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性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85432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人性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二章 人性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二章 人性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二章 人性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二章 人性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人性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人性理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性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管理,是以组织中的人为核心的管理。如何看待人,如何理解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应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措施、办法。因此,关于人性的理论,成为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第一节 人 性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人性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人性这个词被用来说明人的本性,侧重于生而具有的特性。人的行为是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与后天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至于人性,则诸家说法不一。淮南子修务:“人性各有所修短”,正是古人对人性之概括。 1性善说 主张性善者,多属儒家学派。其代表人物如孟子,他作为儒家先贤,继承了孔子的理论而更加发挥。孟子与告子有一段讨论人性的对话,被后

2、人认为是最能反映孟子性善论观点的。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颈;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肤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性善说共有三个论点。 孟子第一个论点:人性是善说。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没有善恶的属性。是受环境的决定作用。在发大水的时候,东边的岸决了口则水向东流;西边的堤破了,水则冲向西边。孟子则是高他一筹,指出水为什么要向岸外流呢?这是由于水本身的特性是向下流。没有这个特点

3、,它也不会向东或向西流了,因为堤岸外边地势更低,水总是流向低处。同时指出人性趋向善良,正如同水向低处流。如果利用其他的力量,如拍打、堵挡,也可以使水跳起来,或是从山下流到山上。但这只是改变了水的“行为”,并没有改变水的“本性”。告子的论证只是涉及水的“行为”表现,而未能说明水的“本性的趋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儒家的性善说第一个论点是:人性之向善是天生的,至于人的行为表现能否体现其本性则取决于外界环境之作用。 第二个论点是:性善所指为何物?这在儒家学说中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仁、义、礼、智。孟子对此有清楚的论述。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

4、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在这段论述中,再次让我们看到他的基本论点:人性是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为善人。做坏事的人并不是因为本性不善,而是因为没有按本性去行事。 孟子的第三个论点:是讨论性善与人的身体功能的关系,可以说是探索性善的“机制”问题。”这里表现

5、了唯物论的思想,人的性善与否和人的认知特点有关。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公都子)曰: “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必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当然,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认为性善的人是很多的,这里只举孟子作为代表加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孟子不只提出性善的理论,而且把他的理论用之于管理人、治理国家。他认为各国诸侯要想治理好国家有三件大事:土地、人民、政事。要做到这三方面的

6、治理则首先要行仁政,而仁政之根本在于“养心”,孟子提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孟子也说过:“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些思想都以性善为立论的起点,进而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2性恶说 性恶说的代表,一般都以荀子为例。他与孟子是同时代的思想家,吸收懦法等各家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也有其自己的观点。一般说来,他在管理国家大事方面的主张,强调法制,似近于法家、刑名家。但他讲法制并不排斥礼治还是强调礼义教化在改造人的方面的作用,用法治与礼治两手来解决问题更为有效。思想教育做好了,不用动刑罚而能使民众服从王法。所以他提出“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

7、”(荀子君道第十二) 荀子的性恶说,与孟子的性善说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反的一面。相同的是二人都把性善或性恶理解为天生的。相反的一面、一个承认天生是恶的本性,一个认为天生是善的本性。再有,二人都认为本性因受后天影响而在行为表现上不同。但孟子更多考虑的是环境对人之影响,而荀子则更重视实践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荀子的性恶说的基本论点。他认为人性是恶的,其原因在于人生而具有的欲望或是说根本的需要使人性趋恶。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还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荀子十分明确地提出自己的性恶观点。也就是说他认为求饮食,讲暖温,想休息,

8、这些都是人的本性而这些东西都是恶的,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后边这一论断就有问题,为什么这些需要的满足是“恶”?实际上他本人也不得不借助于人的“行为”来解释为什么它们是恶的本性。 寻子说:“目欲色,耳欲声,口欲味,鼻欲臭,心欲其佚,此五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他还说:“人之情,食欲有 ,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也。然而穷年累世而不知足,是人之情也。”荀子还指出:“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这一段引文可以清楚地表明,荀子认为性恶则导致追求,有点“需要则导致达成需要之行为”的意思。需求驱使人们去争,由于争而引起乱(矛盾、冲突),从而使人们更穷困

9、,所以性恶是根源。而且他认为这种“恶性根”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他提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旬子主张性恶,但不是说这就命中注定要天下大乱。寻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用于治理天下。所以他说: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天生的,不可能没有但人们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是可以加以控制的。“求”的意思,属于行为的范畴。同样的需要,解决的办法可以多种多样。 旬子针对性恶而提出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礼”,一是“刑”。礼是以教育为主,使人们自觉地服从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高贵的人可以多得些好处,低下的人少得些好处要自觉地承认贵贱之分,尊卑之位。刑则是指依法制裁,如果不服从这种社会阶

