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8814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指导目录一、信息技术领域(包括 7个技术方向,18 个关键技术和产品)(一)集成电路1、嵌入式 CPU 和 IP 核关键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嵌入式CPU 设计,IP 核标准、IP 库及其设计平台技术。2、MCU 和化合物半导体技术。无线网络的芯片组设计技术,通讯 MCU 芯片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芯片开发。3、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技术。高压大功率低功耗芯片开发,LCD、LED 等低噪声高频 放大器、多芯片封装。(二)通信与网络技术4、安全、可信、高质量的新一代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高可信性的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支撑技术,以 IPv6 为网络支撑的相关软、硬

2、件及网络应用技术,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制造技术。5、自组织网络与通信技术。自组织传输、计算与存储、重构等技术,多网多制式自组织综合管理与应用技术。6、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品。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终端与应用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专用芯片及应用软件,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有关的设备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7、高效宽带光接入技术、光交换技术,光传输设备、光应用终端设备。(三)计算机技术8、高性能服务器、移动计算终端产品及其制造技术。(四)软件技术9、智能感知技术。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开发模仿人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的软件技术,光学字符与图

3、形识别、 语音语言识别、味觉识别和各种人工智能软件系统。10、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及工业制造管理等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11、操作系统及实用支撑软件。基于 LINUX 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跨平台的办公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网络增值服务软件,数据整合、集成平台软件、行业信息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撑软件,GIS 、GPS 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及产品,符合工业标准的应用接口及软件。(五)信息安全技术12、网络安全技术。基于复杂网络环境下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可信安全计算平台及安全关键技术,电子信息保密技术与产品,网络监控管理技术与产品。1

4、3、安全专用芯片。高强度、高性能和标准化的密码专用芯片,集成标准算法的用户终端系统智能安全芯片。(六)数字音视频技术14、新一代数字音视频技术。适用于不同网络传输要求的先进数字音视频编解码、转码、信号存储技术,研究开发基于版权保护要求的音视频加密与版权保护技术,支持音视频节目的交换与服务。15、家庭网络和数字移动电视接收技术。开发综合的客户网络终端技术,支持家庭多媒体设备互联、互操作、节目源共享和安防控制等技术和设备,开发移动接收芯片及设备。 (七)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16、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评价与监测技术。遥感、地球空间信息系统与标准。17、定位导航系统开发应用技术。网络化、集成化精

5、密导航定位及综合应用技术,导航信息网格技术。18、新型遥感器。先进观测系统及先进遥感器技术,遥感器组网、数据定量与智能处理技术。二、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包括 3个技术方向,9 个关键技术和产品)(一)高新医药生物技术1、功能基因组和操作技术。基因的高效表达及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技术,建立厦门地区乙型肝炎等特殊疾病和人群基因特征数据库和管理网络。2、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和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小分子 RNA 干扰技术,重大疾病与重要生物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6、技术。3、干细胞人体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和器官体外构建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4、生物芯片及生物诊断技术。高密度芯片技术,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出生缺陷、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诊断芯片,开发各种重大疾病、遗传病等快速诊断芯片以及其他临床生化监测和分析仪,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疾病体外诊断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5、重大疾病分子与细胞基础及其个体诊疗技术。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分子分型标准,细胞治疗和自体细胞移植技术。(二)生物信息技术6、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技术。面向应用的生物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7、生物数据挖掘算法、知识发现技术、生物系统模拟和相应分析软件。7、药物分子设计技术。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药物虚拟设计技术,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三)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8、功能菌株开发利用技术。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以及重要功能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研究。9、生物制造技术。新型生物处理与绿色制造工艺,新型生物反应器。 三、新材料技术领域(包括 4个技术方向,14 个关键技术和产品)(一 )纳 米材料和技 术1、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材料,纳 米能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环境材料,纳米催化材料。(二

8、)微 电子、光 电子材料和器件2、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绝缘体硅片(SOI)外延材料、硅锗(SiGe/Si)外延材料等硅基材料,砷化稼材料、发光二极管外延材料、宽 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光电子材料,光刻胶、高纯试剂等精细化工材料及封装材料。3、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光电信息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4、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关键技术。高性能微波组件技术,微波固态功率器件技术,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技术。5、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有机发光、场 致发射、激光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产品,支持 TFT LCD、 PDP、OLED 等平板显示数字电视 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6、半导体照明材料

