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476316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5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A. 秦朝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B. 秦国郡守李冰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C. 从秦汉至明清,我国历代政府推行屯田政策,不曾中断D. 大跃进运动时期,为赶英超美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

2、为沃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选项符合题意。立法不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只能说明当时的环保意识增强,A选项排除。屯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C选项排除。大跃进运动的核心是大炼钢铁,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D选项排除。2.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 汉朝B. 宋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是从汉代开始的,故选A,并可排除BCD三项。3.如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

3、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 商B. 周C. 秦D. 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在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4.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D. 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

4、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师点睛】土地兼并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存在着。 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

5、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各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先进的土地政策最终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引发的一场悲剧。5.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

6、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答案为D项。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6.在明朝,粮食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但江南所产粮食不能满足本地需要,以至于“吴中等地,全恃湖广、江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城市居民的迅速增加B. 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C.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 重农抑商事实上的松弛【答案】A【解析】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迅速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增长,因此出现材料反映的现象,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对粮食需求的大幅增加,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7、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据统计,明代江西商帮每年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中粮食达500万石、茶叶500万斤、夏布230万匹、售纸50万两及杉木、蓝靛均居全国之首。材料表明商帮A. 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B. 有利于整合地方商业资源C. 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D. 经营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答案】B【解析】据材料“粮食、茶叶、夏布、纸及杉木、蓝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商帮整合地方商业资源用于出口,故B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帮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江西商帮与其它贸易组织作比较,无法说明商帮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故C选项错

8、误;材料反映经营的产品不限于农产品,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整合地方商业资源”这一新的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在日常训练和教学中,学生如果只限于历史学科一科的知识范围,显然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和趋势,“整合地方商业资源”更多的是属于政治和地理学科的术语,应该注重学科融合。8.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9、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BCD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9.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某国船只在经过台湾海面时,发现台湾岛上高山峻岭,树木葱绿,甚为美丽,于是高呼“福尔摩沙”,即“美丽之岛”。这里说的某国船只最有可能是A. 英国人B. 葡萄牙人C. 西班牙人D. 荷兰人【答案】B【解

10、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向西进行扩张,并到达美洲的是西班牙人;向东扩张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到达了亚洲地区,C选项排除,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人和荷兰人与材料无关,AD选项排除。1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海外殖民掠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状况。项,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荷兰和英国因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力度,积累了大量资本,人均GDP增速较快。故项正确

11、。项,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在19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项错误。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此处时间不符。故项错误。项,由于荷兰和英国先后确立了海上殖民霸权,海外殖民地增加,双方都加速了殖民扩张掠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加速,人均GDP增速较快。故项正确。综上所述,项错误,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荷兰和英国11.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12、C.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760年到1850年”说明这一时期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确立是在工业革命前,故A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在工业革命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生产,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故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原棉数量的增加,这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1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13、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体现的是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B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是在南京条约附件签订之后,A选项排除。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经济虽然开始瓦解,但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C选项排除。19世纪的中国市场是在列强的炮口逼迫下开放的,D选项排除。13.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

14、62 据此可知( )A. 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 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 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 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速度较慢,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并超越中国的原因,CD两项比较,D项更符合要求。【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5、工业革命影响14.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B.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1831-1841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使工业城市的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故B正确;化学工业污染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人口与食物问题,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缺乏史实依据,而且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15.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