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3400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溜隍-小胜110千伏线路施工设计说明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1. 总论总论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规模 1 1-3 设计范围 1 1-3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 1 1-4 线路的作用 1 1-5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行单位 2 2. 线路路径及沿线自然条件线路路径及沿线自然条件 3 2-1 溜隍变电站. 3 2-2 小胜变电站. 3 2-3 路径走向 3 2-4 沿线地形自然条件及交通条件 . 3 3.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3 4. 导地线选型及防震措施导地线选型及防震措施 4 4-1 导地线选型 4 4-2 导线、避雷线的防震措施 5 5. 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绝缘配合、防雷接地 5 5-1 绝缘配合 5 5-2 防

2、雷接地 7 6. 通信干扰保护通信干扰保护 7 7. 相序及导线换位相序及导线换位 7 8杆塔与基础杆塔与基础. 8 8-1 杆塔 8 8-2 基础. 9 9OPGW 复合地线施工复合地线施工. 9 10附属设备附属设备. 9 11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注意事项. 9 12附件附件. 10 110kV 溜隍-小胜输电线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阶段 1 1. 总论 1-1 设计依据 1)110 千伏小胜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110 千伏小胜输变电工程勘测设计合同。 3)110 千伏小胜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S0313S)。 1-2 设计规模 本工程是新建溜隍站-小胜站的 110 千伏送电线路,

3、施工图线路路径长 24.0km,单回路 架设,全部为新建。额定电压 110kV,导线为 LGJ-240/30。 1-3 设计范围 1)本送电线路工程本体的勘测和设计。 2)与本工程有关的通信线路及其设施的电磁影响计算和防护设计 3)编制本送电线路工程的预算书。 1-3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 本线路设计遵照下列规程、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工程特点开展工作。 (1)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BLT5092-1999) (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 (3)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GJl36-1997) (4)钢结构设

4、计规范(GBJl7-88) (5)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J62-84 试行)1984 年水电部电力规划设计院颁发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凡未提及的规程、规范,可结合送电线路的,参照有关的专业标准执行。 1-4 线路的作用 为了解决丰顺县乡镇水力发电送出“卡脖子”问题,支持山区经济发展,是广东省 28 个贫困县的解困项目,提高送电可靠性,降低线损,原有线路电压等级低、运行多年已相当 残旧并且线径小,需建设本线路。 2 1-5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行单位 建设单位:梅州供电分公司 施工单位:招标待定 运行单位:丰顺县供

5、电局 110kV 溜隍-小胜输电线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阶段 3 2. 线路路径及沿线自然条件 2-1 溜隍变电站 溜隍变 110kV 目前只有两个间隔其中右边已被汤坑-溜隍的线路使用,本线路使用左边的 间隔(方向由外向构架),本线路与汤坑-溜隍的线路出线共用原有的双回路终端塔。进出 线相序均是面对变电所构架自左至右为 A、B、C。 2-2 小胜变电站 小胜变 110kV 出线有两个间隔,本线路使用右边间隔,左边间隔备用。本线路小胜变 侧的终端使用两基双回路塔,挂右侧。进出线相序均是面对变电所构架自左至右为 A、B、C。 2-3 路径走向 本线路方案从溜隍变向东南方向出线后经北洞坳到桂竹窝后跨产溪

6、河到对岸后小角度右转 到杨梅岌到经坳子后左转经狮子岽、上半坑、小龙坳直到塘角,再右转至麻寮之后右转到黄 龙岗跨公路进入新建 110kV 小胜变电站。详细的线路走向见图 S0313S-A0101-02。 2-4 沿线地形自然条件及交通条件 本线路途经地形以丘陵 25、山地 35、高山 35、泥沼 5。主要地形以山地为主, 植被较好,山体稳定。沿线地层地质主要以砂砾岩为主,强风化,泥质胶结。小胜侧终端塔 位于耕地的地下水较浅,其它杆塔位地下水在 10 米以下。 本线路地处山区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可利用乡村小道及韩江船舶运输。 3. 气象条件 本工程根据梅州市气象资料,经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参考已

7、有高压线路的设计参 数,确定本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本工程施工图阶段采用初步设 计文件确定的主要气象条件(广东省 I 类气象区)。其气象条件组合见表 3-1: 4 表 3-1 气象条件组合一览表 气象项目气温(0C)风速(m/s)冰厚(mm) 最高温度4000 最低温度-1000 复冰-5105 最大风速-5250 大气过电压(风)15100 大气过电压(风)1500 内部过电压15150 安装情况-5100 年平气温2000 年雷电日80 天 4. 导地线选型及防震措施 4-1 导地线选型 根据本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本工程按 GB1179-83 技术标准,选取相应的

8、导线型 号 LGJ-240/30、LGJX-240/40(用于 N45-N54 耐张段)。导线的安全系数为 2.5,平均运行张力 的上限为 25。避雷线按 GB1200-88 技术标准一根选取 1x7-8.7-1175(GJ-50),安全系数大 于导线安全系数,即为 3.43;另一根为 OPGW-50 光纤复合地线。导线和避雷线的物理特性 见下表: 导 线地线 线型 型号 参数 LGJ-240/40LGJ-240/301x7-8.7-1175 (GJ-50) 结构(股数/直径)mm 铝 26/3.42 钢 7/2.66 铝 24/3.6 钢 7/2.4 7/2.9 总截面 mm 2 277.7

