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473825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10.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mri(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乔素华,概 述,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 CT MRI,三、正常MRI表现,(一)颅脑,黑-低信号 长T1短T2 白-高信号 短T1长T2,1、脑实质:T1WI脑髓质信号高于脑皮质, T2WI则低于脑皮质。,2、脑室、脑池、脑沟: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颅神经:T1WI显示为佳,呈等信号。,4、脑血管:动脉血流速度快,造成流空效应,呈无信号区,静脉血流速度慢,呈高信号。,5、颅骨与软组织:,磁共振功能成像 磁共振波谱(MRS) (1)原理:原子核化学位移特性。 (2)临床应用:颅内肿瘤诊断、鉴别 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磁共振扩

2、散加权成像(DWI) (1)原理:观察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 的一种成像方法。 ADC图及DWI图。 (2)临床应用:急性期脑梗死及颅内 占位的鉴别诊断。,弥散张量成像(DTI) 直观反映白质纤维束的走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1)基本原理: (2)评价指标:rCBV, rCBF, MTT. (3)临床应用: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肿瘤良恶性鉴别。,脑功能性MRI 检查(fMRI) (1) 基本原理:血氧水平依赖法 (BOLD) (2)临床应用:脑组织功能定位。,三、异常表现 (一)头颅 、脑质信号异常: ()长长: WI低信号,高信号, 主要见于绝大多数脑内肿瘤,炎症,梗 死灶,脱髓鞘病

3、变。,(2)长T1短T2: 在T1WI、T2WI均呈低信号。主要见于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肿瘤内血管、钙化、骨化、纤维组织增生。,(3)短T1 长T2: 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主要见于脑出血的亚急性期、肿瘤内出血以及脂肪类肿瘤。,(4)短T1短T2 : 在T1WI呈高信号,T2WI低信号。见于 急性出血,黑色素瘤少数垂体瘤以及肿瘤 卒中。,(5)混杂信号: 主要见于动脉瘤出现湍流现象、动静脉畸形伴有血栓形成、肿瘤合并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等。,2、形态结构异常: 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缘、数目及病灶周围情况。MRI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优势。,3、脑血管改变 (

4、1)显示病灶本身及其周围脑组织情况。 (2)利用MRI流空效应显示正常血管及脑血管畸形中异常血管,巨大动脉瘤内的湍流现象以及脑肿瘤的供血和异常的新生肿瘤血管分布。,4、对比增强改变 顺磁性对比剂:Gd-DTPA 。 增强MRI表现:T1WI扫描。 T1WI出现高信号。 强化方式: 明显、轻度、无强化 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二)脊椎和脊髓 1.椎管内病变:硬膜外 硬膜下 髓内 2.脊髓,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一)外伤: 1、颅脑外伤:首选CT,其次MRI。 2、脊柱外伤:首

5、选X线,然后CT, 严重者,考虑行MRI。 (二)肿瘤:CT、MRI (三)炎症和脱髓鞘疾病:CT、MRI,(四)血管性疾病 出血 急性期:CT敏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MRI敏感 脑梗死:先行CT检查,超急性期MRI检查 血管畸形:CT、MRI,CTA、MRA,DSA (五)先天畸形 首选MRI,第四节 颅内肿瘤,一、星形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1.临床表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痫 发作,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 2.病理:I-IV级,I、II级分化良好, 恶性度低,III、IV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肿瘤多见于脑白质,少数可位于脑灰质并向脑膜浸润。肿瘤没有包膜,有时沿白

6、质纤维或者胼胝体纤维向邻近脑叶或对侧半球发展。肿瘤含神经胶质纤维多,肿瘤色灰白与正常白质相似:少数则呈灰红色,质软易碎。肿瘤可有可为单发或多发,囊内含有黄色液体。可称为“瘤内有囊”,少数形成大囊,囊壁、瘤节,可称为“囊中有瘤”。肿瘤血管近于成熟。 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呈弥漫浸润生长,形态不规则,与脑实质分界不清楚。半数以上有囊变。肿瘤易发生大片坏死和出血。肿瘤血管形成不良,血脑屏障结构不完整。 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亦可位于蚓部,有时可突入第四脑室。肿瘤一部分为囊性,边界清楚。一部分为实性,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二)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1)幕上I、II级星形细胞瘤:

