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78982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_10)(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古 ? 年第!? 期调查与发掘 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抚顺市博物馆 关键词 # 辽宁 施家墓地高句丽晚期 % (# 1 3 1,2, 33435367 8,3 ! 4 5.513 3 5. . 3 6 .9/5,/ ?,57 ,/9 19 / ?,57 , 13 6 3 !4 .9/ ; 3;5./3一314 3 6 3; 5.4 36333 53; , ,/ 389 ;,/0 4 9 6 80 6 3 . 5. 5135. 4 3 ./5,/ 1 94/3835./ , /;3. 8 83 35, 3 96,8 63 0 635 ,/: 6. :. 65,./ (

2、 . 3 6,3 ,/ 3 687 73 6 1 ; ; 403 ; 88513 0 6 3 , ? 9 / 368. 2 3 35 3 63 7,38;3;,/ 488/ 9 4 3 6 , 51.9015137 6 3、5,886,31 ,/ 57:3 , / ; 5130. 8 ; , ,8 3 6/ ; 6 ./ 3. 6/ 4 3/51. 56. /0 ;,5,/ 35,3 3 59 63 9;0 3; 7 513 9/ 3 6513 ; . 2 3 35, 5135.4 3/ 3 ,0/3; 5.513 853 .0967. : 3 6,. ; /; 4 9 5 1 3 3 3 /

3、 : 65. / 9,8, 673 34353 67. . 3 6 . 9/5,/ ?,57 ,4,8 6,/ 5.4 . 64 /; 96,83 9 5. 4 5. = . 1, 5. 4 ;, 3 .363; ,/ ,8,/ , 5137 : 6 .,;3;89 83 ; 5 . 6 9 6513 659 ;7,/0 513 .0967.3 8 343/5 ,/ 513 =.1, 3 985963 ? 年! ? 月 , 抚顺市博物馆接到报 告 , 在抚顺市施家北山有古墓被盗 , 遂将情 况上报辽宁省文物局 。 省文物局 立 即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 初步确认这里是一处 高句丽墓地

4、。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抚顺 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 , 于?年/月 和? !年! ? 一/ 月 , 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 调查和抢救性发掘 , 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资 料 , 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 一 、 地理位置与墓地概况 责 高尔山 抚顺市师范学院 价 奋 施家墓地 抚顺市卫生学校 西 抚顺城 何 吉 线 区 墓地位于抚顺市顺城区 , 在抚顺市卫生 学校至市师范学校 一线北侧的山坡上 。 南距 浑河? 公里 , 西距高尔山城 ! 公里 。 整 个墓地坐落于 两条山脊的 阳坡 , 经过现场勘 察 , 发现约百座墓葬显露于地表之上 , 自然 形成东 、西 两区图一 。 东区山脊呈西北一东南走 向

5、 , 东端向前 突出 。 墓葬分布范围东起市卫生学校 , 西至 市地震局 , 全长 ? 米 。 从山顶至山腰处的 菜库围墙约! ? ? 米 , 墓葬显示出成行成列 的 分布规律 。 据当地群众介绍 , 在修建菜库和 卫校时 , 有大量墓葬被破坏 。 据此推断 , 墓葬 应该从山顶一直向山脚开阔处分布 , 数量相 当可观 。 西区位于市师范学校后 面 , 山脊呈东北 藕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 第 ! ? 期 ? 总 , 址址公灼灼 誉誉碳黔六卞一 工一一一 , ? 米 图二墓地墓葬 分布 图 一西南走向 , 墓葬分布范围全长 ? ? 米 。 墓 葬分布区内冲沟发育 , 墓葬分布零散 , 排列 密

6、集程度小于东区 。 连续两年的清理和发掘工作均在东区 东部进行 , 共发掘高句丽墓 葬 !座图 二 。 另外 , 还发掘 座小型石棺墓 , 因不见 人骨和随葬品 , 其年代与性质不详 。 地层关 系简单 、 清楚 , 多数墓葬的封土堆在地表上 仍可辨别 , 墓葬之间没有叠压和打破关系 。 以下仅就 !座高句丽墓葬加以报道 。 二 、 墓葬形制 清理发掘的 ! 座高句丽墓葬皆为封土 石室墓 , 修筑方法是 , 先在山坡上开凿墓扩 , 然 后用自然石块垒砌墓室 , 石块之间多用白 灰粘接 , 个别墓葬不使用白灰 。 墓顶均为券 顶 , 墓室顶部略高于地表 , 其上有封土 。 墓室 四壁多数用白灰抹

