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支护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86433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院支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院支护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卷 内 目 录序号内 容页码备 注一工程概况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三基坑支护设计采用值四设计依据五基坑止水、截、排水方案措施六施工技术要求七施工准备八施工组织九质量、安全、工期保证措施十施工监测及应急处理措施十一基坑稳定计算书、方案设计图一、工程概况昆明市精神病院搬迁项目一期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沙朗街道办事处桃园居委会冷水塘。基坑周长约254m,本基坑考虑放坡开挖,将形成312.6米不等高的基坑。本基坑为临时基坑,建筑物施工至0.00后即进行回填,开挖面多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及风化岩层。为避免基坑发生垮塌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须对本基坑进行支护处理。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

2、场地地处中山斜坡地段,场地原为耕地及村民房屋,现已拆除。场地现状斜坡陡坎密布。地形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程介于1997.22032.2,最大高差35米。2、水文地段及工程地段条件勘察见地下水均在12米左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型潜水,存在各土层中。场地地势较高地下水量不大。三、基坑设计采用值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天 然密 度p。(g/cm3)内聚力标准值ck(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度)耕土17.2*2051粉质粘土18.6*52.914.9全风化岩层19.8*5013.8四、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1昆明市精神病院搬迁项目一期基坑支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规划总平面布置图、基坑开挖图;3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0497-200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8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50300-2001)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2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98);14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15建筑变形测量

4、规程(JGJ/T8-97);16云南省昆明市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7其它相关的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标准及规范(二)、方案设计:1、项目特点本基坑设地下室一层,开挖深度约为312.6米不等高的基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性系数为1.1,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周边5m范围内不得人为堆载。2、基坑开挖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基坑周边没有建、构筑物设施,若出基坑垮塌情况将对主体施工安全带来隐患,以及增加土方填方量和工期延误等后果。3、方案设计:本方案经可行性及经济性以及工期要求对比后确定为、采用土钉锚杆,挂网喷锚做为坑壁的支护方案。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及对地质情况,周边设施进行了解后,根据国家相

5、关规范规定,基坑开挖深度大于3到12米,周边有建、构筑物等设施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故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安全系数1.1,最大位移预警值为6。为确保周边建构筑物安全,慎重起见设计最大预警值为3。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的工程性质以及周边地理环境条件,并根据不同情况对支护体系进行了划分,共设3个剖面.。并对各个剖面作出了不同的支护措施确保坑壁安全。(详图) 五、基坑止水排水方案1、依据地勘质料揭示以及勘察期间至现场了解的情况,本基坑水位在12m左右处于基坑下部。开挖临空面内土层均为微渗水,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条等工程特性,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使用土钉锚杆,挂网

6、喷锚施工,排水采用坑内集水井、排水沟汇集排水的方案;须对拟建建筑物的监测情况。2、坑顶设300300地面截水沟,坑底从护壁面设300300基底排水肓沟与直径1m深1.5m集水井汇集排水。集水井可采用预制砼井圈,壁面设泄水花眼孔。必须保证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及开挖至基底后不得有积水现像。排水沟排水坡度不小于3%。基坑开挖成形后在基底设置排水盲沟,防止基底积水影响主体工程施工。3、排水明沟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垫层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小于0.3m;坡度1%1.5%,以保证水流畅通;排水沟的底面比挖土面0.30.4m,集水井底面比沟底面低0.5m以上;根据出水情况选用水泵,以能够满足工程施

7、工要求。4、采用MU7.5机制砖、M5水泥砂浆砌筑,沟内抹1:2水泥砂浆厚20mm,沟底浇筑C30素混凝土垫层厚50mm。六、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前查明基坑周边的地下市政给排水、电缆、通讯、煤气等管网情况后再机械施工。挖机进场后,须先对冠梁以上的坑壁部分进行开挖支护:a修坡b土钉锚杆采用25钢筋制作,锚杆长3m15m,采用冲出器成孔,成孔直径100mm,为确保成孔质量,必要时在杆头焊扩孔环成孔。钢管土钉为临时支护,可不做抗拔试验(详见支护方案图)。c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选用po.32.5硅酸盐水泥,加入水泥用量0.05%的早强剂,孔口设止水浆带,第一排锚杆注浆水灰比应稍小,并注意注浆压力,防止

