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467098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与其它相关关节炎(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及其他相关的关节炎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韶关学院 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联合实验室 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 杨旭夫 2014.4.29 深圳,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革拉瑟氏病,概 述 于1910年,Glsser认为一种小革兰氏阴性微生物与猪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有关,并且于1931年由Lewis和 Shope从猪流感病毒感染猪分离,命名猪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suis)。1943年,由Hjrre和Wramby提出浆膜炎关节炎综合症这个名字,并将当时认为的病原菌名简化为Haemophilus suis(猪嗜血杆菌)。当时对这种

2、细菌的确切作用不清楚,因为在病变部位和正常猪的上呼吸道中都分离到这种菌。长期以来,由于这种菌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分类地位和特性一直不清楚。到了1976年 Kilian做了广泛的分类研究,才清楚早期做为猪嗜血杆菌的分离物正式命名为副猪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parasuis)。,病原特性,副猪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呈球形、球杆至纤细丝状,呈多形性。 生长仅需要NAD。一般培养基不能生长,对培养生长条件要求苛刻。 血清学分型(群),1955年Bakos把分离菌分为A、B、C、D、N型,认为大多数分离株为B和C,少数属于A、D、N;只有B群菌株分离于革拉瑟氏病,其它群也分离自呼吸道。

3、 1986年Morozumi和Nicolet发现并指出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存在毒力的不同。Bloch(1985), Morozumi和Nicolet(1986)依据热稳定抗原分为7个血清型,进一步证实5型与其它株40%同源,5型相当于Bakos的B群,多分自于败血症、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血清型分类体系是1992年 Kielstein-Rapp-Gabrielsen(KRG)建立的血清分型方法,把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个血清型。 大约有20-30%的分离株不能被鉴定,说明有新的血清型分离株不断出现。 2003年西班牙学者Del Ro等人用间接血凝试验和协同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分型,也有望

4、成为一种血清学诊断和组织抗原检测的方法。,流行病学,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一般为散发,往往有不同比例的死亡。通常是2周4个月龄猪发生,主要发生在58周龄断奶猪,发病率高达50%。而SPF猪群老龄猪感染也会有高的死亡率。 副猪嗜血杆菌也存在于猪鼻腔,正常的健康猪肺极少或不存在。有报道在45.5%的地方性肺炎病变中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表明它是机会性病原菌。,民主德国290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情况,腹腔接种6KgSPF猪,每猪5亿个菌,1、5、10、12、13、14型在接种后4天内死亡和发病;2、4和15型引起多发性浆膜炎,8型株轻度发病;3、6、7、9、11型不发病

5、无症状。(北美) 另有报道,1和5型致病力强,能引起典型的革拉瑟氏病病变;2、3、4、6、7型无致病力。,我国的情况,2001年5月开始在华东地区大面积流行,在这次流行过程中,新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几乎达到100%,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保育猪死亡率高达80%以上,育肥猪死亡率不高,但猪群整体健康水平较差。发病较久的猪群,哺乳期间发病率较低,40日龄之前发病率较低,45日龄后的保育猪几乎100%发病,而且死亡率高达85%以上。,在广东省,据我们对省内部分地区猪场的调查,革拉瑟氏病的危害也比较严重,占断乳猪死亡率的30%以上,严重猪群高达80%-100%。据所有发病猪群的防疫人员反映,药物治疗

6、效果不理想,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可能是由于病原菌出现了抗药性的原因。,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很突然;也有在一头猪或几头猪发病几天后,才大批出现症状。病程分为过急性型或急性型,常常是体重最重仔猪受感染。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发生的部位。发病初期体温增高40.542,沉郁,食欲不振,最终食欲废绝。外周循环障碍,皮肤发绀。有时见到眼睑和耳部皮下水肿。结膜潮红。呼吸也可能正常,也可能是呼吸困难。有的病猪表现出痛苦的叫声。由于跛行行走缓慢或呈犬坐式。一个或几个关节肿大,腕关节和跗关节多发。,有很多病例表现出脑膜脑炎症状;肌肉振颤;行动迟缓,后肢供济失调。向一侧倾斜,甚至勉强站立。有报道认为,12周龄仔猪

