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大学英语课文译文V-8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33KB
约4页
文档ID:10486932
现代大学英语课文译文V-8_第1页
1/4

现代大学英语课文译文 V-8仅仅不错而已杰里米·伯恩斯坦1.早在 1981 年.我收到过一份请柬,邀请我在宾西法尼亚州特拉华河沿岸过新泽西不远的某地召开的一次作家年会上做讲座我记不起确切的地点了,查看地图后我认为大概是在新望市我最开始的想法是拒绝理由很多首先我住在纽约,担任全职教学任务.周末对我来说很珍贵一想到为做个讲座周六天没亮就起床,驾着租来的车穿过整个新泽西州,实在不情愿我记得给的讲课费几乎不够行程所需的花费另外,让我讲的题目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我的兴趣所在了我边写作边搞物理学研究,经常有人让我讲讲两者之间的联系人们一开始提问的时候,我觉得是值得讲一讲可是过了 20 年,我觉得惟一想要说的就是搞物理学和搞写作都极其困难,尤其是在你想两全其美的情况下2.大会的主题好像集中在诗歌上,于是我想起罗伯特·奥本海默过去自我介绍时的一件事由于奥本海默将在以下的故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讲得详细点1925 年奥本海默从哈佛毕业后,获得研究员的资格到欧洲学习在英国他的神经出了点儿毛病,度过了一段不愉快的时光之后,他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在哥廷根.他师从著名的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思·伯恩,并于 1927 年他 23 岁时获得了学位。

伯恩去世后对奥本海默的回忆录 l975 年出版,书中没有赞扬之词他写道,奥本海默“是伟大的天才,我从一件令人尴尬并惹麻烦的事上意识到他多么与众不同在上我的量子力学讨论课时,他经常打断别人的演讲,不管这个人是谁,连我在内,然后跨上讲台,拿起粉笔,说道:‘用下面的方法这道题可以做得更好 ”’实际上,研讨课上他的同学烦得要求伯恩制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3.量子力学在此前一年由欧文·施罗丁格、沃纳·海森伯格和保罗·迪拉克创造第二年,迪拉克到哥廷根做客,碰巧住在一位名叫加里奥的物理学家的大房子里,奥本海默也住在那里迪拉克当时 25 岁两个年轻人成了朋友----此前还没有人能和迪拉克建立友谊迪拉克虽然年轻,可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物理学家了,我想他本人知道这一点也许他对此并不在意然而,他从前是个谜,现在也是个谜他很少说话,可是一但开口,他的话往往极为精确,而且常常有压倒一切的威力这在当时一定对奥本海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在奥本海默打断伯恩的讲座,声称他可以运用量子理论计算得更精确的时候,只比他年长两岁的迪拉克已经发掘了这个课题无论当时情形如何,那时两个人经常一块散步在据说是奥本海默自己讲的那个故事说法中,事情是这样叙述的:那天傍晚他们正在环城墙上散步,讨论起奥本海默的诗歌来。

可以想像,这种“讨论”更像奥本海默的独白迪拉克突然打断奥本海默的话,问道:“你怎么能够又写诗又搞物理学?物理学让人们明白从前不知的道理,可是诗歌……”奥本海默意在让人们想像后半句话的内容尽管听听人们对此如何应答会很有意思,可是这样的段子在以诗歌为主题的年会上讲恐怕不合时宜11.虽然有了以上那些冠冕堂皇的不去的理由,可是有两条最终还是让我启程了第一条是我刚刚同一位极其热衷于写作的年轻女士坠人情网为了写作她甚至放弃了在一家广告公司收入颇丰的职位,仅靠积蓄生活,在一年的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写作这么做的确勇气可嘉,可是像许多尝试过的人一样,她感觉目前举步维艰,毫无进展事实上,她已经有了挫折感为了给她打气,我建议参加这个会,以便有机会结识一些同类人这个先不说,我还读到会议议程上的另一位导师将由斯带芬·斯彭德担当这个最终决定的原因我会在这里解释首先我得说我其实并不欣赏斯彭德的诗对我来说,他是那种人们对他们作品的评价比这些人的作品本身来的更有意思的那类人不过我很有兴致地拜读过斯彭德的自传《世界包容的世界》 ,尤其是其中谈到了一位我最欣赏的诗人,即 W·H·奥登奥登有迪拉克的清晰敏捷,对语言驾驭纯熟,能从严肃呆板中找出幽默。