7、平扫:均匀低密度,边界不清,周围水 肿少见,占位效应轻。 增强:I级无明显强化,II级可表现为连 续或断续环状强化,少数可有壁 结节或花环状强化。,(2)幕上III、IV级星形细胞瘤 平扫:密度不均,高低等混杂密度, 瘤周水肿常见,占位效应明显。 增强:均有强化,不规则环状或花环状 强化。,(3)小脑星形细胞瘤: 部位:多位于小脑半球,少数在小脑蚓部。 平扫:囊性低密度或实性混杂密度,多有水 肿及占位效应。 增强:不强化或壁结节强化,2.MRI表现: (1)幕上星形细胞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 号均匀或不均匀。周围水肿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恶性度低的肿

8、瘤多无强化,恶性 度高的肿瘤有均匀一致或不均匀 或环状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 MRS:NAA,Cr降低,Cho升高。,(2)小脑星形细胞瘤: 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实性部分强化。,I级星形细胞瘤,II级星形 细胞瘤,III级星形细胞瘤,IIIIV级星形 细胞瘤,小脑半球 III级星形 细胞瘤,(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癫痫,脑受损的定位征象,高颅压表现。 I、II级星形细胞瘤CT显示以低密度为主,坏死 囊变少,占位征象轻,强化少。 III、IV级星形细胞瘤CT以混杂密度为主,呈花 环状,坏死、囊变多,占位征象重,强化明显。 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中

9、有瘤,瘤中有囊,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易出现阻塞性脑积水。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 CT、MRI对星形细胞瘤定性诊断准确性 85.8%。显示幕下肿瘤,MRI优于CT。,二 、少突胶质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1.临床表现:癫痫、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高颅压症状及精神症状。 2.病理:实体,粉红色,质硬易碎,境界可辨,无包膜,可囊变,出血坏死不常见,70%肿瘤内可见钙化。,(二)影像学表现: CT : 平扫:类圆形,边界不清楚,混杂密度,水肿程度轻,70%病例可见点片状、条索状、不规则团状、皮层脑回状钙化。 增强:II级肿瘤无强化,III级(间变形)肿瘤实

10、性部分有强化,多为均匀增强,少数为环状强化。,MR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钙化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 低度恶性肿瘤边界清楚、锐利,周围无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占位征象轻。 恶性度高的肿瘤钙化不明显,占位征象明显。,少突胶质细胞 瘤,男,39岁。,男,42岁。右额叶少突胶质细胞瘤,诊断要点: 好发于成人,病程进展缓慢。可有癫痫、神经障碍、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 肿瘤多发生于大脑周边,额叶多见,其次是顶叶和颞叶。 CT表现为混杂密度,钙化是本病的特征。 MRI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间变形少突胶质细胞瘤钙化少,水肿重,可有囊变出血,强化明显。,三、室管膜瘤 (一)概

11、述 1.起源于室管膜细胞 2.占颅内肿瘤5.19%,占神经上皮肿瘤的12.2%。 3.好发年龄15岁。 4.四脑室多见,也可位于幕上。,(二)临床与病理: 1.临床表现 无固定临床特点,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位置。 2.病理表现 生长缓慢的肿瘤,分化程度不一。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膨胀性生长,分界清楚,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可有出血、坏死和囊变。,(三)影像表现 CT: 平扫: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其内可有散在 低密度囊边区和高密度钙化。 增强:大多数肿瘤有强化。 脑室内肿瘤无周围水肿,但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脑实质内肿瘤轻度瘤周水肿。,MRI 平扫: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 高信号。 增强:明

