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466743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形态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一、 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收视的竞争,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就目前国际电视市场节目形态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信息形态、访谈对话形态、评论类节目形态、综艺娱乐节目形态、记录片节目形态、电视剧等不同的节目形态。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化,但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新闻传

2、播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的主要形态分为消息类新闻,包裹式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二、焦点访谈节目的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其结构模式: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

3、构方式。演播室主持人引入(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我们小组分析:1.在新闻事实陈述部分,它往往通过主持人的同期声,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这个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但是这些问题的局限性比较明显,都不够深入。比如在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中,主持人的同期声配的问题是“何为氟乙酸甲酯”;“那么,既然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氟乙酸甲酯这种剧毒液体又是如何得以流入快递路线呢?”“那么为什么化工公司明知违规,还要借用普通快递公司渠道呢?”“事实上,若是严格执行对快递物品实行开箱检查的程序,应该是可以避免危险品的流

4、入。可是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这种以设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出调查内容的方式,使整个节目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给观众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信息。但是我们小组认为,这种方式虽然使其思路清晰,但是这些问题都较浅显,思路还是受到明显的限制。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很好地结合网友们的评论,表达广大群众对某一话题的看法。继续以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为例。网络是观察社会各个阶层群众的心理的一个很好的工具。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收集以及展示,可以很有力地表达群众的舆论倾向并佐证自身的观点。3.带有浓厚的“深度报道”的色彩,但是缺少所谓的“访谈”结构。焦点访谈最习惯的就是通过记者的走访,利用逻辑联系,情感纽带

5、等思路,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再次利用这一期的“夺命快递”为例:从这一事件的简要介绍,联系到了这种致命化学物质的调查,再联系到化工厂的有毒快递的起因与经过,及其秘密记录,最后联系到相关的法律规定。整个节目的思路就是层层递进地深入提供信息,表现了明显的“深入报道”的色彩。但是节目名字的所谓“访谈”却没有呈现给观众,在这一期节目里,采访的对象只有2个人分别是快递公司的某营业员和某法律工作者。对这两人的采访加起来最多只有一分钟。二、 节目形态的创新建议1.可以学习60分钟这一王牌节目,采用明星记者主持的方式,让主持人既是主持人,又是出镜记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采访资料的现场感,也可以通过优秀主持人的

6、自身素养,加深采访的深度,由此给予这个节目更加深度的信息。毕竟,通过后期同期声的配音,以设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会让观众有审美疲劳感。若将两者联系的方式进行合理地穿插、结合,会让这个节目过渡地更加自然。2. 增加“访谈”部分的时间。现在这档节目几乎没有真正的“访谈”环节,仅有的几个人物采访,只是为了给观众提供相应的信息,增加可信度。这就使焦点访谈的性质真的只是偏向于给观众提供信息,而非深入探究某个焦点问题。观众在观看完一期节目后,可能会对这一期的主题焦点背后的信息知晓地较全面,但是若是深入询问其自身的想法,观点,则最有可能的答案是:“这个问题很严重,需要有关部分认真解决。”云云。若是增加了“访谈”

7、环节的时间,真正地联系了相关的专家学者,官员负责人等,从不同角度阐述自身的观点与看法,则能更好地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态度。3.结尾减少“官话体”,增加往期节目效果的反馈,进行大众传媒的有效的“社会授予地位”的功能。我们小组在焦点访谈的官网上找到了一个“近期反馈”栏目。这个栏目用了小字体,以标题的形式展示了节目后期的社会效果的反馈。我们认为,“反馈”这一环节是焦点访谈作为“社会监督者”这一角色的必要收尾环节。这么做可以对相关的积极反馈做出褒奖,也可以及时监督那些改变态度不积极的相关单位、公司等。总结: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

8、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同时,可以在节目的形态上进行合理地创新,突破原先的因“自满”而止步不前的心态。 地球需要你环保节目的话题分析 当现在“雾霾”已经波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后,人们不禁开始反思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报复。最近,“环保”一词已经成为大家真正关注的焦点,而非仅仅只是纸上谈兵。 地球需要你是2009年6月5日,由东方卫视的纪实频道推出的一档环保特别节目。这个节目制作精美,是我们小组全体成员都在当时看过直播的唯一一档纪实类节目。它在当时仍然年少的我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我们小组因为准备做纪实类节目的话题分析,于是选择了这个历史有点久的电视节

9、目。1 话题的选取:“地球需要你”的灵感来源于当年联合国为世界环境日定下的主题。在2009年,“环保”话题已经逐渐博得人们的重视。在当时,沙尘暴日渐肆虐,冰川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全球变暖日渐加剧等等问题已经让人不能忽视。所以为了引起群众的重视,这个节目在制造话题时追随着“环保”这一群众关注热点,并用专业的节目平台来吸引收视,引起群众的关注共鸣。这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追随热点话题,加深话题影响力,达到普及效果及收视需求。2.情节策划: 整个节目以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分为五个话题,分别是:沙尘暴来自大漠的警告、拯救动物人类的救赎、水危机万物之源的复仇、垃圾围城生存空间的争夺、全球变暖难以忽视的真相。

10、五个话题依旧是追随着现实的环境热点问题。地球需要你全长近5个小时。在一个360度的大演播室里,围绕着中间巨大的地球模型,一共组合进了四个不同版块和五个环保话题,每个环保话题都包括令人震撼的环保纪录片、思辨的专家学者访谈和感人至深的环保斗士个人故事讲述。现场播放的十多个环保纪录短片,全面关注了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环境灾害,并请到多位知名学者、社会活动人士和关心环保的人们。在拯救动物和垃圾围城的版块,还各有一段精彩激烈的现场辩论和观众互动嘉宾有韩寒、蓝怀恩、姬十三等,他们进行了不同职业背景和不同年龄间的对话。顾骏、万峰、黄荣楠、郭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嘴”,则在现场展开精彩的辩论。我们认为,节目没有娱乐演出,用纯粹的科教思想突出了其警示性和思辨性。这一优势使这个节目同时具有了科教性与可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