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68437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及效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效果-经济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效果 文/王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期间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外贸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效果进行分析,为以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及对外贸易政策的改善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素材。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效果 【作者简介】王帅,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学。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从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发生

2、变化,特别是1992年以后,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进行深入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表1展示了19902012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分类金额。 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知,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从1990 年的620.9 亿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20487.2 亿美元,增长了近32 倍。其中,初级产品从1990 年的158.9 亿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1005.6 亿美元, 增长了5.3 倍; 工业制成品从1990年的462.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9481.6亿美元,增长了近41.2倍。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533.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8184.1亿

3、美元,增长了近33.1倍。其中,初级产品进口额从1990年的98.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349.4亿美元,增长了近63.5倍,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从1990年的434.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834.7亿美元,增长了近26倍多。 在服务贸易方面,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05.8亿美元,增长了近106倍,其中,服务贸易进口金额从1982年的19 亿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2801.4 亿美元,增长了近146.4 倍,而服务贸易出口金额从1982 年的25 亿美元增长到2012 年的1904.4 亿美元,增长了75.2 倍,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服务贸易进口

4、(见图1)。 出现这种对外贸易飞速增长的现象,是与在这一时期前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二、我国各个时期的贸易政策 1.在19781992年,我国实行有管制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第一,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第二,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第三,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

5、进先进技术。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是在对外开放前提下,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 2.在1992年到加入WTO之前这段时间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进行了深入调整,特别是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在进口限制方面的改革包括:第一,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 1992 年1 月1 日采用了按照国际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调整的关税税则,并降低了225个税目的进口税率,其后进行多次关税下调,到1996年我国的关税总水平已下降至23%。第二,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外汇体制改革,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大量配额许可证和进口

6、控制措施,配额分配也转向公开招标的规范化分配制度。第三,依据GATTWTO 的规则,对我国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在促进出口方面的改革,一是继续执行出口退税政策。二是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扶持企业对外出口。三是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四是成立各类商会和协会,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和展览会等。五是大力发展出口援助等。 3.自我国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进入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与世贸规则相一致。因此,我国对外开放开始从自主单向开放向相互多边开放转变;从政

7、策导向开放向按世贸组织规则开放转变;从货物市场开放延伸到服务市场开放。我国外贸政策也从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贸易保护政策向有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转变。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集中反映在我国对外贸易法的修改中。在2004 年4 月6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获得通过,并于2007年7月1日颁布实施。新外贸法主要从三方面对原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一是修改了原外贸法与我国入世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二是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实施机制和程序做了规定。三是根据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10年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促进对外贸

8、易健康发展的要求做了修改。这次修改的目的主要是为履行我国入世有关承诺,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新外贸法的修改内容:一是自然人可获得对外贸易经营权。二是取消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制,实行备案登记制。三是启动对外贸易调查程序,完善对外贸易救济制度。四是加强对外贸易的监督和服务。五是加大对外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修订使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使几十年来外贸经营权高度集中管理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同时,我国销毁和修改了2000多种与世贸规则相冲突的法律文件和规章;增大了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了出口贸易促进体系,健全出口退税制度;出台

9、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参加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开展双边自贸区建设,签署了8个双边自由贸易区合作协议;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把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发展战略目标;鼓励和推动企业“走出去”,把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推向一个全新领域。 在上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受古典重商主义观念的影响,奉行“顺差就是成绩,顺差就是目的”的“顺差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长期的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这一时期的出口表现出三方面特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资企业出口比重越来越大;连续出现一二十年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对外贸易顺差中,货物贸易是连续处于顺差状态,而服务贸易一直

10、是我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4.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也蔓延到我国,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影响尤为突出。从2008 年11 月起,我国对外贸易曾出现连续7个月的大幅下降,特别是2009 年1 月至5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7635 亿美元, 下降24.7% 。其中, 出口下降21.8%,进口下降28%,表明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受世界市场影响的风险越来越大。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也成为必然选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如下。 (1) 扩大内需,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

11、度,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适当扩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规模;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环保节能的产品从限制类目录中剔除;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在部分重点承接地增加保税物流功能;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入区发展;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适当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方信贷,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扩大保单融资规模,缓解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困难;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

12、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重点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进口;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将苏州工业园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扩大到国家认定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继续减免出口农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降低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检验费用;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积极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妥善处理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2) 稳定外需,促进外贸发展。

13、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稳定外需对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国务院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保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并确定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6项政策措施: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完善出口税收政策,继续支持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安排资金支持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担保;进一步

14、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便利产品内销;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2009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 图2显示了1990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状况。可以看出,1990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在平稳中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后,可以说是飞速的增长,但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出口贸易受阻,又采取了扩大内需的贸易政策,我国贸易顺差20082011年度大幅度下降,但之后贸易顺差又有增长趋势。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今天,世界经济又经历了欧债危机、美国国债危机等,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刻,而我国外贸政策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逐步

15、放弃“奖出限进”思路,也不同于金融危机前的单方面压出口,而是在不影响出口的前提下,更加鼓励并侧重于进口。扩大的进口可能会遵循以下路径:优化和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调整、优化进口地区结构,制定进口国别政策,实现进口来源渠道与进口主体多元化,通过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完善鼓励进口的一些政策,促进进口的便利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与政策变化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外政策会随着我国的内在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不足,缺乏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此时我国实施是“奖出限入”,大力鼓励出口,积累外汇储备,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限制和我国国内存在竞争的产品或企业的进入,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以及国际环境,我国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实施“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贸易政策。 参考文献 1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6). 2陈双喜,潘海鹰.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选择J.国际贸易,2010,(3). 3张建中,梁珊.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措施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6). 4张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