7、感染,易出现败血症。,剖检病变,剖检病变主要是纤维素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这些病变在一头猪并不同时出现,多见不同病变的组合,偶尔出现单一症状。 SPF猪群发病以神经症状为主,有报道高达62.2%。,纤维性腹膜炎,严重腹膜炎和支气管炎,在断奶后14-21天的幼猪中可看到,入侵血液,在多浆膜表面出现典型的纤维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有时出现脑膜炎)。,24,浆膜表面或分泌液、CSF和心脏血是棉纤取样的最好位置,25,跛足、关节炎和肿胀可以在腕骨和跗骨中找到证据。浓汁和过多关节液也是肿胀关节的症状,26,诊 断,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的诊断依据发病史(是否有不同

8、群猪混入)、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做出诊断。 必要时可做细菌学诊断。细菌分离比较困难,并不能保证每个感染病例都能分离到病原菌。 报道认为最可靠的分离培养是用绵羊血、马血或牛血琼脂培养基,用葡萄球菌做滋养菌划线培养。 细菌培养鉴定要注意与C群、小群202鉴别。 注意与猪链球菌、丹毒丝菌感染的鉴别。 与喘气病的鉴别,气喘病比较温和,死亡率低,很少伴发脑膜炎。,鉴定要点,NAD生长需要;5-10%CO2;不溶血;CAMP阴性;尿素酶试验阴性。 能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产酸;不能发酵乳糖、甘露醇、木糖和阿拉伯糖。,资料介绍治疗,重要的是早期治疗,往往是群中出现症状后,大批猪都可能感染,最好是出现症状的猪群全群用

9、药治疗。 大剂量,注射抗生素。 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增效磺胺及四环素敏感。,猪病学第版:多数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壮观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和增效磺胺类药敏感。,部分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福建省南平地区某猪场 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按抑菌圈从大到小排序,氟罗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妥因、氧氟沙星、氯霉素、洛美沙星、先锋噻肟、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头孢呋肟、壮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氨苄、先锋、痢特灵、克拉霉素、菌必治、红霉素、氟哌酸。共试验30种药物的纸片,卡那霉素和磺胺耐药。,江西省某场的结果 1

10、3个分离株均对施美芬、呋喃妥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丙氟哌酸、痢特灵、利福平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中度敏感。,江西省某场最近结果,8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敏感药物依次为头孢噻呋钠、先锋噻肟、施美芬、菌必治、壮观霉素、替米考星等;对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不敏感或耐药。,最敏感的药物顺序为呋喃妥因、头孢氨噻肟、强力霉素、利福平、痢特灵、四环素、新生霉素、先锋,磺胺类耐药。,广州某猪场的结果,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先锋、头孢氨噻肟、呋喃妥因、痢特灵、利福平、强力霉素敏感,对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耐药。,广东省龙川某场的结果,按

11、抑菌圈从大到小排序:先锋噻肟、氯霉素、呋喃妥因、菌必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阿奇霉素、氟哌酸、痢特灵、施美芬、头孢氨苄、强力霉素,对卡那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表现出耐药。其它抗菌素在中度敏感以下。,广东汕尾地区某猪场 药敏试验结果,江西省樟树某猪场,9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物,对31种抗菌素纸片的实验结果,抑菌圈从大到小排序:先锋噻肟、菌必治、呋喃妥因、施美芬、头孢呋肟、先锋、氯霉素、头孢拉啶、氟哌酸、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上海某场的药敏试验结果,菌必治、先锋噻肟、头孢噻肟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呋喃妥因、壮观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施美芬等敏感;对阿莫西林、替考

