卖店或网上渠道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这些非必需品的需求,会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再有就是消费活动半径拉长,区域性概念增强。消费的区域性消费概念增强和拓宽。随着我国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高铁和动车的发展,把三四百公里之内的区域更密切地互通互联起来。此次调查发现

5、,消费者区域性特征正进一步加强。在一个大的区域概念里,原来的一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之间的消费心理变化进一步缩小。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半径增大了、拉长了。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上海与华东地区相对偏远的一些县市的沟通并不频繁。现在,随着交通便利,消费的趋同性加大。江浙一带的城市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增大了,他们可以直接到上海消费。这对于不同品类的产品有不同的影响。比如,对高端商品,店铺的战略是否仍有必要在城市级别上继续深入走下去,是将店面开到比如杭州更下面的城市,还是随着大家到上海或杭州消费的概率提高,一些高端产品、奢侈品应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旗舰店的拉动作用。过去,经营者更强调开店要进一步深入下去

6、,但是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些高端品牌可能需要更强调一线旗舰城市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旗舰城市对二三线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塑料、塑料行业 http:/ whddht 通过集中整顿,实现软弱涣散支部班子配齐配强、能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