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8135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0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知识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策略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城市的改革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邓小平的这段谈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思考:,阅读课文思考 : 党的工作重点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怎样转移的?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意义?,1978年12月

2、;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两年徘徊,两年徘徊; 真理标准大讨论,奠定思想基础。,1、背景:,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3、内容:,4、意义:,重大转折 新起点。 新时期,转移重心,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转折一:“左”倾思想 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决定政策,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以阶级

3、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三次,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二次,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第一次,内 容,背 景,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原因,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经济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A,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

4、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

5、,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明朝,“文化大革命”前,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改革开放后,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安徽、四川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逐步推向全国,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冒着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三名队干部。,2.农村的

6、改革 (1)原因 (2)过程 (3)主要内容: (4)意义:,二、经济体制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农业大国 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有体制的弊端,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 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化: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 推动改变,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城市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城市改革取得哪些成效?,请思考:,3.城市的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7、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3.城市的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中心环节 (2)具体措施 (3)成效,4.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方式,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活力 提高了企业效益,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建立过程:,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21世纪初,确立基本框架,明确提出目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

8、中全会,进一步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标志基本建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明确地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了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推动现代化建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作出决策,90年代后,市场经济,小 结,建国后,

9、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初期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弊端日益突出,对农村、城市经济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纵深发展,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