9、5275.9646.24 外径 mm21.6621.68.7 计算拉断力 N833707562054330 单位重量 kg/km964.3922.2367.1 本工程到导、地线放线表均未考虑初伸长影响,施工应相应降低指定温度选用相应代表 110kV 溜隍-小胜输电线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阶段 5 档距的数值。 本工程地线不绝缘,为方便变电站测量接地电阻,变电站进出线构架避雷线上装一片 XP-7 绝缘子,组装图见图:线电 11-B03。 4-2 导线、避雷线的防震措施 根据以往工程多年的运行经验,导、地线采用防振锤防振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本工程 导线及避雷线均采用防振锤来加以保护。同时对导、地线的平

10、均运行应力加以限制,按设计 规程规定,对导、地线的平均运行应力取瞬时破坏应力的 25%。LGJ-240/40、LGJ-240/30 采 用 FD-4 防震锤,N45-N54 档由于档距大于 1000 米采用防震锤及阻尼线的综合防震措施。避 雷线 GJ-50 采用 FG-50 防震锤;OPGW-50 采用转移的防震金具详见其安装图。 5. 绝缘配合、防雷接地 5-1 绝缘配合 5-1-1 沿线污秽划分 根据广东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本工程沿线所经地区按 II 级污秽,按初设审 查意见及听取运行部门意见,本工程全线按 II 级污秽区设计。 5-1-2 绝缘子串组装形式及安全系数 根据初设审查意见

11、,导线悬垂绝缘子串采用单联 FXBW-110/100 型合成绝缘子串;导线 耐张绝缘子串采用双联 FXBW-110/100 型合成绝缘子串;跳线绝缘子串采用钢化玻璃绝缘子。 在重要跨越处,如民房、公路等,为安全起见跨越杆塔需使用双联绝缘子串。 规程规定盘式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为最大使用荷载的 2.7 倍。合成绝缘子没有具 体规定,但是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一般取大于 3.0 的安全系数。金具取大于 25 的安全 系数,在断线、断联的情况下不小于 1.5。金具主要采用水电部 1985 年修订的电力金具产 品样本中的产品。导、地线耐张线夹均采用液压型式。地线耐张和悬垂金具均直接接地。 5-1-3

12、 塔头空气间隙 本工程全线海拔高度均在 1000 米以下,根据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的规定及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塔头空气间隙仍维持初步设计推荐值。各工况下空气间隙见 下表 5-1 6 表 5-1 杆塔最小空气间隙表 各种运行条件最小空气间隙(m) 相应风速(m/s) 工频电压0.2525 操作过电压0.7515 雷电过电压1.0010 带电作业110 注:带电作业间隙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考虑 30cm 的人体活动范围。 5-1-4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根据设计规程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时,对地及对交叉跨 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或导线在最大

13、计算风偏情况下,与交又跨越物及平行物间的最小净空 距离,应满足表 5-2 的要求。 表 5-2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 被跨越物名称最小距离(m)备 注 居民区 7.0 非居民区 6.0 交通困难地区 5.0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5.0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3.0 风偏净空距离 至轨顶 11.5 最大弧垂按+70计算电气化 铁路至承力索或接触线 3.0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标准轨铁路至轨顶 7.5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高速公路 7.0 最大弧垂按+70计算 等级公路至路面 7.0 至五年一遇洪水位 6.0 通航 河流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 2.0 弱电线路、电力线 3.

14、0 垂直距离 5.0 建筑物 风偏净空距离 4.0 垂直距离 4.0 风偏净空距离 3.5 树木的自 然生长高 度果树、经济作物 3.0 特殊管道4.0 110kV 溜隍-小胜输电线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阶段 7 5-2 防雷接地 5-2-1 防雷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及设 计规程规定,本工程采用以下措施防雷: 1)防雷本线路全线架设两根地线; 2)塔头布置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的 5 倍,地线对边导线的 保护角不大于 20 度; 3)在外过电压 15 度无风时,在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满足下式要求: S=0.012

15、L+1; 式中 S-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m); L档距(m)。 5-2-2 接地 本工程线路全线杆塔逐基接地,接地装置材料水田用 12 圆钢,旱地用 10 圆钢。接 地装置埋深 0.6m,接地装置与杆塔的连线应热镀锌,具体形式详见明细表及施工图。在雷 季干燥时,杆塔接地电阻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不大于表 5-3 所列值。 表 5-3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 土壤电阻率(.m)杆塔工频接地电阻() p=10010 100p=50015 500p=100020 1000p200030 6. 通信干扰保护 本线路属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及收集有关资料,本线 路所经范围之内,没有平行的通信线路,对通信线的干扰和磁危险影响远小于允许值,无需 采取特别保护措施,因此,不考虑通信干扰保护设计。 7. 相序及导线换位 本工程线路长度很短,导线不必换位。全线杆塔的相序详见相位图(S0313S-A0101-06), 8 施工挂线前需对两端变电站的进出线相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8杆塔与基础 8-1 杆塔 本工程线路采用水泥杆和铁塔混合使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小胜站侧为方便以后线路走 廊数采用两基双回路铁塔。 8-1-1 杆塔使用情况 本线路杆塔使用情况如下表: 杆 塔 类 型电压名称呼 称 高 使 用 情 况小计备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