7、面 , 墓室底部平铺一层碎 石 , 个别墓铺一层木炭 , 其上用白灰抹面 。 墓 葬都有门道 , 门道的长短与墓葬大小成正 比 , 门道内有封门石 。 除了8,与 , 因 毁坏严重 , 形状不清外 , 其他墓葬平面均为 铲形 , 若按墓室平面形状则可分为方形和长 方形两种形制 。 方形墓规模大于长方形墓 。 在 、 、 ! 、 ! 、 ? 、 ? 、 ! 、 内发现棺床或称尸床 , 其中? 、 有两个棺床 。 大多数墓葬方向在 ? ? 度至 ? 度之间 , 个别墓 向接近正南向 。 一方形墓 共有? ? 座 。 8 方向? !度 。 由封土 、 8 道 、 墓门 、 墓室组成 。 墓葬保存相对

8、较 好 , 上有封土覆盖 , 封土堆直径约! 米 , 墓顶封土厚 ? 米 。 墓顶已坍塌 。 门道用块石砌成 , 残长 、 宽 ? 米 , 前端 ? 米处保留封堵门道的小 石块 。 墓门两侧用较大的块石平砌 , 宽 ? 米 , 高度不详 。 墓门外斜立一块石 板 , 上宽 ? 、 下宽? 、 厚 ? ! 、 高 ! 米 , 应是封门石 , 由于后期扰动 , 已改变 位置 。 墓室方形 , 边长 ? 米 , 墓室底边不太 齐整 。 墓室用大小不 一的石块垒砌 , 墓壁从 底部开始即向内收 , 尤其是从 ! 米高处往上 内收更甚 , 并开始转角内收形 成弯隆状券 顶 。 墓底平铺一层小石块和碎瓦片

9、 , 厚约 厘米 , 墓底距残存的墓顶 ? 米 。 门道 、墓室 四壁 、 墓顶及墓底皆用白灰抹面 。 墓室北部 居中有一 瓦石混筑的棺床 , 与北壁相接 。 棺 床修筑在修好的墓室内 , 棺床平面 呈 长方 形 , 长? 、 宽 ! 、 高 ? 一? 米 , 白灰 抹面 。 8 多次被盗 , 人骨被严重扰动 , 从发 现的骨骼观察 , 系一男一女两个个体 , 应为 夫妻合葬墓 。 在墓室内的扰土中有大量的红 瓦 和石块 , 其中一块莲花纹残瓦当特别引人 注 目 。 在棺床上发现有彩绘漆皮残块 , 棺床 附近发现铁链 、 铁棺钉 , 墓道内发现一 只金 耳环图三 图版伍 , ! 。 8是这批墓

10、葬中惟一一 座壁 画墓 , 墓 室东 、西、 北壁均有壁画 。 由于墓葬多次被盗 扰 , 壁画保存较差 。 整个画面被一条距墓底 ? 、 宽厘米的墨带分成上下两部分 , 东西 两壁的中间部位各有一条垂直的墨带 , 将画 面再次分割 。 北壁壁 画位于 墨带之上保存 稍好 , 内容相对完整 。 可以分辨出有/个人 物 , 从着装上分析 , 东侧的! ?个人物是女 性 。 多数身穿曳地长裙 , 少数穿短裙 , 露出下 身穿灯笼裤 。 人物的轮廓 、 面 目 、 肢体 、 手持 物体以及衣服的细节等处用细 墨线勾勒 , 然 后填红 、 黄 、 黑等颜色 , 每个人物只 用一种颜 ?总 考古 图三8平

