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乡土风情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85654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乡土风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八章 乡土风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八章 乡土风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八章 乡土风情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八章 乡土风情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乡土风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乡土风情(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乡土风情第一节社会风俗1、人情。明代时的西递村多安居乡土、毕生躬耕。清康熙黟县志载:“徽商遍天下,而黟县独事耕作,鲜经营。徽号华邦,而黟多朴陋,虽休,歙不远数十里,终不以侈丽易其俗”。人多质朴刚正,读书仕进的,为官廉洁,充任塾师的,不辞劳苦,重宗义,讲世谊。对喜庆婚事不请不到,遇丧葬忧事虽未请均自去帮忙,并曰之“是做自己事”。妇女尤为勤劳、俭朴、贤惠、厚道。清初,男人始渐外出做生意,生活起居非常俭朴,家中财物从不露富,依然粗衣素食;但对地方上的公益事业却不惜钱财,解囊相助。“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男孩十二、三岁,即随大人到外地当学徒,满师后留店从业或独立经商。成年

2、后,须遵从父母命,回乡婚配,以志不忘乡土,叶落归根。妇女大多在家操劳家务,孝养公婆和从事农业、弥补家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经商风盛,西递村人经商精明而守信、谨慎而灵活;尝获巨利后就用于乐善好施,积德行善和重文兴教,培育子女读书,故有“儒商”之雅称。建国后,八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经商之风复兴。2、礼节。清以前,男子施礼,多以双手抱拳,上举胸前为礼,称为“作揖”。入民国,则以低头弯腰行鞠躬礼,日常多以辈份称呼。妇女出嫁后,多冠以丈夫名字,称呼为嫂、婆、姆。妇女对长辈,则多随小孩称呼。建国后,兴握手礼,也有举手致意或示告别。对老年人或长辈仍沿辈份称呼。平辈间则直乎其名,不熟识的人多

3、以“同志”称呼,以示尊敬。麻烦了别人,常说“多谢”致意,失误妨害了别人,多连呼“对不起”致歉。3、婚嫁。 撮合清代至民国时期,男女婚姻全由媒人说合,父母作主,即靠“媒约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女子长到十三四岁,就要发“八字”(生辰,也称“庚贴”,即指将本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辰与相应的天支、地干相配,每项用两个字代替,四项共八个字,俗称“八字”),由媒人送到男家;男子长到十五六岁就收“八字”,要找“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八字”相合,男家即委托媒人到女家正式提亲,女家若同意联姻,便决定“批书”(订婚)日期。批书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上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右边先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

4、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上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连同“头节礼”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女方收下礼物,点烛焚香,打开“鸳鸯礼书”,由父亲或哥哥用匣中的新笔舔墨,在“鸳鸯礼书”内页左边填写女子的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四字,送回男方,批书典礼就告完成,双方正式订亲。批书后,男女本人不能见面,不论对亲事愿意与否,都不许更改。“鸳鸯礼书”是旧时缔结婚姻的凭证。求亲(又称双方送日子)“批书”后,男女完婚,男家要先请媒人去女家提出结婚请求,取得女家允诺,俗称求亲。男家依据女家意愿,择选结婚日期,写就红贴,请媒人送到女家,俗称“送日

5、子”。也有少数是女家选定日子送往男家。选定日子,西递村一般是农历四月求亲,送日子,腊月和正月举办婚礼。彩礼批书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头节礼,或称定礼、聘金。民国期间一般是108块银元,视家庭贫富而多少不等,但尾数都取八,每枚银元上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即“ ”字样。求亲时,男家要给女家送二节礼,数量要多于头节礼,女家用这项礼金办嫁妆,富家往往自赠陪嫁。嫁妆建国前,一般是盆、桶、橱、箱、桌、凳、梳妆台、被条、枕头等房中用品及床上用品,外加四季衣衫、鞋、帽。富家嫁妆,吃、穿用品俱全,数量之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连棺木都备齐,甚至还有的先到男家买好田地,打好水井作为陪嫁。贫苦人家,则是简单的几样衣物、用具。如

6、一个马桶三个盆,两支烛台一只灯盏(俗称“三支火”),外加一床被条两双鞋,用两只青夏布袋装好,一个人就可以挑走,俗称“一担挑”。嫁妆中有两件东西最讲究,一件是马桶,女家事先都得摆下红枣、花生、桔子等彩头礼物,寓意“早生贵子”。到男家,定须一个童男首先揭开桶盖,拿起彩礼,撒上一泡尿,招致一场拍手哄笑,庆贺“生发”。另一件是“同鞋”,把新娘的鞋重在新郎的鞋内,意为“同偕(鞋)到老”。这两双鞋做得特别精致,以供大家欣赏。这两件嫁妆,不分贫富,均不可缺少。婚礼结婚前一天,女家要邀请4个到8个姑娘,俗称“坐房囡”,陪伴新娘坐房。晚餐还要专为新娘备一桌饭菜,由坐房囡陪新娘吃一餐离娘饭,俗称“待囡”。男家在结

