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465003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7)(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学习目标,知识要求,能力要求,1.能够用光的吸收定律解决定量计算问题 。 2.能够绘制吸收光谱曲线,找出被测组分的最 大吸收波长。 3.能够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应用标准曲线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4.会使用常见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案例导入,在夏天参加户外活动时,如果天气晴朗,就应该注意保护皮肤,否则,暴露在火辣辣太阳之下的皮肤,数小时后就会出现红肿、瘙痒、发热、刺痛症状,数日后出现蜕皮现象,这表明太阳光中有一种光线能伤害生物细胞。科学家研究证实,这种光线是紫外线。 根据可见光、紫外光与物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紫外-可

2、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 概述,根据待测物质(原子或分子)发射或吸收的电磁辐射,以及待测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统称为光学分析法。 利用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简称光谱法。,第一节 概述,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单色光: 单一波长的光束 复色光: 含有多种波长的光束 电磁波谱: 以波长大小顺序排列的电磁波谱图,第一节 概述,红光与绿光互补、紫光与黄光互补,等等。 白光的组成 白光的色散,第一节 概述,二、透光率与吸光度 I0Ia + It + Ir I0Ia + It,第一节 概述,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的比值称为透光率或

3、透光度T 透光率的负对数为吸光度A,第一节 概述,三、吸收光谱曲线 概念: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简称吸收光谱。 特点: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其吸收光谱曲线相似,且max相同。这是定性分析的基础。,第一节 概述,吸收光谱曲线示意图,max=515,第一节 概述,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的特点,课堂活动 1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400760nm C200760nm D360800nm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 B有色溶液越浓,对光的吸收也越强烈 C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 D光的能量与其频率成反比

4、,第一节 概述,课堂活动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属于 A原子发射光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分子发射光谱法 D分子吸收光谱法 4分子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可发生哪种类型的分子能级跃迁 A转动能级跃迁 B振动能级跃迁 C电子能级跃迁 D以上都能发生,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点滴积累 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是 : 3吸收曲线是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吸光度随入射光波长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光的吸收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的含有吸光性物质的溶液时,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及溶液的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5、该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 AKL c 。 称为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光的吸收定律是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朗伯-比尔定律不仅适用于可见光,而且也适用于紫外光和红外光;不仅适用于均匀、无散射的溶液,而且也适用于均匀、无散射的固体和气体。 实验证明:溶液对光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吸光性物质,则测得的该溶液的吸光度等于溶液中各吸光性物质吸光度的总和,即: A(a+b+c)AaAbAc,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课堂活动 某化合物溶液遵守光的吸收定律,当浓度为c时,透光率为T,试计算:当浓度为0.5c、2c时所

6、对应的透光率。,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二、吸光系数 摩尔吸光系数:在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所测得的吸光度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常用表示 。 光吸收系数 在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g/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称为光吸收系数,常用表示,其量纲为L/(gcm)。,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百分吸光系数:在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 (W/V)、层厚度为1cm时所测得的吸光度称为百分吸光系数,常用 表示。 二者的关系:,课堂活动 用双硫腙测定Cd2+溶液的吸光度A时,Cd2+(

7、Cd的原子量为112)的浓度为140g/L,在525nm波长处,用L1cm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课堂互动 某有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浓度为c,在一定条件下用1cm比色杯测得吸光度为A,则摩尔吸光系数应为: AcA BcM CA/C DC/A,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三、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 化学因素:(1)溶液的浓度 (2)物质的化学变化 (3)溶剂的影响 光学因素:(1)非单色光 (2)杂散光 (3)非平行光 (4)反射现象 (5)散射现象,第二

8、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示意图,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点滴积累 1光的吸收定律表明了吸光度与液层厚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它是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2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有多种,随待测溶液浓度的不同标度而不同。 3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光学因素。,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讯号处理与显示器,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 1测光方式 2波长范围 3狭缝或光谱带宽 4杂散光 5波长准确度 6吸光度范围 7波长重复性 8测光准确度 9光度重

9、复性 10分辨率,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可见分光光度计 721型,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可见分光光度计 722型,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单波长分光光度计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课堂活动 1.试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哪些类型?,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点滴积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相同,都由光源、单色器

