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6259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高二文科地理试卷(2013年1月 共8页)命题教师 陈 怀 升 审题教师 蔡 俊 峰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雨热同期 B全年干旱少雨C降水季节变化小 D冬季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依托大型飞机场的“空港经济区”适宜发展A微电子产业 B木材加工业

2、C矿石开采业 D重化工产业图 1 为某地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 题。5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冬季寒冷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D全年温和多雨6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7继美国洛杉矶和奥兰多、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香港之后,上海将建成全球第六个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交通 B劳动力 C技术 D市场8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周期性9城市光化学烟雾型的大气污染,污染源主要

3、是A燃煤锅炉 B汽车尾气 C地面扬尘 D家庭炉灶10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 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图 2 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3 题。11图中洋流为寒流的是ABCD12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C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13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北京时间 2011 年11 月17 日19 时36 分,我国“神舟

4、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6 题。14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A北京地方时 B格林尼治时间 C东八区区时 D内蒙古地方时15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 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16“神舟八号”降落返回地面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A11 月17 日2 时36 分 B11 月17 日6 时36 分C11 月16 日6 时36 分 D11 月17 日18 时36 分17城市的等级越高,所提供的服务A种类越多、范围越大 B种类越少、范围越大C种类越少、范围越小 D种类越多、范围越小182011 年3 月日本大地震引发

5、海啸,当时为快速了解沿岸地区的受灾范围,应采用的技术手段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人工实地调查19图3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 B C D20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21图4 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褶皱22从广州站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23下列能

6、源中,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A风能 B潮汐能 C核能 D地热能图 5 为某河流中游一断面不同年份枯水期与洪水期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 题。24该断面水位变化最大的年份是A1970 年 B1980 年 C1990 年 D2000 年252000 年较1990 年水位年变幅减小,其原因可能是19902000 年间流域内A上游围湖造田 B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大 C下游用水增加 D下游水土流失减轻26山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728 题。27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

7、,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28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降水增多 B全球气温升高C地壳运动剧烈 D海平面的上升图 6 为两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930 题。29甲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比例最高的是A运费 B原料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30按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区位类型是A原料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31一定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与该区域A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B资源数量呈负相关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自然环境条件无

8、关32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环境容量大 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丰富C能源需求量大 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图 7 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334 题。33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交通便捷 D传统工业集聚34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A低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35我国不同地区水稻种植的时间有差异,南方早,北方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水文 B气候 C地形 D土壤3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

9、B热量丰富 C降水丰沛 D土壤肥沃图 8 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738 题。37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38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9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40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好 B矿产资源丰富 C腹地范围广 D毗邻香港澳门图 9 为某地区不

10、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142 题。411991 年与1951 年相比,该地区A60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4060 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C2040 岁人口比重下降 D05 岁人口比重上升422031 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A少儿人口比重大 B老龄人口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 D男女人口数相等43“竭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4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 B国家政策的影响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图 10 为我国某城郊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

11、识,完成4546 题。45由此推断,影响该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 B市场 C土壤 D地形46该自然村可能位于A长春 B西安 C广州 D北京47下列能源消费中,基本没有碳排放的是A沼气和煤炭 B天然气和地热能C核能和石油 D风能和太阳能48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49某山区将低产的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 B增加日照时数 C增加空气湿度 D提高保水保肥能力50图11 反映了近2 万年来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A.17 千年前后 B.11 千年前后C.5 千年前后 D.2 千年前后二、非选择题 (共50分)5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大气环流,则A处为 _ 气压带,丁箭头表示_风带。(2分) (2)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A处为陆地,D处为海洋,则该图反映的是_ (冬、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_风,亚洲大陆气压中心名称是_。(3分) (3)若该图表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该图所示海域位于_ (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