7、婚前一天晚上,在新房内摆一桌酒席,新郎坐上席,宴席开始要放鞭炮,席间要猜拳行令,尽情热闹,俗称“暖房”。男家事先须请一位族中长辈做“好命老倌”,其妻子做“好命老孺”,他们必须是夫妇齐眉,子孙满堂,家庭和谐的人。婚礼时,好命老倌陪伴新郎,新娘入门即由好命老孺接待,还要雇请一至两位小户中年妇女做“红婆”,迎娶新娘时,随行搀扶、照料新娘。接新娘,需用花轿,俗称“新娘轿”。迎娶时多数用“六十个头”或“九个头双班、单班”。大户人家也有用“一百个头”的。“头”指的是迎娶人,俗称“子色”的仪仗队。迎娶队伍由标明男方堂名的长杆大灯笼作前导,两个大火把,还有两挑子干火把备接。两支大小号筒在前吹奏,紧接着是一帮子

8、撑着“遮阳”、“统伞”、“吊道”、“宫灯”以及旗、锣、铳、官封诰命衔牌在后,还有粗乐班、细乐班、亲身、红婆等。特别是提宫灯的4个姑娘,俗称“宫灯囡”,擦脂抹粉,花枝招展,引人注目。“亲身”是代替新郎执行迎亲礼节的代表,头戴礼帽,帽边插一支金花,肩披红绸,单班用一个,双班用两个。红婆是迎娶新娘的喜娘,也是单班一人,双班两人。至于“九个头单、双班”就简单多了,人数也不过20多人。花轿到女家村子,要在女方祠堂专设的轿垫落轿。轿底事先垫有一张大红纸,防止花轿沾着女家祠堂地面,带走女方族里的财气。红婆到女家后将新娘从房中背出,坐在厅上正中的椅子上,两边放上长凳,坐着母亲、嫂子及叔伯婶娘等10人,缺一不行

9、,以示“十全十足”之吉兆。然后,开始哭别,一句一句的边哭边唱临别的箴言。俗话说:“不哭不发,一哭大发”。然后,红婆开始对着新娘跑拜,俗称“红娘拜”。接着将新娘背到祠堂里站在椅子上,换穿凤冠霞披,再由红婆驭上轿。父亲和兄弟在轿前敬酒三杯,然后关上轿门,礼炮三响,花轿起行。花轿出门,女方祠堂要立即关上祠堂大门,并用扫帚朝里扫三下,再将大门重开。新娘花轿进入西递村后,抬至敬爱堂正厅落下,一对青年礼生就把青布袋铺在地上,让新娘在袋上徐徐而行,礼生交替收袋铺袋,一直铺到新娘进屋入洞房,同时高呼:“一袋(代)高一袋(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刚到男家大门时,公、婆都得赶快上楼,以示高于新娘。稍事休息后,新郎

10、、新娘便到厅上接受诸亲戚、宾客的恭喜,再到祠堂或厅堂行“拜天地”礼。拜天地后,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喝交杯酒是用特定的银杯,用金红丝线将两银杯套连,一人拿一杯喝一口,再对换喝一口,在对喝其间,好命老倌唱祝祠:“一对银杯金线连,三生世上结姻缘,男边酒又香,女边酒又甜,夫妻俩交杯,到老不相嫌”。之后,便进入洞房。西递村闹新娘房较有特点:一般不行“撒帐”“闩(按:此为黟县方言词)门诗”、“舞新娘”等礼仪,而盛行“脱新娘鞋”。新娘鞋是女方特制的,由红婆带着,以备新娘举行拜天地时穿用,没有它不行。一些年轻宾客和小孩在新娘尚未“拜天地”之前,就设法想把“新娘鞋”搞到手,甚至不惜摸黑潜行,翻山越岭,在路上拦

11、住新娘轿,把鞋从伴娘手上接走,借此来要挟新郎拿出糕点礼物酬谢,众人也帮忙笑谑打趣,得到如愿以偿的甜头之后,才献出新娘鞋,以便举行婚礼。婚礼的晚宴,俗称“花烛酒”,席间,新郎、新娘要分别向客人敬酒。三朝婚礼第三日,好命老孺陪同新夫妇来到厅上,向亲戚长辈依次叩拜、敬茶,明确辈份称呼,俗称“分大小”。自此以后,长幼有序,循规蹈矩。回门(接女婿)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俗称“回门”,新郎伴送新娘回门,称“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向岳家诸亲长辈行大礼。岳家要“开席”宴婿,俗称“接女婿”,并由平辈亲友人相陪。宴席特别丰盛,富家最豪华的是“燕窝席”(罕见),多数用鱼翅、海参席,一般人家用鸡鱼席(宴席

