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森林古猿的演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8108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森林古猿的演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精品)森林古猿的演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森林古猿的演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森林古猿的演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古猿的演化 什么因素会使森林里的古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一般认为这跟地理变迁相联系,跟环境变化相联系。我们知道,气候会发生变化,引起大片森林的逐渐消失。我们也知道,地壳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常在变动的。低的地方会逐渐变成高的地方,高的地方会逐渐变成低的地方;海会变成陆,陆会变成海。在这海陆变迁过程中,气候也可以发生变迁。在某些地区,特别是非洲南部和东部,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由比较潮湿的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逐渐变成比较干燥的不适宜于森林生长的气候,这必然会引起森林的消失。草原逐渐代替了森林。本来是连绵不断的大森林逐渐变成东一簇,西一簇。逐渐出现了开阔的地面。

2、在气候逐渐发生变化、热带森林逐渐消失的过程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大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被迫逐渐向南方迁移,或者向有热带森林的地方迁移,有的仍旧留在原来的地方生活。留下来的动物,依靠遗传的变异,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在身体构造上和生理上发生了变化。变得好的,能够适应新环境的,继续生活下去,并且得到了发展,演变成新的种类。变得不好的,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就逐渐被淘汰掉了。生活在那里的古猿森林里的古猿,也大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转向南方,或者去寻找新的森林,仍旧过着热带森林或亚热带森林的生活;有的留在原来的地方,逐渐过着地面上的生活。这就是说,森林古猿的后代逐渐分成了几支,或者至少分成了两支

3、,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支是现代类人猿的方向。这一支坚持在热带森林里生活,继续做森林动物。它们的头部就逐渐发展成现代类人猿的样子。同时,由于树上生活的需要,前肢继续发展起来,终于变得比后肢长些。这就成了现代类人猿的四肢。 另一支是人类的方向。它们主要的食物本来是果实、嫩叶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别是块根。它们有时也吃些小动物或鸟蛋。现在由于气候的逐渐改变,树木逐渐稀少了。于是可吃的果实逐渐地、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少了。为了维持生活,它们就得经常到地面上来寻食,挖可吃的根,找可吃的虫子,甚至比较经常地捕捉小动物吃。用树枝去挖挖植物的块根做食物。 用石头去敲破硬的东西,包括动物的头骨在内。这样,在时

4、间的流逝中,在生活需要的逼迫下,它们在树下活动的时间逐渐地长起来了。就这样,逐渐地,它们跟森林生活告别了。可以这么说,饥饿把它们赶下树来。在地面上,它们过的是新的生活。在那里,它们会有更多的敌人。另一方面,在那里,它们会有新的食物。于是,它们要经常用“手”去寻找食物和对付敌人。这样,前肢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作为行走的器官,而应该逐渐作为寻食和御敌的器官了。它们本来也已经能够勉强直立行走。现在,在新的环境中,在新的需要下,它们的前后肢会进一步分工:前肢向手的方向发展,后肢逐渐专门做行走的器官。以前,它们在地面上碰到猛兽,常常要爬到树上去。现在,它们渐渐不这样做了。猛兽来了,它们有的手执树枝,有的手拿石头,大呼大喊,挥舞树枝,抛掷石头,就可以把猛兽赶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