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习题解答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477820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学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学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学习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学习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习题解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审美是生的节日一、概念1、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2、审美:对有趣事物的知觉。人类的审美活动所需要的条件:1、 审美主体:主观愿望,审美能力2、 审美客体:客观存在,审美需求3、 审美时空美学:是关于美的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为美、美感、美的创造,是揭示美的规律,把握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审美现象研究起点:审美活动广告并无创意美审美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一、 作为生活现象的美学与美二、 作为学科知识的美学与美第一节 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一、 美由来已久1、 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阿尔塔米拉山洞,拉斯科山洞2、 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装饰的萌芽时期,岩画,陶器,雕塑,建筑,装饰

2、品3、 原始图腾:图腾起源服装起源中的护符说图腾原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家族”大约与氏族社会同时产生,它最早的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实际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龙凤文化:夏龙力崇高(狞历)商凤美优美(吉祥)二、美的渊源楔形文字,甲骨文、象形文字、玛雅文字、腓尼基文字美的定义:体现美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可感性三、 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 美学与哲学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观的哲学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科。哲学为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美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2、 美学与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准则,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个人对国家和

3、社会的义务等,总之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3、 美学与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探讨人类心理的一般规律。4、 美学与自然科学四,美的种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1、自然美:未经人改造的自然美“自然的人化”的自然美,“人化的自然”的自然美2、自然风光的构成形状美、色彩美、声响美、人文景观美4、 自然美的风格类型雄粗旷壮美,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秀柔和秀丽,优美妩媚险惊心魂魄,险象环生奇形态奇物,出人意料。幽 深藏,隐蔽,偏僻奥深奥莫测,变化无穷的封闭空间旷视野开阔,一览无余的自然景观4,自然美的形态把握1、 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使人们得以从中直观其身。2、 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

4、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价值3、 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4、 自然美的特征1、 自然美的自然性,具有全人类性2、 自然美的多面性,不稳定性,3、 侧重形式美5、 自然美的审美层次,悦形,移情,畅神二、 社会美1、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更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同自然美,艺术美相比较,社会美内涵广泛,特点鲜明。2、社会美的种类及特征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美以外,都属于社会美种类: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社会变革,科学文化活动、日常生活美社会环境:社会风尚,生活环境特征:与社会实践,社会功利性,社会历史条件等密切联系。1、 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时代,民

5、族,阶级的特征2、 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内容美3、 具有实在性,明确性,稳定性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的美外在:形体美(身材样貌,姿态动作)修饰美总结:社会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同时社会美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内容美,具有时代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四、 艺术美艺术美的本质:1、 艺术的产生:艺术源于技术、技艺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或术2、 纯粹艺术的产生:艺术作品成为专供人们审美需要的精神产品3、 艺术美的特征: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生活丑与艺术美丑的价值表现:以丑衬美、化丑为美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

6、美具有集中性繁杂性 纯粹性易逝性 永久性第三节 中国美学简史对于中国文艺美学历史作一粗线条划分,可分为古代美学19世纪末以前近代美学20世纪初至1949现代美学1940至今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没有自觉的美学意识国家古代美学系统性的理论较少,经验性的描述较多,现有资料大为诗话,词话,画论,乐论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和”与“妙”:中国美学精神1、 中国美学的思维方式的中国美学精神儒家美学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他的思想重要范畴是

7、“仁”“礼”“中庸”,核心仁学孔子一生活动以教世为目的,推行仁义恢复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秩序,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孟子:儒家继承者,他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倡导仁政反对暴政。美善结合仁礼乐法:美在礼中孕育(原始之礼,仪式与美的关系)乐记:对音乐本源的见解,声、音、乐的区分,政治与音乐的关系中和之美:与儒家礼数相等同,将和,中和看作是对立面的谐和,将中和之美看作是一种辩证法。中和之美是一种普遍的和谐关系,关系形态或结构2、 道家美学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核心为“道”,“道”为万物之宗。庄子为 老子的后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庄子主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应当消除一切枷锁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开放

8、的人格,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逍遥自在的清幽境界。道家美学思想:自然之美,有无相生的审美辩证法,美学思想上的相对主义儒:美善统一仁:维系社会关系的总原则中和之美和谐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出世道:自然之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中国近代美学1、 翻译与介绍西方美学著作2、 将西方美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为构建中国本土美学而努力。第四节 西方美学简史“希腊”与“希伯来”:西方美学精神本体论阶级:古代,古希腊罗马16世纪认识论阶级:近代17世纪19世纪语言学阶段:现代20世纪一、 本体论美在教的和谐毕达哥拉斯:从数理的角度主张美在度量,比例,秩序与各谐方面所具有的意涵。美在合适,美在有用苏格拉

