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69550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6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B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细胞核D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遗传物质是DNA2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于10月7日揭晓,美国和德国的3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

2、制”而获此殊荣。下图所示为细胞中蛋白质的转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体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重新转运回内质网B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结构可能比内质网中的更为复杂C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进行传递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B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没有基因的表达C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4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

3、g为物质,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B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18O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迅速下降5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测量每条的长度, 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 当溶液浓度为40g/L时,细胞开始质壁分离;在溶液浓度为30g/L90g/L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在溶液浓度为20g/L,细胞能发生质

4、壁分离A B C D 6利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其中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现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4C子代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3/4D让子代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7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4条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若2为X染色体,则3不可能是Y染色体D

5、若1上有一基因A,2上有一基因a,则a的出现不可能是基因突变8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对于上清液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可能是搅拌不充分,T2噬菌体有一部分没能与大肠杆菌分离B可能是保温培养的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已裂解C一定是离心速度太快,有部分T2噬菌体过早与大肠杆菌分离D一定是保温培养的时间过短,部分T2噬菌体还未完成侵染9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如图所示:

6、则经过两代培养后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染色体上的DNA分子)10下图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图中糖酵解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黑色表示该基因表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人体细胞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B这三种细胞不可能是红细胞,细胞C是神经细胞,细胞A肯定是胰岛B细胞C三种细胞都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D三种细胞的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所以此三种细胞均具有全能性11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1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

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13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条),据此可推断出A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C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D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14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

8、人工的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为了更好防止冻伤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5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1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7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

9、是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生长激素等C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18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19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A B C D

10、2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21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

11、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22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23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123使血糖恢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A细胞受损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协同作用D人体

12、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24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红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mRNA发生了改变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25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分组甲乙丙处理方式不作任何处理将丁的皮肤

13、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片结痂脱落切除胸腺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小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小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A乙、甲 B乙、丙 C丙、丙 D丙、甲26下图表示巨噬细胞对H7N9病毒分子的处理和呈递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此过程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生 B成熟的T细胞只能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刺激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攻击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感染细胞D巨噬细胞中抗原-MHC复合体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27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

14、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与植物细胞成熟情况无关,与细胞生长部位有关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无关,横向运输与单侧光有关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器官,作用效果可能相同29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都小于10-8(mol/L)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30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是对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集中体现B脱落酸和赤霉素对植物体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