8、地面隆起,其压力应控制在0305Mpa以内。d钢筋网为6.5200200,铅丝帮扎,锚杆头之间用16钢筋焊接连接。e喷射混凝土选用PS.32.5矿渣水泥,石子粒径不大于1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沙:石子=1:2:2。.混凝土喷射为10cm。2、土方开挖a、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方案设计要求分层(略大于上下层锚杆间距)、分段(2030米左右一段)、分槽(间隔一段开挖),不得一次开挖过深或大面积开挖,否则易造成基坑变形过大或坑外土压力增长过快引发基坑安全事故;b、每层坑壁挖出后及时进行锚索和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避免长时间暴晒或雨水冲刷;c、土方开挖时应合理控制开挖速

9、度,锚杆养护期达3天后,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下一步开挖;d、土方开挖与锚索施工配合时,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碰撞护壁及锚头。3、支护工作面开挖出后,应及时进行支护。以当天能完成工作量为准。a、每层工作面高度,坡度及直角底线应接受有关人员的检查,严格控制锚杆击入垂直高度,控制在各剖面锚索的工况范围。(详见锚杆施工图)b、该支护体系为临时支护,应组织好地下室的主体施工,尽快施工完毕回镇土方,避免基坑护壁暴露时问过长。七、施工准备l、建立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2、施工前应请业主,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设计要求,若设计有变,应形成纪要作为施工依据归档。3、应请甲方提供基础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

10、要,场地内及周围的地下管线图及障碍物等资料。4、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规范,对施工质量、工期、安全作周密、细致的技术交底。5、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平面,为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6、组织施工设备,机械按序进场就位,并接好现场水电。7、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职业道德教育,并按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进场。八、施工组织该基坑喷锚支护工程拟成立项目经理部,由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协调安全生产,进度等工作。施工管理机械及人员配备 12m空压机 2台 砼喷射机 1台 砂浆机、注浆机 1套 电焊机 3台 切割机 2台 配套工具 若干 进场人员 20人 九、质量、

11、安全、工期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 开工前,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及测量组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作好险点,放线准备。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材料质量验收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每开挖一层,都要作一次测量、检查、验收。1、土钉喷锚支护 a、当坑边荷载实际情况超过计算取值时,应即时调整局部设计。b、当施工中出现注浆或击入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局部采取对策,以确保基坑的稳定。c、锚杆制作时,严格注意锚杆的长度,按设计要求制作。 d、锚杆灌浆压力不小于0.5 Mpa。e、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日志,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做好砼的配合比检测,管理好整个

12、排水系统。2、及时抽排坑内集水。 3、做好隐蔽工程记录,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 4、根据实际开挖的土质及观测资料,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 (二)、基坑安全保证措施 l、若开挖过程中发现变形超过3,宜采用加打锚杆或沿基坑边打竖向锚杆,其长度应有l/3在基底土层内。 2、若遇流砂或软土层可采用加打锚杆的办法,长度应打过该层土为宜。 3、在整个喷锚过程中,保证有一支施工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和一套先进的喷锚机械,以确保安全、优质、快速的完成该喷锚支护工程。 (三)、工期根据提供设计施工图,基坑开挖深度约312.6米。工期拟定为15天。为确保施工工期,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各专业配合、协调工作十分重要,要求组

13、织措施上确保各专业人员的到位及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在确保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期,入场人员组织如召开班后协调会,解决连续施工存在问题。重点为土方开挖与支护工程的紧密配合,确保每日工作面。施工期间配备雨具,确保作业连续性。施工进度计划表项目时间项目日历天数 52030405060708090100 1工前准备2土方开挖3基坑支护4工程收尾十、施工监测及应急处理措施 为了确保基坑安全,不影响周围建筑物及市政设施,施工前对基坑周边临近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落实周边水、电、煤气管网辅设状况,要求随时掌握开挖及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边坡的动态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实施信息化施工。(周边建构

14、筑物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并在基坑开挖前做好原始监测记录)(一)、监测项目及方法:1、基坑土体位移监测;2、支护结构位移监测;3、支护结构沉降监测;4、邻近基坑已有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指定专职测量员二人为监测员,配经纬仪一台,基坑边每15米设置临时观测点,对原已建设置沉降观测点每栋工程不少于2个点,且测出距新建临边轴线垂直距离,施工前应测量记录在案。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正式开挖土方工程。具体基坑监测时间要求:每进行一次喷锚面层完成后即时测量记录,共进行三次,基坑挖至基底标高要求后,喷锚完毕连续三天,每天观测一次,待稳定后可间隔三天一次直至土方工程施工完毕。如发现险情则应实施24小时连续监测,指派专人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