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62012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府谷新民镇工业文化发展实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府谷县新民镇“古城堡民俗文化影视旅游基地”项目暨新民镇整体工业、文化结合布局运作方案报告北京壹鼎壹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二00八年元月目录一.整体思路41、关键词42、规划概述4二、新民镇优劣势分析与文化现状61、新民镇的优势62、新民镇的不足83、打造文化重镇,弘扬革命传统93.1府谷县历史文化背景93.2灿烂多姿的府谷民俗文化103.3壮丽的红色革命史.124.以深厚的文化背景带动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144.1雄镇边塞古城遗迹风貌144.2捍卫红都神府苏区革命史154.3三秦遗风府谷民俗文化16三、“绿色工业”带动新农村建设173.1府谷县矿业现状分析.173.2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

2、“绿色产业示范区”情况简介183.3以绿色产业示范区带动新农村建设20四、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思路214.1循环经济概述214.2循环经济利弊分析224.3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将纳入地方政绩考核22五、规划项目及其效益分析235.1、近期规划项目235.1.1、启动文化资源整理项目235.1.2、与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签约共建“绿色产业基地”245.1.3、中国.XX循环经济绿色产业论坛245.1.4、举办“放歌煤海”大型文艺演出242、远期规划项目242.1、“古城堡”民俗文化旅游基地规划建设242.2、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建设242.3、神府苏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42.4、特色农业土特产品

3、种植园25六、远景规划25关于府谷县新民镇“古城堡民俗文化影视旅游基地”项目暨新民镇整体工业、文化结合布局运作方案的报告中共府谷县新民镇委员会、新民镇人民政府:我们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结合府谷县情对新民镇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新民镇兴建“古城堡大型民俗文化影视旅游基地”项目,并就新民镇整体工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结合布局设计出如下运作方案,特予敬呈,望请审议。一、 整体规划思路1.1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影视旅游基地、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绿色产业、红色革命、传统文化、和谐共富。1.2整体思路概述:就新民镇未来整体规划布局,我们提出大打两张牌

4、,即深入做大“工业牌”、扶植打造“文化牌”,以工业实力为基础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将循环经济体系引入我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地方民间文化,逐渐转变目前单一依靠工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现状,以工业带文化,以文化促工业,以文化重镇形象提升地方政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工业体系,使绿色工业与特色农业和谐共进,从而加强环境保护的落实与深化,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最终实现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和谐共富。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如下几点:一、旅游影视基地集中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和工农业大好形势,形成博物馆式的展示平台和对外交流窗口。在文化方面,以与府谷县有着深厚历

5、史渊源的黄河文化、黄土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为依托。一方面,以新民镇老城新农村建设“七个一”工程为指导,将反映新民镇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民居老宅尽量恢复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兴建“古城堡民俗文化影视旅游基地”,以榆关古城为亮点,将绮丽的边塞风情,和以民间吹打乐、舞蹈、戏曲、民歌、剪纸为代表的多彩陕北传统民俗文化充分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予以继承和发扬。并在此基础上举办“放歌煤海”大型文艺演出,邀请著名明星艺人前来我镇献艺,并由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提高我镇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知名度;之后,以古城为背景的电视剧开始筹拍,影视城功能正式启动。二、在循环经济体系带动下,以促使传统工业转为向绿色工业健康发展

6、,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入联合国工发组织成为政府智囊团,以此通道引来专家对府谷新民镇予以规划指导。联合国工发组织专家学者就新民镇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论证调研,为新民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规划,摆脱传统工业发展桎梏,使工农业发展势头持平,带动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兴起,成为新的龙头支柱。文化产业与工业基础共荣共兴的局面将在该计划全面落实后来临,真正实现我镇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三、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倡导可持续理念,工业、农业与文化齐驱并进,实现全面和谐。再者,以府谷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史为背景,打造新的红色旅游线路,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我镇文化软硬实力,以此带动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

7、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点的新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并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素质,改善群众生活,切实关注民生,以凸显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亮点。在红色革命旅游线路和影视城功能启动后,以旅游带动周边农户以风味餐饮、农家乐为主的特色农业创收,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最终实现城镇居民和农业人口和谐共富。二、新民镇优劣势分析与文化现状1、新民镇优势分析(据2006年统计数据):新民镇位于府谷县西部,总面积204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丰富,实有耕地面积3.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7万亩,辖17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2686户12200人,有流动人口5621人。机关单位14个,党支部28个(农村支部

