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7794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热处理123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操作。2、研究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 45 和 T12 钢的和性能(硬度)的影响。3、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4、测试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洛氏硬度。二、实验仪器与设备RX-12 箱式电阻炉、-3C 双目金相显微镜、HR-150A 洛氏硬度计。三、概述1、淬火、回火工艺参数的确定。Fe-Fe3C 状态图和 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1)加热温度的确定: 淬火加热温度决定钢的临界点,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 Ac3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

2、度不足(Ac3) ,淬火组织中仍保留部分原始组织的铁素体,造成淬火硬度不足。过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 Acl 以上 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二次渗碳体(分布在马氏体基体内呈颗粒状) 。二次渗碳体的颗粒存在,会明显增高钢的耐磨性。而且加热温度较 Acm 为低,这样可以保证马氏体针叶较细,从而减低脆性。回火温度,均在 Ac1 以下,其具体温度根据最终要求的性能 (通常根据硬度要求)而定。(2)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 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内外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完成应有的组织转变。加热、保温时间主要决定于零件的尺寸、形状、钢的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加热介质、零件的装炉方式和装炉量以及

3、加热温度等。本实验用园形薄片试样,在马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在 800900之间,按直径每毫米保温一分钟计算。回火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虑,般来说,低温回火时,由于所得组织并不是稳定的,内应力消除也不充分,为了使组织和内应力稳定,从而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所以回火时间要长些,不少于 1.52 小时。高温回火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钢过分软化,有的钢种甚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一般在 0.51 小时。本实验淬火后的试样分别不同温度回火,保温时间均在 1 小时内。(3)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是影响钢最终获得组织与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同一种碳钢,在不同冷却介质中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

4、不同,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转变,并得不同的转变产物。淬火介质主要根据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来确定。常用的介质有水、盐水、油、空气等。对碳钢而言,退火常采用随炉缓慢冷却,正火为空气中冷却,淬火为在水或盐水中冷却,回火为空气中冷却。2、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碳钢退火、正火后可得到平衡组织,淬火后则得各式各样的不平衡组织,这样,在研究钢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状态图和 C 一曲线,而且还要熟悉以下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1)索氏体: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珠光体细密,在高倍(700左右) 显微镜下才能分辩出片层状。(2)屈氏体:也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索氏体

5、更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辩,只能看到黑色组织如墨菊状。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则呈大块黑色晶粒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才能分辩其中的片层状。层片愈细,则塑性变形的抗力愈大,强度及硬度愈高,另一方面,塑性及韧性则有所下降。(3)贝氏体,从金相形状看,贝氏体主要有三种形态,即羽毛状上贝氏体和针状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a)上贝氏体基本特征: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排列。在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条轴相平行的条状渗碳体。同时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在上贝氏体中,渗碳体条间距决定于铁素体条的宽度,通常经珠光体的片间距大,且渗碳体的分布是断断续续的。上贝氏体

6、的强度较低,同时由于在铁素体条间存在着狭长的碳化物沉淀,使条间易于断裂,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这一组织产生。(b)下贝氏体:是黑色针状,有一定取向,比淬火马氏体易腐蚀,极相似于回火马氏体。下贝氏体组织特征:针状铁素体内沉淀有碳化物,碳化物的取向与铁素体的长轴成5560 。(c)粒状贝氏体:在低中碳合金中,特别是连续冷却时 (如正火、热扎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 往往出现这种组织,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其形成温度在中温转变区的较高温度。是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岛状组织刚形成时为富碳奥氏体,随后的转变可以有三种情况:分解为铁素体和碳化物;发生马氏体转变;仍然保持为富碳的奥氏体。(4)马氏

7、体:所谓马氏体就是碳在 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组织形成按其碳含量的高低分为两种,即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a)板条状马氏体:一般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组织特征:尺寸大致相同的细马氏体定向平行排列组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领域与领域之间位向差较大,一颗原始的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不同的马氏体领域。条状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好的韧性。(b)片状马氏体,含碳量较高的钢中淬火后马氏体呈片状( 针状、透镜状、竹叶状)存在。它区别于条状马氏体的主要特征是:条状马氏体中毗邻的一根根马氏体是平行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狭条:而在片状马氏体中片间不互相平行,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

8、成的第一片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同时有些马氏体有一条中脊面,并在马氏体片周围有残留奥氏体存在。片状马氏体具有高的硬度,低的韧性。(5)回火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经低温回火(150250 )后,得到回火马氏体。它仍具有针状特征,由于有极小的碳化物析出使回火马氏体易受浸蚀,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颜色比淬火马氏体深。(6)回火屈氏体:淬火钢在中温回火(350500 )后,得到回火屈氏体组织。其金相特征是:原来条状或片状马氏体的形态仍基本保持,第二相析出在其上。回火屈氏体中的渗碳体颗粒很细小,以致在光学显微镜

9、下难以分辩,用电镜观察时发现渗碳体已明显长大。(7)回火索氏体:淬火钢在高温回火(500650 )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金相特征是: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碳钢调质后回火索氏体中的铁素体已成等轴状一般已没有针状形态。必须指出: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是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的产物,它的渗碳体是颗粒状的,且均匀地分布在 相基体上;而屈氏体、索氏体是奥氏体过冷时直接形成,它的渗碳体是呈片层状。回火组织较淬火组织在相同硬度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及韧性。四、实验内容1、实验材料45 钢、T12 钢2、热处理工艺热 处 理 工 艺材 料 编 号加 热 温 度 / 冷 却 方 法 回 火 温 度 /1 860 炉 冷2 860 空 冷3 860 油 冷4 860 水 冷5 860 水 冷 2006 860 水 冷 400457 860 水 冷 6008 750 水 冷9 900 炉 冷10 900 空 冷11 900 水 冷12 780 水 冷T1213 780 水 冷 200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报告。1)简述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2)对比分析淬火前后试样的金相组织。3)对比分析淬火前后硬度值。4)对比分析回火前后硬度值。5)分析不同淬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6)根据所测得的试验数据,说明分析含碳量对碳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