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61143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述 内经 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西安市中医医院(710001) 马晓荣 刘佰丽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 心理、 社会” 医 学模式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心理学的实用价值。探 讨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则有利于推动临床的心理 护理,从而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 内经 为现存最早的医 学经典著作,内经 中的心理调护是以唯物观,整体观及 藏象理论为基础,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独特的心理疗法及 其理论基础。现就 内经 中唯物辩证的神形观,脏腑系统 理论的心理整体观及其总结创立的心理治疗护理的理论 和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1 形神合一的辨证唯物观 内经 认为,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以及气血所构成

2、的形体。 素问.阴阳庄像大论 云:“人有五脏化为气,以 生喜、 怒、 悲、 忧、 恐。 ” 以五脏为物质基础而产生情。 “五脏 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 形为第一位,有了形体,才有神。 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虽由心而生,但也不完全是被 动的,也可对形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神与形相互依存 而不可分割,也即为形神合一,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生。 没有形体神就不可能产生,没有神,形也不可活。人体生 命的存在,是发挥正常生活的保障,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 的。如喜本为人之正常情绪,有助于健康,但如狂喜过度 可伤神,伤气机而致病。伤神可以影响到形体。悲哀愁忧 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统

3、,心 不静则失常,五脏六腑也受其影响。如思虑过度,精神萎 靡,久而脾气郁结,纳差,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随虚而导致 形体赢弱。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提示,人的思维、 感情、 情 绪、 心理变化,也是一种物质运动,在整个自然界中,这种 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许多形为,精神活动都与神经 激素直接相关。如神经激素可调节特定的靶神经元群的 活动,从而作为一系列形为如学习、 记忆、 睡眠等行为和 情绪变化的物质基础。由此也说明了形神合一是祖国医 学辩证唯物观的体现,物质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2 五志分藏的系统整体观 内经 中生理和心理相互关系的说明,不仅仅停留 在形神合一上,还进一步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与

4、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内经 将心理活动归于五脏。 素 问.宣明五气篇 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 藏志。 ” 五脏藏神,哪脏藏于哪种神也不是绝对的,如 “畏” 就不属于任何一脏。神,指精神活动;魄为现代心理学种 的无条件反射,不是后天训练而成,是与生俱有的。如小 儿吮奶,眨眼动作等;魂指睡着时所做的梦,如梦游,是由 魂支配的。幻听幻觉也为魂的表现。在一般情况下,生理 活动是感觉不出来的,如能感觉得到,则为失常。如感到 心跳,就是异常表现了。 内经 对神志的变化有特定的概念。 灵枢.本神 篇 对不同的心理活动分别给以了定义:“ 两精相搏 谓之 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

5、魄,所以任物 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 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 这种 把心理活动分别定义并隶属于不同的脏腑,是脏象学说 中系统整体观的一个部分,也可称之为心理系统整体观, 这是 内经 中心理学思想特点之一。 五脏又称为五神脏。神藏于脏,故不同脏腑功能的虚 实变化都会有不同的精神活动的改变。如 “肝藏血,血含 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虚则悲,实则 哭笑不休。 ” 可见肝气的虚实与心气的虚实对精神心理活 动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反之,各种过度的精神活动,则可 分别使不同的脏腑受到损害。如大恐伤肾,肾为先天之 本,司二便,恐伤肾则可

6、见二便失禁,滑精。 cer therapy. J of clinical oncology, 1993; 11140317 11 贺俊英.胃肠道的的生物节律与给药时间的疗效 关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4; 14(7)4245 12 Pasley JN , et al .Program and abstracts in the 5th inter -conf ofchron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rhythm s andmedicationsAmeliaisland, FloridaU SA: 1992 V I1 13 Baratini P, et al .P

7、rogram and abstracts in the 5th inter conf of chronopharmacology .Biolo -gical rhythm s and medications Ameliaisland,Florida U SA: 1992V I2 14 L arsen KR, et al .Cireadian rhythm in size of aspirininducedlesionsinthefastingratstomach. Gastroenterology, 1991; 100(1)107 15 全华斌.中山地区消化性可以4226例临床流行 病学分析.

8、新消化病杂志, 1997; 5(11)7378 16 亓鲁光.应用余弦法对947例上消化道出血时间 节律的分析.四川中医, 1990; 829 17 陈维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时辰节律分析.临 床荟萃, 1997; 12(22)10367 18 崔允文编著.时间生物学.北京:北京科技出版 社, 1996254 19 汪寿鹏.四季气候变化对慢性胃炎复发及HP 感染的影响.中医杂志, 1999; 40(6)3645 (收稿20022012 17) 956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第7期 以腹泻为主症的肠梗阻的误诊及对策 陕西省中医医院消化科(710003) 马明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3513厂

