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4927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素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人教版)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二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课前预习】1.常见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 ; 常见的碱有: ,碱溶液中都含有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使_变红;碱溶液使_变红,使_变蓝。【情境导入】新闻链接2018年3月,在国道某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硫酸泄漏,腐蚀路面,并有泻入附近水库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中和反应【实验探究】课本P5

2、8实验10-9的拓展。探究活动一: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_能否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_ 【实验2】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插入一支温度计量出溶液温度。2.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直至试管中溶液刚好变成无色,停止滴加稀盐酸,量出此时溶液的温度。1.滴入无色酚酞后,溶液变成_色,溶液温度为_2.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1.氢氧化钠溶液呈_性。2.该反应为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讨论】1.在【实验2】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

3、什么?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3.在【实验2】中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4.在反应中不断振荡试管的目的是什么?探究活动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3】1.取实验2所得溶液分成一半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稀盐酸,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向该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颜色由_色变成_色。此时溶液呈_性,pH_。2.再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_色变成_色。此时溶液呈_,pH_。1.当加入到溶液中的碱过量时,溶液就呈_性。2.当加入到

4、溶液中得酸过量时,溶液就呈_性。3.当加入的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性。结论:酸与碱反应的结果是_。探究活动三: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产物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4】用玻璃棒蘸取实验2所得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蒸干观察现象。【思考】能否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呢?稀盐酸具有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说明了什么?【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_和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中和反应的概念_。探究活动四:不溶性碱(氢氧化铁、请氧化铜)能否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5、实验5】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色沉淀产生。2.试管中的沉淀_,溶液变成_色。1_2_【实验6】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2.再向该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现象。1.试管中有_色沉淀产生。2.试管中的沉淀_,溶液变成_色。1_2_练习: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SO4 Cu(OH)2【归纳】一、中和反应:1.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2.中和反应的本质: 3.盐: 盐=

6、( )+( )讨论:NaHCO3 和Cu2(OH)2CO3是盐吗?练习:根据概念判断下列物质属于酸 、碱 、盐 。 HCl;Mg(OH)2;KCl;H2CO3;NaOH;Na2CO3;H2SO4;CaCO3;Ca(OH)2;CuSO4; 【思考】中和反应是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呢?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自学】阅读课本P59P60,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讨论】1.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2.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3.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

7、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4.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归纳】二、中和反应的应用应用生活实例化学方程式用碱中和酸,降低酸性 用_中和酸性土壤; 用_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水 蚊虫叮咬后可涂稀_中和; 胃酸过多可服含_的药物。 用酸中和碱,降低碱性 用_中和被碱液溅到的皮肤; 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碱性土壤。 练习:1.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2.下

8、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与稀盐酸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D、铁与稀盐酸 3.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 _ (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知识总结】 氢氧化钠过量变红恰好反应NaOH+HCl =NaCl+H2O酚酞石蕊CuSO

9、4 Fe Fe2O3Cu(OH)2Na2CO3 变红蓝色铁锈消失,生成黄色溶液沉淀消失,生成绿色溶液盐酸过量不能使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石蕊不变色碱使酚酞变成红色碱+盐 碱+盐酸使石蕊变成红色金属+酸 盐+H2金属氧化物+酸 盐+H2O碱+酸 盐+H2O盐+酸 盐+酸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65.4.6.8.1.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烧碱pH3971012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

10、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 3.现有以下物质:NaOH;Fe(OH)3;HCl;H2SO4; HNO3;NaCl;KHSO4; O3;CuO; H2O; CO2; Na2CO3。(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4.Zn、Fe(OH)3、KMnO4、CaO、 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化合反应:_;(2)分解反应:_(3)置换反应:_;(4)中和反应:_ 【中考直通车】5.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关粒子间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ABCD石灰水稀盐酸硫酸铜铁6.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