“至少我的大作将妙趣横生.犹如英国主教涉足量子理论”---这样的诗句我简直爱不释手斯彭德对奥登的情结让我着迷奥登对于斯彭德来说一定跟迪拉克对于奥本海默一样,永远提醒人们“伟大”与“仅仅不错”之间有怎样的区别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与奥本海默一样,斯彭德也有些“漂移不定” 某种程度上是犹太教信徒,某种程度上搞点同性恋,某种程度上又是英国当权派中的重要角色,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时间用来写诗而奥登和迪拉克则不然,他们举止极其怪异,很自然就把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他们像激光一样目标集中在 1981 年那个当时我所不知的是----这是我直到 1986 年斯彭德的日志发表以后才知晓的----斯彭德曾于1956 年 11 月短期造访普林斯顿的高级研究院,早我一年,比迪拉克多次访问中的一次早两年5.斯彭德在日志中对他本人的那次造访的记载所提到的事和没有提到的事都同样引起我的兴趣一开始他就说道“奥本海默的房子非常漂亮.房子内部几乎全部漆成白色 ”这就是高级研究院主任的房子斯彭德没有注意到的是,正是由于奥本海默与西方渊源至深,他的庭院里还怪怪地有一匹马斯彭德接着写道:“奥本海默有几幅漂亮的画我们刚一到,他就说, ‘大家该欣赏欣赏梵高啦。

’到了他的起居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梵高的作品,太阳高高地悬挂在完全笼罩在阴影里的田地上空 ”那次我也是驾着棚顶露个大洞的折篷汽车,从洛斯阿拉莫斯匆匆赶来见面,一路风尘与奥本海默会面终了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和他妻子的有些画儿,也许我愿意什么时候欣赏欣赏我那时不知他指的什么画儿,几个月以后我应邀参加奥本海默在家举办的晚会,才知道他说的是梵高的画儿几年以后,我了解到那时他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了几幅收藏品,他本人再也没有增添过6.斯彭德在日志中描写了奥本海默的长相:“罗伯特·奥本海默是我见过的长相最奇特的人他的头跟一个聪明的小孩的头差不多,脖子长长的,让人想到埃及人特意拉长了脖子的脑壳他的脑壳让人觉得像鸡蛋壳似的不堪一击,由一根细细的脖颈支撑着他的表情看上去容光焕发,同时又让人觉得清苦淡漠 ”对这个描写我很认同,但是遗漏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奥本海默看上去像一个进行过大量户外活动的人,皮肤黝黑,而事实也是如此斯彭德也没有提到奥本海默的眼睛,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提防的冷冷的光,这样的目光也可以在暹罗猫身上找到更重要的是,奥本海默在斯彭德的日志中是一个游离于他人的人物,与斯彭德本人的生活圈格格不入7.日志中也没有提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三年前奥本海默由于对国家忠诚问题被审查,最终他的参加秘密工作许可被吊销。

对他的指控之一是他的妻子凯瑟琳·普宁·奥本海默,也就是约瑟夫·戴勒特的前妻约瑟夫·戴勒特是共产党员,参与西班牙共和军在1937 年时战死同一年,斯彭德也是英国共产党员,也曾到过西班牙不知奥本海默是否了解此事他总是了解很多对他感兴趣的人的事情 “基蒂”·奥本海默知道此事吗?斯彭德来访时,她恰好在楼上养“病” ,这与此事是否相关?斯彭德在日志里没有提起他当时怎么想的?他们两人其实有许多话题可谈,却没有谈谈的是入侵苏伊士运河的事8.我在研究院的第二年,迪拉克曾经来访我们大家都知道他要来,却谁也没有遇见他,只是有人说在远处看见他的身影当年迪拉克 50 多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有些奇怪他与爱因斯坦的不同之处是,他跟上了许多研究项目的发展,还时不时地评论一番但是与爱因斯坦一样,他没有建立学派,没有追随者,也没有培养出几个学生也基本是没有合作者有一次被问及此事时,他回答说:“物理学中真正有价值的主张只能为个人享有这个说法好像也挺适用于诗歌他曾是剑桥大学卢卡斯教授,此前牛顿曾经拥有这个位子,在教授量子理论课程时,他实际上是用他一贯精确而掐头去尾的方式念着他本人的著作当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时.他回答说他对该课程斟酌至深,没有更好的方式讲给学生听。