12、显强化。,左额叶深部脑实质室管膜瘤,四脑室室管膜瘤IIIII级,(四)诊断要点 1.多为小儿和青少年,高颅压及定位体征不定。 2.肿瘤多位于第四脑室,亦可见于三脑室、侧脑室和脑实质内。 3.CT平扫为等密度和稍高密度,散在小低密度区和点状钙化。 4.MRI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 5.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6.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四、髓母细胞瘤 (一)临床与病理 1.病理表现: 神经上皮胚胎性肿瘤。 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少数发生在小脑半球。 肿瘤生长迅速,易发生脑脊液转移。 质脆软似果酱,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有时有假包膜。肿瘤囊变、出血、钙化均少见。,2.临床表现: 躯体平衡障

13、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 征象。,(二)影像学表现 CT: 位于小脑蚓部,突入第四脑室,边界清 楚。 平扫大多为稍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 增强:均匀性强化,速升速降型。 继发三脑室、双侧侧脑室积水。 MRI: 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增强扫 描明显强化。,髓母细胞瘤 男,3岁,男,9岁,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三)诊断要点: 后颅窝中线区实体性肿块。 CT为稍高或等密度。 MRIT1WI低信号,T2WI高或等信号。 梗阻性脑积水。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五、脑膜瘤 (一)临床与病理 1、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2、起源自蛛网膜粒细胞。 3、大多数居脑外,偶可发生于颅外,如眶内、

14、鼻窦内或颅骨内。 4、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 5、肿瘤周围有包膜。 6、临近颅骨增厚、变薄或破坏改变。,(二)影像学表现 1、CT (1)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 (2)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 (3)平扫大多数为略高密度,其内密度均匀。 (4)可有瘤周水肿。 (5)增强扫描明显均一强化。,2、MRI (1)T1WI:等信号,少数为稍低信号。 T2WI: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 (2)周围可有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3)肿瘤包膜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 (4)增强扫描立即明显均一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5)颅骨改变。 (6)MRS:NAA缺乏,Cho升高,Cr降低。,男,35

15、岁, 右顶枕凸 面脑膜瘤,男,56岁,大脑镰旁脑膜瘤,女,65岁, 左大脑凸 面脑膜瘤,女,33岁, 鞍结节脑膜瘤,女,49岁, 斜坡脑膜瘤,女,61岁,右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上矢状窦旁多发脑膜瘤,,3、诊断要点: (1)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不定,高颅压征象出 现晚。 (2)脑外肿瘤征象。 (3) CT平扫均匀略高密度。 (4)MRIT1WI等或低信号,T2WI等、高或低 信号。 (5)增强扫描明显均一强化。,(一)临床与病理 1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2、 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 3、 较大肿瘤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可钙化。 4、临床有压迫症状和内分

16、泌亢进症状。,六、垂体腺瘤,(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鞍底下陷。 2、CT: (1)垂体微腺瘤: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 垂体高度异常 垂体内密度改变 垂体上缘膨隆 垂体柄偏移 鞍底骨质改变 血管丛征,(2)垂体体大腺瘤 肿瘤呈圆形、分叶状,哑铃状。 平扫等密度、略高密度、低密度。 垂体卒中:垂体出血和梗死。 周围结构变化。 增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MRI (1)垂体微腺瘤 冠状面、矢状面T1WI、T2WI薄层检查。 T1WI低信号,伴出血时为高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信号。 垂体高度增加,垂体柄偏斜。 增强:先低后高。,(2)垂体大腺瘤 鞍内并突向鞍上异常信号,冠状面呈葫芦形-束腰征。 T1WI、T2WI与脑灰质信号相似。出血、囊变时信号不均匀。,垂体微腺瘤 女,32岁。,垂体大腺瘤 女,61岁。垂体窝占位。,(三)诊断要点 1、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主要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