8、17个,机关支部7个,企业支部4个),共有党员433名。府谷的地下资源非常密集,矿产品种十分丰富,主要以煤、高岭土、石灰岩等沉积矿产为主,共余种。府谷镇、新民镇、庙沟门等乡镇为主要分布地区。按矿产种类分,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铝矾土、铁矿石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等。储量已初步探明的有煤、铝矾土、高岭土、石灰岩、膨润土、耐火粘土种,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矾土储量居全省第一位。新民镇现有煤矿40个(其中国营煤矿2个),机制兰炭厂36个,各类商业网点236个。各类机动车辆1277辆,其中小轿车336辆,各种通讯工具1360部。2006年

9、完成地区性产值8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税费1.6亿元(其中国税8400万元,地税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工业企业方面,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走向,适应市场需求,坚持规模扩张、技术提升、环境达标、管理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围绕三个转化,走煤电化、煤焦化、煤电镁合金一体化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共投资近1.2亿元对焦化、硅钙、电石等行业进行环保技改。2006年生产原煤750万吨,焦粉70万吨,焦油7万吨,发电量12000万度,其它煤化产品产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共完成地区性产值7.8亿元。从以上统计数据看来,新民镇作为一个镇级行政单位,在经济和税收工

10、作中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是惊人的。此外,新民镇在历史上,属于中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处,华夏族的黄土文明发祥处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塞外与中原分界的咽喉所在。这里又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一是处在汉文化的最北端,与外民族通商贸易,迁徙杂居。二是历代边关守臣带来了异域文化,形成了府谷特有的融合文化。府谷也是著名红色革命根据地,神府苏区红三团在历次反围剿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功地保卫了红都延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贡献了很大力量。新民镇无论在工业、经济上,还是从历史文化上追溯,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民镇深入贯彻落

11、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小城镇开发、特色农业创新、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新民镇客观不足之处:新民镇的经济基础,主要建立在对煤炭、金属矿石等矿藏资源的工业开采和加工上,新民镇现已有煤矿40个,机制兰炭厂36个,工业开采和加工体系已基本完善并趋饱和。随着过度开采引发消耗加剧,加之因工业开发而造成的环保问题日趋严峻,如不大力完善实施循环经济体系,不久之后会出现资源枯竭、经济停滞,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的局面。而新民镇工业经济一头太过强势,而农业和文化两处经济发展实力两处较弱,正是新民镇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软肋和弊病所在。工农业经济基础差距较大,会逐渐导致社会财

12、富分配不均,两极分化加剧,而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足,重心偏移,会导致整体国民素质和文化涵养的下降,也会直接地影响到下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最主要的是,工业一头太强,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来考虑尤为不利,在若干年后,由于过度开采导致矿脉枯竭,那时新民的工业基础将不复存在,而农业和文化产业也不能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无法与现在的工业经济水平并驾齐驱,新民镇的经济命脉则岌岌可危。有介于此,为新民镇工农业发展引入绿色产业理念,并彻底贯彻实施,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早日提上政府议程。为此,我们深入分析了新民历史文化现状,并确定了几项具体规划运作的项目,以期实线新民农业和文化经济新

13、的腾飞。3、打造文化重镇,弘扬革命传统3.1府谷县历史文化背景榆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万里长城自东向西横贯全境,涛涛黄河自北向南沿秦晋两省滚滚而下,长城与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滩、黄土高原在这里交界,中原文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榆林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东方红从这里唱起。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过“十五”不懈努力,已成为我国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枢纽,西煤东运的源头。可以说,榆林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精神高地、文化腹地、资源宝地。作为未来榆林经济腾飞的重要地区,府谷县除丰富的天然能源资源开发以外,同时又是历史地理人文资源的富集区。从黄土高原

14、农耕文化到毛乌素游牧文化,哺育华夏民族生存繁衍数千年的命脉,炎黄母亲河黄河流经此处,穿行而过。由此派生出诸多形态的地理文化、风俗文化、人文文化,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由于榆林地处华夏大地的独特位置以及历代为军事要冲之所,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不同地区所有尚武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历代长城建筑,还是各种各样的兵器,以致反映战略攻防的民间工艺,均在这里有着充分的遗存。而新民老城城门上悬有“榆关保障”的榜书匾额,由此得见此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塞外与中原分界的咽喉所在。这里又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一是处在汉文化的最北端,与外民族通商贸易,迁徙杂居。二是历代边关守臣带来了异域文化。形成了府谷特有的融合文化。3.2灿烂多姿的府谷民俗文化府谷属草原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的交融地,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府谷人,创造了丰富多彩、风姿独特的民间艺术,其主要种类有民歌、民间吹打乐、民间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