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计划书写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486484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计划书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书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计划书写 计划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作出预想和安排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为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必须前有计划、后有总结人才培养计划书写一起来看看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

2、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

3、整个协会的发展 根据江苏省xx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透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给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xx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

4、国家级以上重点xx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xx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

5、技能的同时透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潜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xx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带给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用心为“平台建设”带给人才需求信息为xx院校毕业生带给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xx院校要及时带给毕业生

6、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取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xx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xx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构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资料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资料、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

7、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资料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取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力 5.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xx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

8、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必须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xx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xx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

9、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资料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xx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xx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xx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xx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xx院校校企合作

10、研究会围绕常州市xx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xx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xx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xx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院校带给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带给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xx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