10、层的约束而要多得多占,就要加以刑罚。这样就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同时,荀子在谈到社会分配时,也注意到人的差别除了地位贵贱之分而外,还有智力高低、努力程度之别,这也应在分配时加以考虑。他说:“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禄多少厚薄之称。”“葡子在这里清楚地指出了分配上要考虑的诸因素,如社会地位、资历年龄、智力高低、能力大小等。只有这样全面地考核人才能使合适的人做适宜的工作。 综上所述,荀子的思想中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主张性恶,实即指人的基本需要,这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有争夺,天下乱。如果充分调动人力,努力生产。丰衣足食之后,人们的需要得

11、到满足,天下也就太平了。他是从生产的角度,分配的角度,去分析人性的。3.中间路线除了孟子、荀子这样的性善、性恶学说的代表性人物外。中国古代思想家中也不乏走中间路线的代表,如扬雄的“善恶混合”论,王安石的“性无善恶”论等。他们主张人性无所谓善恶,所谓的善、恶是由于受了后天的习惯的影响。如王安石指出“性”是七情未发于外而存于心,即人的行为的源本。人的行为不同,所以人性也无所渭善恶。 王安石对我国古代孟、荀、扬、韩(愈)四子的人性论提出了概括的评论,可供我们参考(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高觉敷先生著王安石条目)。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不限于从理论上探讨,而是提出一整套的相应的具体贯彻解决实际问题的

12、策略和方法。这是十分可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继承,并结合当前的实际加以应用和发展。中国的儒家哲学不仅在中国有其深远的影响,在东亚和西方也有日益增加的研究兴趣。以日本为例,他们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些重要启示,结合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英美等传统西方管理模式的新路子。反过来,那些传统的资本主义管理方法也正在吸收日本式管理的经验。 二、西方学者关于人性的假设 关于人性的学说在西方更是多种多样。对组织行为学学影响较大者首推弗洛伊德的学说。 1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理论是以性作为人的核心本性而建构的。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可以从“性”这种基本的动力去找出原因。由于社会的标准限制了

13、性的表现,于是人的心理活动包含了无意识与意识的两个层次。也可以说在无意识水平人们受性的动力的驱使,而在生活中,行为表现中,有意识的调节,做出合乎社会标准的举止。如果我们用中国性善、性恶的思维模式去考察,也许可以把弗洛伊德的学说划归为性恶说。所谓恶就是一种与社会标准桶违背的欲求。但是这种本性在行为水平上受意识的调节而可以有所变化,或改头换面的表露。人的种种不健康心理和精神疾病也与此有密切关系。弗洛伊德把人的本性分成三个层次:最下层的是无意识层(VOS)、中间的为前意识层(PCS)和上层的意识层(CS)。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是从压抑的理论中获得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压抑为我们提供了无意识的原型。但是

14、我们看到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可以成为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成为意识”。“我们把那种潜伏的、只是从描述意义而不是动态意义上讲为无意识的东西称为前意识,而把无意识的术语留给那种被压抑的,动态意义上的无意识”。“我们预先假设前意识要比无意识更接近意识”。” 对这三个层次活动进行主管的人性特点,分别称之为本我(或伊特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管被压抑(与社会标难违背的)的本能与欲望(性本能),在这一层次,按“快乐原则”去追求各种欲望之满足,这也是对人的行为进行驱动的原始动力。或者用中国说法,这是恶根性,所谓“万恶淫为本”。中间层的自我属于意识的

15、结构部分,它既反映了本能冲动的驱使,同时又体现现实规范之要求,所以它是按照“现实原则”来活动的。超我则是最高层的部分,完全是道德规范、社会规范及准则之体现,是按“至善原则“来活动的,也可以说达到了超凡的境界。超我对自我有指导作用,又限制了本我之表现。有点近似我们日常所说“忘我地劳动”,有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味。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有过重大影响,甚至对于文学、艺术也产生丁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的学说过于极端,连他的学生也不能完全接受,而加以改进。弗洛伊德从人的本能欲望受社会限制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了“压抑”这一概念,从而导出人性与其现实表现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性本能的压抑可能导致人的各种病态行为。他提出的“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也反映了他的主导思想人本来是追求快乐的即顺从本能冲动;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社会制约与教育影响的增加人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而服从社会道德标难,采取符合现实生活的难则,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要受到惩罚。到了他生活的晚期,他看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屠杀与疯狂的破坏,感到人的本性中存在着某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所以人除了自我生存的本能(性本能包括在内),还有另一端即死亡本能。不过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成为战争、侵略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