9、底:主张“功用说”“模仿说”,认为当艺术家的作品和自然界中的模型之间的相似性被发现时,就产生了美感。美在模仿亚里斯多德:以用数学量化的方式来表现,并认为这种“理论”构成了“真善美”的本质,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二、 希腊化时期贺拉斯:“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魅力。”柏罗丁:物体美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凭借理性来判断。哲学所关心的主题在伦理学方面,如何高度幸福愉快的人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这种思潮自然影响到美学理论的发展。 三、 中世纪神学美学中世纪的欧洲,哲学成为“宗教的婢女”,美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10、,文艺复兴运动以后,西方美学才又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感性的美学凡是一眼见到的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圣。托马斯。阿奎娜行动的美学主题是人,神学是诗但丁三、 认识论阶段近代人文美学认识论美学:笛卡儿、哈奇生、休谟、鲍姆嘉登人本主义美学:康德、席勒、黑格尔文艺复兴时期:反映现代性,主张主神脱魅。延伸出对事物本身的研究。达芬奇:绘画应像镜子一样,把事物完全逼真地展现出来认识论美学一, 美学的教父与父亲鲍姆嘉登:大陆理性派,认为美是凭借感观认识到完善的,即以美感到美英国经验派代表人物霍布斯:以美到美感,认为美学为实验美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美,认为美和善是同一样东西,有三种善:在希望中的善于;在效果中的

11、善欲念向往的目的即愉快;作为手段的善有用的东西,三种善同时也是三种美。康德 :美感是什么,审美是什么,认为审美就是鉴赏判断著作三大批判纯粹理论批判,实践理论批判,判断力批判鉴赏判断四要素:1、无利害而生愉快(美感与利害无关)2、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美是不依赖于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3、无目的的和目的性4、共通感美感与快感审美主体,审美的主客条件:1、有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感观(有欣赏形式美的能力)3、 必要的审美修养: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生活阅历4、 要有一定的审美心境5、 须有健康的完美观审美欣赏过程的层次:1、相互关联(对于对象的形式感知通过朴素,形状等,外在的因素来进行感知)2、逐步推移(

12、主客体之间的同情与共感)3、渐次升华(实现审美的再造与超越)二、审美心理学1、直觉克罗齐审美就是直觉,特点,独立,静观、直接、创造、西方传统美学的终结者,身上既有传统美学观点又有现代美学观点。2、移情说:立普斯: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但不是所有的美感都是愉快的3、 心理距离说布洛:实验美学,色彩感觉(客观,生理,联想、性格)艺术的研究1、 体表人物:黑格尔主要观点: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就是艺术哲学(研究关于艺术理论的探讨)艺术作品就是人的“自我实现”2、 艺术的阶段和类型第一阶段与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第二阶段与类型:客观精神阶段,社会意识阶段(法律社会道德,人性伦理)第三阶段:

13、绝对精神阶段(艺术,宗教,哲学)黑格尔:通过艺术美来反映生活,抽象的理念即真的,但绝不是美感性显现,感性形式才为美,认为艺术不同于宗教,哲学,区别是艺术是以感性显现来表现的艺术最接近生活。绝对理念:概念,概念所显现的实在,两者的统一。辩证关系:肯定否定,否定肯定逻辑序列:正题,反题,合题世界历史:自然界,大类世界,人的精神人的精神:艺术,宗教,哲学艺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浪漫型艺术:绘画,音乐,文学西方现代美学(一般艺术学)一、 艺术起源于游戏,来自于劳动二、 艺术的发展:抽象写实抽象写实抽象现代艺术流派的表现风格主要是抽象广告作品中的毕达哥拉斯定律一, 一般艺术形象与广告艺术形象1, 一

14、般艺术形象生活形象(生活照)与艺术形象(艺术照)3、 广告艺术形象广告艺术形象与一般艺术形象的关系广告艺术形象的塑造追求真实美广告和绘画的异同点三、 广告艺术形象的形态纯粹艺术的表现形态(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形象)视觉构图的形式:1、 垂直式:给人以严肃崇高,挺拔向上的权威感。构图顶天立地,颇有分量,多用于外文和拼音,文字构成画面。2、 水平式:安静,稳定,平和。要注意好水平线的分割,底色的轻重等,要在平稳中求变化,求活沷。3、 倾斜式:在方向的律动形成动感,处理时应注意在平衡中求平稳么。4、 弧线式:包括圆式,S线式,旋转式,在画面中形成了圆润活跃的视觉冲击,赋予画面一空间感和生命力。5、 三角式:画面分割鲜明,视觉刺激力强。6、 散点式:画面充实饱和,结构自由奔放,空间感强,处理时要注意重心平衡7、 求方式:垂直与水平式的组合,稳重和谐8、 离心式:大部分内容置于画面的边缘,中心呈现大面积空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9、 格律式:将画面分割成多个空间,将图形,文字等安放在其中,给人韵律感,10、 中心式:形象集中,视觉安定11、重叠式:多层次重叠,画面来丰富立体,处理时注意色彩对比,层次多而不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