12、各类菜肴详见“生活习俗待客”部分阐述)。主筵五人一桌,女婿正中上座,左右陪客各两人。下首系上绣花缎桌围,摆放五式件香案。(如果下首也坐上两位陪客,这就叫“团席”。绝不可下首请一个陪客,成为有头有尾四只脚的“乌龟席”,那是要闹成笑话的)。岳父戴礼帽,穿长袍马褂,仆从点香,岳父拈香站在天井沿口朝外礼拜,名曰“祭天地”,女婿站在小边陪着拜。然后,岳父走到女婿座上,整一下椅披,弹一下灰尘,提壶给女婿斟一杯酒,双手把筷子重摆一下,把酒杯端一下,女婿这时站在上边右面,弯腰低头,双手抱拳加额,岳父又走到桌子下方,接过仆人点的香,朝上对着女婿的座位深施一揖,然后开席。所以有“女婿上门活祖宗”的说法。开席后,由

13、岳父或内兄弟斟酒(站旁不入座)。新娘回门,当日必须返回婆家,旧例新娘未满月,不能在娘家住宿。发利市三朝回门转来之后,晚饭前,好命老孺带着新娘上厨房,指导新娘切肉、切鹅,并口说好语“一切肉,二切鹅,先做媳妇后做婆”。继而又提火篮,一面畚灰,一面畚火,又说:“一畚金,二畚银,三畚到囝焙行裙”。再次切肉就说:“切婆家肉, 婆婆咀, 得婆婆心欢喜”。这三道礼仪,俗称“发利市”,即是从古风“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演变而来。文明结婚“五四”运动以后,婚嫁旧习俗逐渐废除。一些知识分子和商人兴行新式结婚,即文明结婚,简便时髦。婚礼时,新娘身穿入时新装,头戴帐纱,胸挂红绸花;新郎穿西服或长袍马褂,有的头戴礼帽

14、,胸佩红绸花。参加婚礼的有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及祝贺宾客,礼堂上挂一幅红幛双喜字,一张长方桌铺上桌布,摆一对花瓶,点一对花烛。婚礼开始,鸣炮奏乐,新郎、新娘由嫔相伴同入席,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来宾等先后致词,新婚夫妇作答谢词。证婚人、主婚人及新婚夫妇在结婚证书上用印。新郎、新娘向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及来宾分别致三鞠躬,奏乐鸣炮,婚礼结束。建国后,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主、自由恋爱,也有的由亲朋出面介绍,经当地人民政府登记,发给结婚证书,确立夫妻关系,建国初期,移风易俗,婚事从简从俭,群众称颂:“现在结婚真不难,只要一身士林蓝(布),行不行,一双回力鞋”(黟西递方言“行”、“

15、鞋”同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婚渐讲排场:七十年代讲究一房新式家俱和“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八十年代,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结婚兴求大立柜、沙发等较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如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等,九十年代,之后至现在又更上一层楼,一家赛胜一家。接新娘由步行、自行车、拖拉机至小汽车。自1983年开始,有的响应党、政府号召,举办集体婚礼,礼仪既节省又隆重,对亲友来宾只需茶水、糖果、香烟之类招待即可。也有领到结婚证后,外出旅行婚礼。特殊婚姻建国前,本村还有一些特殊婚姻习俗,诸如:招女婿:一户人家如果只有女孩而没有男孩,常由女家“招女婿”上门,俗称“入赘”。入赘女婿需

16、写契约,注明生了男女须随女家姓;要在妻族长辈监督之下经营家业,建国后,招女婿仍沿旧习,但双方自愿按婚姻法办理手续,男方不再订契约,子女姓氏也由双方商定。抢亲:建国前,有的男女双方虽明媒定婚,但因男方家境清寒,拿不出彩礼迎娶,或女家贫困想留住女儿在家多劳动几年而拖延婚期。经男方再三求亲,女方仍不答应时,常行抢亲。男方趁女方不备之际,施以强行手段,将女方用一顶青衣小轿抬走,到家后行结婚礼,入洞房即为成亲。也有父母虽不同意亲事,但新郎、新娘自行串通,新娘自愿受抢,事成后,岳家也只有承认事实。童养媳:也称“小媳妇”、“等郎媳”。儿女自小订婚后,因女家贫穷,无力扶养,逐送到男家生活。童养媳在男家倍受虐待,到长大成人,则由男方父母择吉日完婚。纳妾:建国前,富有人家,男子虽有妻室,但又娶新妇,称为纳妾,俗称“讨小老婆”。守节:清代以前,妇女丧夫,不准再嫁,须得守节,有的还建贞节牌坊以示“表彰”。民国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