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482365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 史 2014.04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答客观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罗宗信为周德清中原音韵

2、 (成书于 1324 年)所作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这里所说“大元乐府”指的文艺形式是A 论语 B 史记 C元曲 D明清小说2右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南北流动经济重心转移南北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变化A BC D3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 ”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42014 年春节,俗称“马年”的第一天。 “马”

3、字的写法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连缀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5黄遵宪在甲午战争中悲愤地说:“噫吁哉!海陆军!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申;如斗鸡,不能群。 ”作者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 B日本海军的强大 C清军屈服不敢打 D军队内斗不合作6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影响巨大,一些政治团体相继出现。下列团体或政党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强学会 兴中会 同盟会A B C D7历史谱写着歌曲

4、,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雄赳赳,气昂昂,”“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A B C D8 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9图 3 和图 4 反映了 20 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10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通过了共同

5、纲领B建立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111978 年,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问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 。这个建议得到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设立经济特区 B试行资本主义 C恢复广州商埠 D加入世贸组织12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 。联系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近邻国家间的交往是A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参加万隆会议13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

6、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最有可能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 A,错误的填涂 B(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21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在右边地图上进行了书写圈划。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应是春秋五霸。22影片西安事变中,周恩来与蒋介石分别称对方为“蒋校长”和“周主任” ,源于他们曾共事于黄埔军校。23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中国。2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252014 年 3 月 27 日,法国

7、总统奥朗德在习近平面前演讲时引用了伏尔泰的名言“中国是最聪慧、最文明的国家。 ”伏尔泰最有名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26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1917 年 1 1 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27战国时期,李冰负责修建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帝(注:该皇帝墓被列为“2013 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 )统治时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28 “文革”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百姓谁

8、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引用者注:兰考为防风固沙广种泡桐,人们亲切称为“焦桐” ) ,习近平词中称颂的县委书记是“ ”; 元勋邓稼先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全国人民的楷模。291859 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 统治的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领域的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30近年来,中日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敏感话题。一些史料可以清晰地反映历史上中日关系的演变情况。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

9、钱(引用者注:参见右图中左侧钱币)。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右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2014 年 2 月 6 日,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碑刻文物库房首次向市民开放有纪念明朝抗倭名将任环的皇帝谕祭碑刻,资料部副主任陈莹(说) “谈起抗倭名将(引用者注:任环的声望不亚于明朝最有名的抗倭大将)但由于早逝,并不被世人所广知。 ”一位 89 岁高龄的沈老伯在任环碑刻前现场临摹了起来。沈老伯说,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民族史实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材料。摘自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图片中的“和同开弥”与“开元通宝”字体、形制、大

10、小、年代和重量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了什么?(1 分)有人说“开元通宝”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开始铸造发行的,对此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 分)(2)与任环齐名的明朝最有威望的抗倭将领是谁?(1 分)材料二中这些碑刻之所以珍贵,除了文中沈老伯说的原因外,你还能说出其他什么原因?(1 分)(3)与唐朝相比,碑刻反映任环生活时代的中日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31 “大数据”是时下 IT 行业最火热的词汇之一。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日常工作中,人们对经济的了解,往往也需要借助于对数据图表的分析。读取以下一些图

11、表数据,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国后某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 (电力、钢材制成品、钢、生铁)图材料二:19581960 年我国钢铁产量及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全民“大炼钢”的“小高炉”材料三:19791984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材料四:19911993 年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 (1 分)(2)材料二中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当时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水平,请说出你的理由。 (1 分)(3)材料三中除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都有增长、收入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外,还有什么明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2 分)(4)

12、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决策层面分析导致材料四变化的政策与思想因素。 (2 分)322014 年 3 月 22 日至 4 月 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一四年以前欧洲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各国间的角逐与对峙屡见不鲜,然而,大多数成员国仍得以幸存。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国家交替使用战争与和平的两手,以致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集团,能够长期凌驾他国或消灭某一邻国而不遭致别国的干涉阻挠。美德波特欧洲与超级大国材料二:为了免受一个太大的国家的统治,其它各国自然

13、地求助于结盟和联合。人们习惯于依靠联盟来对付霸权主义的企图。 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材料三:随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德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甚嚣尘上,为后来的法西斯主义上台埋下了伏笔。 高秀敏法德和解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举出一个实例说明 1914 年以前的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集团,能够长期凌驾他国或消灭某一邻国而不遭致别国的干涉阻挠。 ”(1 分)(2)根据材料二以及战后的时代特征,分析战后欧洲国家结盟和联合的原因。 (2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西斯主义上台的原因。(2 分,抄写材料原句不得分)(4)随着欧盟的建立、中国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