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9457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村居》(长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居 教材分析村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放学回来的孩子们,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在学习时,可以先借助拼音帮孩子读通诗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图,对照图简单大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春天的美景,如嫩绿的小草,飞翔的莺儿,飘拂的柳枝,说说飞奔的儿童放风筝的情景等,从而体会一二两句中春景的美好,三四句中孩子的喜悦。当然,这首诗重点在于背诵,所以读是关键,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大意;2、结合古诗理解“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散学、纸鸢”等词语

2、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述出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词生句;2、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子,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通古诗,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对古诗的学习,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春天和风筝的图片;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谈话引入课题。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出示书中主题图)(学生自由说如1: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朋友们在放风筝。2: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青蛙醒了。)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唱着欢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美妙的诗篇,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大家来猜一猜(打开课件),谁知道谜底是什么吗?释题:分别让学生用组词

4、方式解释村和居,知道村居的意思就是在农村居住。 学习生字“村”、“居”,并指导书写。了解作者,简介作者。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高鼎在古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一读,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 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把不懂得字词勾出来。 2、检查指导读古诗,指导读流畅。指名读,校正字音。范读,注意停顿,找出节奏。指名画节奏。指名读,读出节奏。三、 品味诗句,朗读悟情:1、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下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桌为一组,互相读一读,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你是通过哪句诗知道的。 汇报自学情况。 预设:1、儿童散学归来早。(散:多音字。散学:放学的意思。

5、)师:村里的孩子们多高兴啊!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读第三句。指名读。(强调“归来早”这三个字要重读,“早”字带拖腔) 2、忙趁东风放纸鸢。哪个词是风筝的意思呢?(纸鸢)师:你们见过风筝吗?什么样子的?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放风筝吗?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把风筝放上天的?(生叙述放风筝的过程)师:谁愿意上来表演放风筝?(学生上台表演)师:看,他的风筝上天啦!这是我们想怎么读“忙趁东风放纸鸢”请试试。(学生试读)师:快看,我们的风筝风得多高啊!快快找找你的风筝在哪?找到了吗?学习生字。3、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学生看课件自由说。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扶堤

6、杨柳醉春烟。) 学习生字。 4、草长莺飞二月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出示“长”的多音字。 5、完整地说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6、这是春的气息,这是春的脚步。让我们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四、课堂总结: 这首古诗表述了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对美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五、布置作业:1、熟读古诗,认识文中的生字(词);2、抄写课后生字表里面的生字;3、用“青草”、“山村”,“归来”,“烟花”造句;4、结合古诗描绘的情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5、搜集描绘春天的古诗。六、板书设计: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 儿童散学醉春烟杨柳拂堤 | 忙放纸鸢 早春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