10、、吸收池、检测器、讯号处理与显示器等主要部件构成,但不同型号仪器的外形差别很大,质量和价格相差悬殊,操作方法迥异,使用之前应仔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一、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 1.应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 2.应控制吸光度读数范围: 吸光度在0.20.7之间; 透光率在20%65%之间。,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二、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1.对显色剂及显色反应的要求 2.控制合适的显色反应条件 三、参比溶液的选择 1.溶剂参比溶液 2.试样参比溶液 3.试剂参比溶液 4.平行操作参比溶液,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课堂活动 测定试样时,吸光度的读数应控制在0.20.7范

11、围内。若吸光度读数不在此范围,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调整?,第四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点滴积累 1选择吸光性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2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读数范围应控制在吸光度为0.20.7,透光率为65% 20%之间。 3待测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无吸收时,应加显色剂。显色剂不得有干扰,反应必须完全。 4一般用溶剂作参比溶液。必要时采用试样参比溶液、试剂参比溶液或平行操作参比溶液。,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一、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的基本依据:比较光谱的一致性。 未知物和标准品的吸收光谱曲线,对比二者是否一致。 比较吸收光谱的特征数据及比值的一致性。 二、杂质检查: 将药品光谱与药品标准

12、光谱相对照,利用杂质的特征吸收,可以检测出微量杂质及其含量。,案例分析 贝诺酯的定性鉴别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贝诺酯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约含7.5g的溶液,在240nm处有最大吸收,相应的百分吸光系数( )应为730760。 维生素B12也有三个吸收峰,分别在278nm、361nm、550nm波长处,它们的吸光度比值应为:A361nm/A278nm在1.701.88之间,A361nm/A550nm在3.153.45之间。,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案例分析 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药品之一。制备时需要高温灭菌,葡萄糖会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而引入杂质。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葡萄糖

13、注射液在284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不得过0.32,以此控制其杂质5-羟甲基糠醛的量。 在284nm波长处,葡萄糖无吸收,而杂质5-羟甲基糠醛在此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以通过控制供试品溶液在此波长处的吸收度来控制杂质的含量。,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三、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的依据: AK c L(光的吸收定律) (一)单组分溶液的定量方法 1. 标准曲线法: 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最经典的定量方法。,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以待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 作为入射光,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

14、对应的吸光度。 (2)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描绘标准曲线。,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3)按照相同的实验条件和操作程序,用待测溶液配制未知试样溶液并测定其吸光度A样,在标准曲线上找到与之对应的未知试样溶液的浓度c样 。 如右图。,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2.标准对比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配制浓度为cs的标准溶液和浓度为cx的试样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二者的吸光度值为As、Ax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得: As=csL Ax=cxL 则:,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3.吸光系数法: 吸光系数法直接利用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KcL进行计算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手册中查出待测物质在最大

15、吸收波长 处的吸光系数 或 ,并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则其浓度为: 或,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有时也可以将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换算成样品组分的吸光系数,计算与标准品的吸光系数的比值,求出样品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或,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实例:维生素B12水溶液在 =361nm处的百分吸光系数 =207。取维生素B12样品30.0mg,加纯化水溶解,用1L的容量瓶定容。将溶液盛于1cm的吸收池,测得361nm波长处的吸光度A=0.600,试求样品中维生素B12的质量分数。 解:,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二)二元组分溶液的定量方法 1. 解联立方程组法 当试样溶液中各待测组分相互干扰不太严重时,可根据吸光度具有加和性的特点,在同一试样溶液中同时测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待测组分。假设要测定试样中有两个待测组分a和b,如果分别绘制a、b两个纯物质的吸收光谱,则有三种情况。,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第五节 定性定量方法,()表明,两个待测组分在各自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另一组分没有吸收,可以用测定单组分溶液的方法,分别在1和2波长处测定组分a、b的吸收度, 由光的吸收定律求得ca、cb。测定时两组分互不干扰。 ()表明,在组分a的最大吸收波长1处,组分b对组分a的测定无干扰,而在组分b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