9.研究院召开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研讨会,奥本海默主持,还是不断地打断讲话者的发言那是初秋的一天,研讨会正在进行,在那个小会议室里当时大约有 40 多位与会人员这时门开了,迪拉克突然到来我此前没有见过他,不过他的照片倒是常常看到他本人比照片好多了他身着大致是蓝色的西装----西裤、衬衫、领带,我还记得他还穿着毛衣但是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的是,他当时穿着一双齐大腿、沾满泥土的胶皮靴后来得知他花了很多时间手持板斧在离研究院不远的林子里朝特棱顿大致的方向开辟一条小径几年以后,我开始给《纽约人》撰稿,想让迪拉克提供他个人的传略,他建议我们的几次会面可以一边清理那条小径一边谈显然他仍在进行着这项工作10.现在 25 年过去了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开着车和我的女伴穿越新泽西州我们大约在早晨五点钟离开纽约,这样能赶上安排在上午的讲座我胡乱拼凑了一 xie 关于物理学与写作的东西两个人谁也没正经吃早饭行至林肯第一隧道时,我想起我的同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讲的关于迪拉克的一件轶事李政道当时开车送迪拉克从纽约到普林斯顿,穿过这座隧道出隧道有一会儿了,迪拉克打破沉默说道:平均算起来,如果把收费价增加一倍并且把收费站都建在一端,收上来的钱会一样多。

几年以后,口岸管理部门好像做了同样的分析,把收费站减少了一半车驶过了通往普林斯顿的岔道,很想再去看一看可是那时奥本海默已经去世,迪拉克和妻子住在佛罗里达他的妻子是同是物理学家的尤金·威格纳的妹妹迪拉克经常把妻子以威格纳的妹妹的身份介绍给人们,比方他会说:“请让我来介绍维格纳的妹妹 ”迪拉克于 1984 年在佛罗里达去世11.我们在预定时间前几分钟到达会议中心讲课厅里没有人,或者几乎没有人但是在屋子的中央坐着斯彭德我见过他的照片.所以一眼就认出他来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曾描绘斯彭德的眼睛里有“蓝钟花的猛烈的颜色” 斯彭德穿着一套藏蓝色的西装,里面是一件带条纹的英国衬衫---特恩布尔一阿瑟品牌? ----一穿上就让人觉得特精神的那种打的是一条带有某个俱乐部标志的领带我讲课的过程中他一言未发,课程一结束就跟着那小伙儿零零星星的听众一起离开了,而我特意为了他们跑了 5 个小时的车程此后我和我的同伴在当地的一家咖啡馆吃了顿不怎么样的午餐,好像会议没有提供正规午餐这时我已经完全恼怒不已,要立刻回纽约去,但是她非常想多呆一会儿,看看斯彭德的诗歌研习会的一部分也好,所以我们留了下来12.我从未参加过诗歌研习会,想不出里面有些什么。

物理学研习会倒是参加了不少,我太了解它们都干些什么了:一个屋子里有 6 个物理学家在黑板前互相大喊大叫斯彭德举行诗歌研习会的屋子坐满了人,大约有 30 个人可能不该以貌取人,可是这些观众 ----大多数是妇女,在我看来好像把诗歌当成救命的稻草一样抓住不放如果我能够读到斯彭德的日志(他的日志几年以后才出版 ),我会知道斯彭德对这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了事实上,从 10 年前他从伦敦的大学学院退休以后就以给这样的群体做讲座和讲课赖以生计的我后来也了解到 1981 年的时候他对此已经厌倦了,也对做他过世的朋友----奥登、C ·戴·刘易斯以及其他人的替身厌倦了他比他们每个人都活得长久,可是仍然活在他们的阴影里,尤其是奥登他们在牛津头一次结识,刚好和奥本海默与迪拉克头一次结识时同一年龄,也同一年代13.斯彭德夹着一摞研习会学员写的诗走了进来没有开场白,开板就读起学员们的诗来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些诗竟然那么拙劣,多数都好像一串名单,什么“天空、性爱、海洋、大地、红色、绿色、蓝色”等等斯彭德没有表露他对这些诗的看法,不时停下朗读,问问谁是作者,并且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选红色不选绿色?红色对你意味着什么?”问题脱口而出,好像自动化控制的一样。

14.很遗憾斯彭德的日志中没有记下这一段,但是很明显他的社交生活很丰富:某日与杰奎琳·奥尼瑟斯共餐,一星期以后出现在缪顿的罗氏银行----手段高明我的感觉是无论他在想什么都与这个研习会无关不知怎么,我越来越感觉不对头大概这不是我该管的事,不过我可是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我觉得斯彭德欠我们不少我不知道他欠的什么----@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