9、门诊部 陈沈莉 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 陈鹤皋 摘 要: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 本文讨论的是以腹泻、 腹痛、 呕吐为主症且多在内 科就诊被误诊为 “急性胃肠炎” 的不全性肠梗阻。 其特点是腹胀痛,拒按,便下褐 色臭秽稀水样便,时带干结粪球。此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在肠腔内的通过障碍。是临床常 见的一种急腹症, 80%发生在小肠,其余在结肠,可由多 种病因引起。以腹痛、 呕吐、 腹胀、 肛门排气排便停止或排 便排气减少为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 “关格” 、 “结肠” 、 “腹痛” 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肠腹闭塞不通是梗阻发生的 主要病理基础。气滞、 血瘀、 热结、 虫阻、 寒凝、

10、 食积均可导 致肠腑阻塞。以开结通下为总的治疗原则。根据不同情况 或行气,或祛瘀,或清热,或逐水,或温寒,或驱虫,或消导 辩证而施。这是临床上多见且不易误诊的肠梗阻。 我这里要与同道讨论的是以腹泻、 腹痛、 呕吐为主症 且多在内科就诊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肠梗阻,它属于 不全性肠梗阻,属于祖国医学的泄泻范畴。张仲景早在 金匮要略 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指出:“下利谵语者,有 燥屎也,大承气汤主之。 ” 在 伤寒论 第231条中说:“少阴 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痞痛,口干燥者,急下之。 ” 创 立了 “通因通用” 的治疗大法。以腹泻为主的肠梗阻当属 热结旁流腹泻,属阳明腑实证的一种,热邪与有形之燥

11、屎 内结,临床多见有两种情况:一由外感热邪而起,肠内有 燥屎内结而又下利纯稀臭水;一由少阴病邪从热化、 腑气 壅滞而成,腹胀满而下利纯清水。其特点是多先有闭结而 继得不利,腹胀满痛拒按,排便稀水而臭秽,有时带干结 粪球,涩滞不爽绕脐疼痛。我们近一年余的工作中就收治 了两例被长时间误诊的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均以间断性腹 痛,泻下绿色臭秽稀水日10余次,且伴有呕吐黄绿或褐 绿色液体,腹胀为主症。门诊均以 “急性胃肠炎” 收住。一 例在外院辗转误诊半月余,一例已误诊3月余。且均并发 感染及电解质紊乱和脱水,来我院住院后,一例 3d 后确 诊为小肠梗阻,经治疗月余痊愈出院。一例入院后10d才 确诊为结肠梗

12、阻。当时误诊原因一则是患者病情暂得到 缓解,再则入院后第4天全消化道钡透仅报告为肠功能 紊乱。当患者第10d出现呕吐,腹痛右上腹部肠型,腹泻 绿色稀水秽臭大便日10余次时,胸腹透视提示右腹部有 多个气液平面,结肠扩张,为寻求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故 将入院4日时所做全消化道 钡透摄片重新读片,发现结 肠已扩张至10cm左右,因拍片不恰当,无法判断梗阻部 位,为进一步寻找梗阻部位,于第2天准备行钡剂灌肠, 在做钡灌前行腹透,见腹部周边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液 平面,担心做钡灌时会引起肠穿孔,故未能进行钡剂灌 肠。考虑可能为结肠闭襻性梗阻,内科治疗已不能解决问 题,故将患者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 典型病例

13、周某,女, 40岁。 “腹痛,腹泻,呕吐半月 余” 为主诉,急诊以 “急性胃肠炎于1998年11月25日收 3 气机失调为心理致病的中间环节。 人体生命活动突出的显示在气机的升降出入上。 如脾 升胃降,肝升肺降,心肾相交等,互相构成了一个协调的动 态平衡系统。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 也为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若气机运 行发生障碍,脏腑之间的功能失去平衡,则百病由生。 正如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所云:“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 于肋下,则伤肝。 ” 心理因素致病的机理,是由于影响了气 机运行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的。 素问.举痛论 对情绪造 成气机紊乱有较详细的论述:“

14、百病先于气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哀则气泄,惊则 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 这充分说明了情志过激时而 影响了气机的运行。如怒为肝志,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 气逼血升,甚则呕血。五脏藏有神,悲为肺志,肺主气而行 表里,悲甚则伤气故气消。恐为肾志,恐惧伤肾则精伤,故 致精却,精却则升降不交而上焦闭,气则归于下,故为悲则 气下。 惊为心志,大惊则神志散,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 所定,故气乱。思为脾志,思之无已,神留不散,故气结。五 脏分别属于五行,五脏藏有神而归属于五行。五脏之间是 互相影响联系的。不同的精神刺激,选择性的作用于某一 脏腑,从而激发某一脏腑的机能,战胜另一脏腑机能紊乱。 这些机理为以情相胜式的心理调护方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 中把气机失调作为心理因素致病的中间环节,此也 为心理治疗的理论要点之一,通过调护情绪来调整气机, 以恢复机体整体系统的平衡。 以上仅就 内经 中对情志变化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 探讨。在情志调护中所采用的 “以情相胜发”“开导法”“转 移注意法” “暗示法”“静志安神法” 等等,无不遵从于 内 经 的唯物辩证的神形观,脏腑系统理论的心理整体观。 故 探讨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将有利于指导患者的心理调 护,以更好的做到全身心的护理。 (收稿20022032 10) 066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