12、拉宁、复方新诺明不敏感,甚至耐药。,江西省鄱阳地区某猪场,敏感药物:头孢噻呋钠、呋喃妥因、菌必治、先锋噻肟、氯霉素、头孢拉定(山东鲁抗,自制纸片)、阿奇霉素、痢特灵、替米考星(腾骏产,自制纸片)、施美芬(法国产,自制纸片)。 耐药或低敏感药物: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呼原净(自制纸片)、替考拉宁、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头孢氨苄。,广东清远某猪场,最敏感药物为:头孢噻呋钠、菌必治、氯霉素、先锋噻肟、施美芬、替米考星、呋喃妥因、氟苯尼考、壮观霉素、阿奇霉素。 有抗药性药物:复方新诺明、爱乐新、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 不敏感药物:林可霉素、替考拉宁、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

13、、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先锋、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恩诺沙星等。,江西井冈山地区某猪场,共试35种药物,对头孢噻呋钠、先锋噻肟、先锋、施美芬、菌必治、头孢呋肟、呋喃妥因、阿奇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克林霉素、替米考星、克拉霉素最敏感。 对四环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替考拉宁、阿米卡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不敏感或者抗药。,广东南雄猪场,呋喃妥因 、先锋(头孢)噻肟 、强力霉素 、头孢曲松 、先锋(头孢唑啉)、 氯霉素 、痢特灵 、头孢呋肟(辛)、 头孢哌酮 、头孢西叮 、阿奇霉素 、氨苄青霉素、 羧苄青霉素、 头孢克肟、 青霉素G

14、、头孢拉定 、利福平、 红霉素、 氨曲喃、 克拉霉素有效。 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及甲氧苄氨嘧啶 抗药。,广东韶关猪场,呋喃妥因 、羧苄青霉素、 氧氟沙星 、左氟沙星、 恩若沙星 、洛美沙星、 环丙沙星 、氯霉素 、头孢拉定 、氟罗沙星、 先锋(头孢唑啉)、 头孢呋肟(辛)、 依诺沙星有效。,免疫预防,国外已经有商品化疫苗使用。 我国也有疫苗研制。 免疫存在的问题。,1、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定期消毒。 2、药物预防和治疗。 3、使用适宜的疫苗。,防治动物传染病的通用方法,根据我们研究的结果 提出防治对策,1、对正在发病的猪群 分离副猪嗜血杆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抗菌素 必要时制备副猪嗜血杆菌纯培

15、养物的灭活疫苗 2、未发病群 分离副猪嗜血杆菌 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敏感的抗菌素(备用),引起关节炎的其他常见疾病,猪丹毒丝菌 猪滑液支原体 猪鼻支原体 链球菌,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 病原:红斑丹毒丝菌 病程:最急性型无色型或闪电型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在暴发初期。 急性型败血型,流行初期多见。 亚急性型疹块型 慢性型 多从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化而来。主要症状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伴有皮肤坏死。,病变特点,剖检,心脏瓣膜表面附有纤维蛋白和细菌所形成的赘生物,外形呈花椰菜状,大小不一,大则充满整个心房。 关节炎主要是四肢关节,股、腕、跗等关节,一个或几个关节肿大,剖检表现关节滑膜

16、 增厚,关节腔内含有大量浆液血样滑液,稍混浊,滑膜充血,有肉芽组织增生。绒毛增生如息肉状。关节软骨表面有溃疡或糜烂区,关节囊增厚。关节炎与心内膜炎常常同时可见。,坏死性皮炎主要发生在耳、背、肩和尾等处。坏死区有时很大,占据整个背部皮肤,呈坚硬的黑痂样。切面晦暗呈黑色,似干性坏疽,可深入到皮下组织,覆盖在背上似甲壳。痂皮脱落,局部留下坚硬的瘢痕。,防治措施,药物治疗 疫苗,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病原体:猪滑液囊支原体 (Mycoplasma hyosynoviae),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此病,最先发现于美国,1970年首次报道。最近报道有所增加。丹麦从20%的关节炎病变猪分离出猪滑液囊支原体。 各种年龄都能感染,但是1230周龄多发。 病原定居在扁桃体,通过气溶胶的形式由带菌母猪或感染的带菌猪传播给11周龄后仔猪。,母源抗体能维持812周。 扁桃体带菌猪表现或不表现症状。 病猪一条腿或多条腿发生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