9、。高效节能、长寿命半导体照明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相关产品,氮化镓(GaN)基等半导体材料。(三 )新型功能材料7、智能材料与结构。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关键设备装置的监控与失效控制技术。8、高效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容量储氢材料,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9、高温超导材料。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技术。10、高性能膜材料及制备。膜应用及相关上、下游技术,用于海水淡化的反渗透膜,用于废水与废气处理以及天然气净化等领域的膜分离技术,微滤和超滤膜等膜材料及制备技术,膜清洗药剂开发,

10、膜污染防治技术。11、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生物药物释放系统和组织工程,人体组织器官替代材料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四 )高性能结构材料12、高温结构材料。陶瓷- 金属复合材料,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细晶氧化铝产品,低温复相陶瓷产品、碳化硅陶瓷产品,新型陶瓷刀具,高温合金低成本制备技术,TiAI 基和高熔点(Nb-Si、Mo-Si)金属间化合物材料。13、镁、 铝、 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强度、高韧性变形铝合金,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14、高性能钨钼合金材料。钨钼材料硬质

11、合金,高比重合金深加工和精密加工制造技术,超细晶、纳米晶钨合金及高效高精度硬质合金刀具制造技术。四、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包括 6个技术方向,14 个关键技术和产品)(一)极端制造技术1、极端制造技术。微纳机电系统、微纳制造、超精密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二)智能控制技术2、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及其产品。(三)数字化制造设备3、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铣床等,高速精密加工技术和工艺。(四)绿色制造技术4、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绿色设计技术,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和方法,近净成形技术,功能覆层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制造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大型零部

12、件成形及高效加工技术,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家电和汽车的关键部件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技术,智能自修复技术等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及回收利用技术。5、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制造技术。高效清洁并充分利用资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相应工艺流程放大技术,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技术,流程工业需要的传感器、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装备和调控系统。(五)现代制造集成技术6、射频标签(RFID)技术。射频标签的芯片设计、制造、底 层软件开发与集成、封装工艺、数据管理、系统集成软件和测试等核心技术,开发芯片、标签等系列产品。7、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

13、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虚拟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术。8、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与系统。开放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技术,新型、智能传感器技术,制造执行系统,工业通信技术,工厂综合自动化系统成套技术,制造过程物流与仓储技术。9、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零部件材料的成分设计及成形加工的预测控制和优化技术,基于知识的成形制造过程建模与仿真技术,制造过程在线检测与评估技术,零部件寿命预测技术,重大产品、复杂系统和重大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预测技术。(六)现代交通运载工具及管理系统10、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液

14、化天然气(LNG)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矿石船、原油运输船和大型远洋渔船等。11、关键船用配套产品。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产品。12、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汽车计算平台,动力蓄电池,新能源汽车及配件。13、全地域车辆总体设计、试制、试验技术与平台开发,专用车、特种车制造。14、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多源海上信息采集监管及数据挖掘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现 代物流集成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包括 4个技术方向,12 个关键

15、技术和产品)(一 )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技 术1、洁净煤技术。高效洁净燃烧、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技术,燃煤烟气脱硫技术。2、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煤气化及催化相关技术和系统优化设计、控制与试验技术。(二 )电 力输 送及安全保障技 术3、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技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GTS),超大容量交流长距离输电技术 ,提高输电线路输电容量技术,先进可靠的配电网和供用电系统及制造技术,大规模电网的统一性规划、调度技术和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4、分布式供能技术。燃料电池,锂电池,太阳能发电,可再生能源混合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储能技术,制冷(热)技术,微型电网技术。(

16、三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5、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配套零部件,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新材料。6、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汇聚发电和热利用技术,包括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以及逆变器、控制器和蓄电池;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海水淡化技 术;制 氢钨钼催化剂,太阳能水解制氢设备。7、海洋能技术。潮汐发电技术和波浪发电技术,发电机组、水工建筑、电站运行和海洋环境等关键技术。8、地热能技术。地热的开采与回灌技术,中低温地热利用的热泵技术、地热资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技术。9、生物质能源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生物质液体燃料转化技术,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垃圾发电、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气化合成柴油、生物裂解油等。10、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制氢、储氢、运输和利用技术,开发固体氧化物、质子交换膜、熔融碳酸盐和醇类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以及其他新型燃料电池技术。(四 )高效 节 能技术11、工业节能。高效换热换能、电机、电力电子变流及控制、余热余能、粉煤灰回收利用等工业系统节能技术,电力需求侧管理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