11、 、 剖面图 ! 莲纹瓦当 ?一 铁铁 、 棺钉 金耳环 色 , 红黄相间 。 人物的面部与手持物体漫德 不清图版捌 , ? 。 西 壁上部北侧有一个莲花 图案 , 西壁 下部南侧可见个马蹄图版捌 , ! 。 东壁上部北侧可见两个人物 , 其中一人 正在舞刀 , 人物南侧绘有山峰 , 其余部分壁 画漫德不清 。 方向 ? ? 度 。 墓顶已遭破 坏 , 仅存门道和 墓壁底部 。 门道用块石 砌成 , 垒砌 门道的石块较大 , 长 ? 、 宽 ? 米 。 在墓门两侧立置大石条做门 柱 , 门嵋已脱落 , 墓门宽? 米 。 门道 和墓门不在墓室南壁正中 , 而是偏向 南壁西侧 。 墓 室平面略呈方

12、形 , 南北长 ? 、 东西宽 ? 米 。 墓 室四壁由不规 整石块垒砌 , 向内略有收分 , 残存高度 ? 一 ! 米 。 墓壁抹白灰 , 现已脱落 。 墓 室北部用石块垒砌一长方形棺床 , 与 东 、 西 、 北 壁相 连 , 长? 、 宽 ! ? 、 高 ? 米 。 墓底平铺一层碎石块 , 白灰 抹面 。 墓内人骨散乱 , 保存极差 , 应为 双人合葬墓 。 墓 室内清理出泥质黄褐 陶罐底 、 绿釉陶壶残片 、 铁链 、 铁刀 、 鉴 金铜耳饰图四 。 8 、 ? 铁链 第! ?期 方向? !度 。 墓顶已遭破坏 , 墓室和门道保存尚好 。 门道用大石条立 置而成 , 前端用小石块封堵

13、, 长 ! 、 宽 ? 米 。 墓室南壁正中设有墓门 , 两侧 各立置大石条作门柱 , 其上横置一块大 石条 , 作为门嵋 , 门嵋石长 ! 、 宽 ? 、 厚 ? ! 米 。 门宽 ! 、 高 ? 米图版 伍 , ? 。 墓室用大石块垒砌 , 较规整 , 墓 壁从底部开始即向内收分 , 四壁白灰抹 面 。 墓室平面 近方形 , 南北长 ? 、 东西 宽 ? 米 。 墓壁残高 ! 一 ? 米 。 墓底平 铺一层碎石块 , 用白灰抹平 。 内葬 人 , 头朝墓 门 , 只发现 ! 具木棺 , 其他 人未发现使用葬具 。 在 东侧保留非 常完整清晰的木棺腐朽痕迹 , 腐朽的棺 底木痕和棺钉尚保持原

14、位 。 据此推算木 棺棺底长 ? 、 宽约 ! 米 。 棺内人骨被散放 在北壁下 。 墓 内发现的随葬品有包金铜耳 环 、 壤金铜耳饰 、 银带饰 、 银饰件 、 石珠等图 五 。 ? 方向 ? ! 度 。 损毁严重 , 门道和 墓门部分均被破坏 , 墓室仅存下半部分 。 墓 图四平 、 剖面图 铁刀 贝壳 铜耳饰 陶壶 , 陶罐底 !总 米 图五 平 、剖 面图 !一 银带 镑 一 银饰件 ! ? 铜环 ! ! 铜耳环 石珠! 铁棺 钉 门立置两块大石条为 门柱 , 门宽!米 。 墓室 四壁用 不规则石块垒砌 , 向内略有 收分 , 东壁南段砌石多已不存 , 四 壁抹白灰面 。 墓底保存尚好 , 墓 室 呈方形 , 边长 ? 米 。 墓室西侧有 一石 砌棺床 , 只 与北壁相接 , 棺床 白灰抹面 , 南北长 ? 、 东西宽 ! ! 、 高 ? ? 米 。 墓葬被严重破坏 , 人骨散乱 , 初步鉴定有三男一女四 个个体 。 发现铁棺钉近 ?枚 , 表明 应有木棺 。 随葬品有陶罐 、 金耳环 、 银饰件 、 铜头饰等图六 。 ? 方向 ! ? 度 。 损毁严 重 , 除北 壁保存较好外 , 其余部分 仅存底部 。 门道残长 ? 米 , 前端残 存部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