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一单元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68526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文化生活》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文化生活》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文化生活》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文化生活》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一单元(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内涵及形式 2、文化的社会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是什么,三者关系、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感受文化影响,影响特点,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知识体系:,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作用,聚焦文化竞争力,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1、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2、文化塑造人生,考点一:文化的内涵,考点整合:,1、文化的含义: 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即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和政治的。,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3、2)文化是人们具有的一种文化素养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而人们游山玩水则属于文化活动。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p9(提示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也就是第二课中讲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与第二框题中所讲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是一致的,因此须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3、文化的形式( P8)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试题演练: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

4、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古代四大发明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千年古树园林雕塑 A B C D 2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D,D,3、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5、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A,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抗战时,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它激励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拿破仑在谈到马赛曲的作用时曾说:“马赛曲是共和国最伟大的统帅,它所实现的奇迹是不可思议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以上材料

6、说明了什么?,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注意 :,区别: 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文化,基础,反映,决定,反作用,(促进或阻碍),政治,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7、(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试题演练: 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C,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P11),2、为什么?(看结构图表),

8、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我国应如何应对: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注意问题: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所以

9、有时候、有些文化内容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3、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试题演练: 1、下列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集体主义价值观 汉语 中医 蒙古文字 公司 社会主义荣辱观 A. B. C. D. 2下列活动,一定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技给谁 B参观自然博

10、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C到银行贷款买房子 D旁听一次“听证会“,A,B,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4 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B文化素养的高低,关键要看先天的遗传因素 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B,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

11、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是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开展学雷锋活动 拜金主义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A B C D 6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大力发展科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A B C D,A,D,7、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的节日,这不仅仅是奥运会展现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它新

12、的内容。由此可见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 C.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8、“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 )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A,D,9、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美国曾经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动画片并出口我国在全国热

13、播。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B,10、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活动 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幼 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C,材料一: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

14、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

15、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山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近年来山东省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文化建设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大省、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仍低于GDP增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仍较低。2008年1月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说明山东省为什么要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近年来,山东省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分)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以重大影响。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3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点:,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