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294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提升练习】《细胞的增殖》(生物人教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增殖提升练习高台一中 罗福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纺锤体可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或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B.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细胞内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但一定有染色单体C.着丝点数目加倍的时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DNA数之比为11D.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细胞内的DNA聚合酶较为活跃,而RNA聚合酶不活跃2.图1、2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模式图,图3表示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

2、NA分子;图2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 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D 图1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实验操作人员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甲根尖13 mm处乙根尖13 mm处丙根尖57 mm处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

3、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二、填空题4.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顺序已经打乱。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细胞分裂顺序是_(填序号)。(2)对比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区别最为显著的时期是_。(3)图中细胞或内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数分别为_。(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其体内细胞_(填“能”或“不能”)出现增殖现象;人体所有衰老细胞均会表现出的特性有_(至少答出2点)。(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5.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

4、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_(能/不能)利用图甲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_。(2)从图乙中可看出,在a和c两时期,_分子合成旺盛,在e时期,植物细胞中央会出现_。(3)丙图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_阶段(填字母)。(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参考答案【答案】1B 2B 3C 4.(1)(2)前期和末期(3)0、8(4)能细胞的含

5、水量减少,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等(至少答出2点)(5)如图所示5.(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图甲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2)mRNA细胞板(或写细胞壁)(3)b和d(4)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解析】1.【答案】B【解析】蛋白质合成较旺盛的时期为间期,而纺锤体形成于前期,A错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的时期为中期,细胞内一定有染色单体,对于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生物而言,其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B正确;着丝点数目加倍的时期为后期,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数与全部核DNA数之比为11,但线粒体内还有质D

6、NA,C错误;有核膜和核仁的时期可能是间期或末期,DNA聚合酶较为活跃的时期是间期,D错误。2.【答案】B【解析】图1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A项正确;图4中a和c表示染色体与DNA含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但a的数量是c的2倍,故a、c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CD段、A点之前,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关系是12或11,不可能出现21的比例关系,C项正确;图1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项正确。3.【答案】C【解析】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细胞分散

7、开,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同学57mm处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答案是C。4.【解析】(1)植物细胞呈方形,动物细胞一般呈球形,再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可知,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列顺序应为。(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前期的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图中细胞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应为8条。(4)处于衰老状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依然有新细胞的产生,即存在细胞的增殖。人体内衰老的细胞呈现的现象有细胞的含

8、水量减少,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内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人体衰老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故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不属于人体内所有衰老细胞的共性。(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有四段变化,DNA复制前,该比值为1.0,DNA复制期间,该比值从1.0逐渐变化成0.5,DNA完成复制至着丝点分裂期间,该比值为0.5,着丝点断裂以后,该比值为1.0,图示见答案。5.【解析】图甲中由分生区细胞形成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分生区细胞。图中显示此阶段mRNA合成旺盛,e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