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478443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试题一、选择题(41248分)长子 周 王1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庶子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B次子 嫡子C长子 D次子 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3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A、台湾是中国不可

2、分离的一部分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C、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5李步云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30年中国法制崛起的起点”,其主要原因是 A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B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果断地停止了“左”倾错误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6“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

3、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这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虎门销烟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香港回归 A B C D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8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成为近年来全国“”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

4、法评价正确的是: ( ) A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B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9“稳住阵脚、冷静观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形象概括,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有所作为”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击败了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增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0(2

5、011年南京模拟)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里克利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11.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A.英国的内阁制大致形成于18世纪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和关系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12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B、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增加C、世

6、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样化 D、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二、非选择题(226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来源:学科网(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6

7、分)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再次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6分)材料三: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3)右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

8、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8分)材料四:二战以后,日本在战败和被美军占领的特殊条件下,选择了一条作为“通商国家”而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经济立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在外交上,战后日本实施的是“典型的小国外交”。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发表了关于争当政治大国的言论,他在一次演说中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摘编自金熙德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背景、理念与论争(4)用一句话说明材料四中“典型的小国外交”的含义,并分析日本从“小国外交”转变为“大国战略”的原因。(6分)14(

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西方崛起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及其根源。(4分)材料二 日本的工业生产指数(1970年=100)年份制造业纤维化学橡胶钢铁机械工业一般机械电气机械来源:学。科。网运输机械195512528212615

10、3102547228591973127811411285来源:Zxxk.Com12771294132211921392141419551973年增长倍数92倍30来源:学科网4倍91倍73倍116倍234倍155倍487倍 孙执中荣衰论(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因素,并简述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影响。(12分)来源:学科网材料三2011年4月,金砖国家(B5)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会议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及利比亚局势等关乎国际安全的热点问题进行磋商,会议

11、发表三亚宣言。2012年6月18日至19日,G20洛斯卡沃斯峰会在墨西哥南下加州海滨城市洛斯卡沃斯举行,与会领导人讨论了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和就业、发展、贸易等议题,并于会后发表了宣言。(3)根据材料三分析当今国际关系领域的新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谈谈你对当前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看法。(10分)高三历史必修一复习检测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41248分)题号答案二、非选择题(226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

12、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来(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6分)材料二: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再次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

13、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6分材料三: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3)右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8分)材料四:二战以后,日本在战败和被美军占领的特殊条件下,选择了一条作为“通商国家”而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经济立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在外交上,战后日本实施的是“典型的小国外交”。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发表了关于争当政治大国的言论,他在一次演说

14、中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摘编自金熙德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背景、理念与论争(4)用一句话说明材料四中“典型的小国外交”的含义,并分析日本从“小国外交”转变为“大国战略”的原因。(6分)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