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9040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海顿,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G大调,Hob.1.94,作于1791年。 其曲名是因为第二乐章突然出现全合奏,加上定音鼓的强奏。英国用感情名词“惊愕”;德国则称为击鼓(Puakenschlag)。,海顿简介,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代表性作品: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慈祥的音乐家”轶事 他对

2、自己的亲人、穷人都是很关心的。在他去世之前,很仔细地把自己的财产分配给他们。对朋友也是非常的重情义,还把钱财赠送朋友的孙子,报答朋友当年的慷慨。最后把剩余的财产捐赠给养老院的穷人们。,海顿两则小故事,“倍受尊敬的音乐大师”轶事 在1809年,拿破仑率领大军攻入维也纳,炮弹处处隆隆作响,维也纳的居民都非常害怕。海顿告诉他们说:“不要害怕,只要我在这里,灾难是不会降临的!”果然,拿破仑派遣一名军官到他的住处站岗保护他,还哼唱他的作品。,想一想,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惊愕”是什么?,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

3、的第二乐章。 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详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想一想,作品在演奏过程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 你们知道西洋管弦乐队在乐队编制上都分为哪

4、几类乐器吗?,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西洋管弦乐队常用乐器,弦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欣赏后思考,你能体会到什么? 音乐的力度情绪如何? 产生“惊愕”效果了吗?,二段体结构。 第一段,平静、天真、单纯、典雅的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轻微地齐奏而出,反复时改用了第一小提琴以更弱的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弱拍处,突然使用了强力度的全奏,产生了第一次“惊愕”的效果。 第二段,先用弦乐器演奏,重复时加进了长笛、双簧管和圆号,效果略微丰满一些。,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变奏一,保持了主题结构,主旋律改用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第一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相

5、衬托,与主题相比略显活跃,好像在翩翩起舞。,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转到同主音的C小调,结构有所扩大,在第二乐段的第三句,乐队的强奏加之定音鼓的衬托,显现出惊人的力量,再次出现了“惊愕”的效果。,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变奏二,返回C大调,旋律分别由双簧管和小提琴(长笛)奏出,音乐优美而舒展。形成了天使般的二重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变奏三,第一乐段是管乐队的强奏;第二段有弦乐和大管轻轻奏出如歌似的柔弱;第三乐段中,乐队再次使用了有定音鼓参加的乐队全奏,气氛更加的热烈,第三次出现“惊愕”的效果。,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变奏四,尾声,反复强调了主题的第一句,一个温柔而略显歉意的尾奏降下了这一乐章的帷幕,显现了海顿风度和幽默。,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尾声,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