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0464362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青岛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板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信息窗七10以内的连加、连减。二、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求野餐小朋友的总数教学连加,然后呈现小猴跳水的过程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

2、法的认识。.com三、学情分析: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3、情感、

3、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五、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六、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七、教法学法:情境演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等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师: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加热闹了,孙悟空想邀请一6班的小朋友一起去花果山参观参观,你们想去吗?(想)小朋友们,让我们乘坐“口算号”小火车向花果山出发吧。4+2=6 3+2=5 7-2=5 9-2=76+3=9 5+1=6 5-1=4 7-2=5 师: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花果山。(视频展示)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孙悟空邀请小朋

4、友去花果山参观和乘坐“口算号”小火车的情境,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1、师: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预设: 生1:我看到了可爱的猴子。 生2:我看到了可爱的小朋友。 生3:、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真是越看越美!看到这么美的花果山,善于观察的你一定能获得很多数学信息,仔细看看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呢?根据野餐的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同桌交流)师:那你能把看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2、列式。师:要求一共有几个

5、同学?你会列式计算吗?(板书:4+3+2=9)3、探究、理解含义。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生:答疑。师:小结:因为我们要把草地上的小朋友和跑来的小朋友合起来,所以用加法。师:结合图谁再来说说算式中的4、3、2、9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答疑。师:看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数以上的数相加的算式叫做连加算式。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师:4+3+2=9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相加,然后把算出来的得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设计意图:算法

6、选择及计算顺序是和“动作、过程”紧密联系的,教师通过学生的看图编故事,讨论怎样列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形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使学生不仅能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记忆得更牢。2.探究连减。(1)情境演示:师:刚才我们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的问题。那么你们猜猜这些小朋友边野餐边看什么吗?老师告诉你们吧,他们一边野餐一边看调皮的小猴在戏水。(课件演示猴子跳水)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2)合作探究。师:你能将小猴子戏水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根据小猴戏水的过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4句话把小猴戏水过程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

7、题连起来说一遍吗?师:要求树上还剩几只猴子,怎样列式呢?请你在作业纸上写出来。(板书:5-1-2=2)为什么用减法解决呢?(因为是从5只里面先跳下去1只,又跳下去2只) 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1、2、2各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师: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师: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指名学生读)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适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处理、解决,只做适度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

8、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初步小结:参观完花果山,小朋友们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板书:连加连减)设计意图:及时地巩固知识、梳理刚刚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手的知识切实成为自己的本领。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借车情境师:夕阳西下,小朋友们准备下山了,热情好客的孙悟空还为大家准备了专车呢,可是现在车库里只有3辆车,要想把我们一6班的小朋友都拉下肯定是不够的,(出示车库图)于是它吹了一口仙气变出了一些车。它先变出了几辆呢?(出示3辆)又变出了几辆呢?(再出示4辆)问:根据孙悟空为我们准备车的过程

9、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几辆车?) 谁能完整地把孙悟空给我们准备专车的过程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再来说一说?(多找你个同学说图意)要求一共有几辆车你会列式解决吗?开始吧。3+3+4+10(追问个数的含义)2.青蛙情境师:这下可解决了孙悟空的一大难题,车准备好了,小朋友们开始出发了,可大家依依不舍。一路上小朋友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总想再多看一眼花果山,突然他看到了(出示青蛙跳1)问: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图意)那你能把青蛙跳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列算式解决问题。师:这时另一只青蛙也按耐不住了(出示青蛙2)问: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图意)那你能把青蛙跳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列

10、算式解决问题。3.分桃子情境师:看着小朋友留恋的眼神,孙悟空又给大家送出了礼物(出示桃子)。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把孙悟空给大家的礼物给小伙伴分一分吧,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想给谁分几个就给谁分几个,分完以后请用你们的算式表示你们刚才是怎么分的。(完成作业单)请个别学生上台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拖动)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动,你光让他听,他还真坐不住。因此,安排了动手分桃子的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桃子,教师可以同时考查学生对连加、连减这一知识掌握得如何。(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师:一路上,小朋友们热火朝天的聊着今天的收获,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你们也来说一说吧。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知道了连

11、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请同学们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设计意图:趁着学生意犹未尽。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10、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74+3+2=9(个) 5-1-2=2(只)4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连加连减这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是在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这对掌握和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来进行第二步的计算,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而记忆力和注意力的

12、发展又能够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为此,先引导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在第一个运算符号的下面,让学生看着写的这个数继续算下去。然后在学会了这样思考后,逐渐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心里,再进行下一步计算。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用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并通过课件将静态的例题变为动态的过程,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让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变得一目了然。学生不仅要会写会算,还要有说的本领,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我并不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对连加、连减含义的理解。 在计算连加

13、、连减的过程中,需要分成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尤其是第二步的计算需要用到第一步计算的得数,但学生往往会忘记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或者是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引导学生在第一步计算的下面画一条小横线,将第一步的结果写在横线下,然后往下算,再学生熟练了整个思考过程后,然后逐渐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心里,直接进行下一步计算。 需要改进的地方: 1、 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需要很大的技巧,不管是新授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这一点我没有设计好,我较多地关注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动手摆摆小棒,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2、在说图意时,我可以再放手些,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可能表达得不完整,不规范或不够简洁,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在课堂中遇到生成时的调控能力还需加强。在连减教学时,我提问“5-1-2你是怎么想的”,有小朋友回答说“1和2合起来是3,532”这些都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但是我没有把握好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这方面还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