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60968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文化重塑教育管理“心文化”是西工区统领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心文化”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心文化”建设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心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区域课改的顶层设计,教育行政部门对整体推进“心文化”建设的具体推进策略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局长冯建文。 让文化创生教育生态 中国教师报:西工区提出“文化立教、文化强教、文化靓教”的教育发展战略,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提出的? 冯建文:近年来,西工教育在“办真教育,办大教育,办强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全国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指引下,全区广大教育同仁,以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2、,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工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品质的提升,实现了西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们已经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校际间硬件的基本均衡。 但是,客观地说,软件均衡才是制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瓶颈。软件就是内涵,就是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西工教育要领跑洛阳教育,走在中原教育崛起的前列,文化是抓手,文化是突破口,文化是着力点。于是,我们就提出了“文化立教、文化强教、文化靓教”的发展战略,这也是西工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工作指针。 我们还提出以“文化管理”的方式来重塑教育管理,这是我们对教育管理认识的一大飞跃。传统的教育管理,

3、其实类似行政管理,靠文件、开会、约束、奖惩来开展工作。我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管理。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抓住了“文化”二字,就是为教育立魂。这个魂,就是我们教育人对教育的情怀、信仰、使命、责任、愿景和价值取向。 中国教师报:以文化来经营区域教育,让管理从行政思维中解放出来,用文化的视角去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管理教育问题,无疑是管理思想的一种升级,也是管理模式的一大创新。 冯建文:当然,还有一个背景就是,西工区地处文明古都洛阳的核心地带,两千多年来,都是洛阳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但是,文化不能光靠积淀,更要靠创生。这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的

4、一种使命担当,也是对我们教育行政干部文化领导力的一种考验、一种挑战。我认为,一个区域教育局长的领导力,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领导力。我想让文化管理成为撬动西工区教育发展的支点。通过创生我们的教育文化,进而改变区域与学校的管理模式,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最终,创造教育的生态环境。 “心文化”:提升生命高价值感 中国教师报:“心文化”是西工区统领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心文化”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冯建文:管理就是管心,教育就是心育。同样,教学也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感应、交融与共鸣。所以,“心文化”就是在“认识生命,悦纳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高价值感”的人本思想指导下,

5、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既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与学业成长,更注重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我们倡导用心教书,用心育人,用心管理,用心工作、学习和生活。由此而催生的区本校长文化、教师文化、课堂与课程文化乃至校园文化以及整体呈现的区域教育生态文化等,我们称之为“心文化”。 “心文化”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六个:1. 教育是基于人的灵魂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使人成为人;2. 爱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3. 管理教育教学,不是控制,不是培养,更不是被塑造,而是为校长和师生创造更为宽阔的平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其自主成长和发展;4. 和谐来自平等,平等是最大的和谐;5.

6、教育不是通过规范行为来触动内心,而是通过建构内在秩序感来改变外在修为;6. “心文化”的精神实质,就是提升生命的高价值感。 “心文化”有五块基石,即心管理、心课程、心课堂、心环境、心成长,这五块基石共同支撑“心文化”大厦。换言之,建设“心文化”,要抓好五大主体工程。心管理、心课程、心课堂、心环境、心成长等五大主体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策略、途径、方法、机制、载体、平台以及成果呈现方式。 中国教师报:今年西工区教体局提出“心文化”建设的主题词是“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冯建文:“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是西工教育的发展主题,是统领各项工作的灵魂。所谓“心

7、文化”,我们给出的定义是:在塑造与建构人精神世界的活动中所创生的教育文化与学校文化。所谓“心教育”,就是按照教育的本质规律与生命成长的自然法则,对师生所进行的心智启迪、精神建构、人格塑造与提升的活动。而“新生态”是指通过“心文化”的哺育与“心教育”的实施,呈现的适合区域教育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秩序、新环境、新状态、新景象。“新生态”是个体内在世界经过心灵化育之后而呈现的和谐而有能量的新面貌。 “心文化”是西工教育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基于现实需要所做的顶层设计。文化是教育的根。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肩负着创生文化的使命。因此,建设“心文化”不仅是一种管理创新,更是一种文化创新。

8、“心教育”是建设“心文化”的主要途径。文化从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心文化”是心管理文化、心课程文化、心课堂文化、心环境文化、心成长文化的总和。所以说,离开了“心教育”,“心文化”便无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生态”是“心文化”与“心教育”成果的外在宏观呈现,“新生态”是“心文化”与“心教育”成果在个体内在世界的微观呈现。前者是外在秩序,后者是内在秩序。 做好区域课改的顶层设计 中国教师报:“心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心文化”建设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冯建文:我们提出的“心文化”建设要实现四大目标: 一是改变教育与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行政管理靠文件、靠开会,浅层次的

9、学校管理靠约束、靠奖惩,而高品位的教育管理与学校管理则要靠文化。教育的尽头是文化,文化具有凝聚力、教育力和战斗力。“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文化力是区域教育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以“心文化”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当下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为区域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洞开了一片新视域,找到了一个新抓手,提供了一种新武器。 二是改变区域教育文化的缺失现象。教育的趋行政化现象,导致不少区域的教育成为行政的市场、文化的荒漠。 三是改善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状态。“心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爱和自由,就是用“心管理、心教育、心教学”的方式,以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为目标,

10、引导和促进全区所有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策略,建构个性鲜明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最终让全区学校都能健康、均衡、持续和协调地发展,进而为教师的幸福增值,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四是成就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心文化”这一势能的充分发挥,将会营造一个“文化化人”的大磁场,成就一批名学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名学科带头人,催生一个教育强区,打造西工教育的品牌。 中国教师报:“心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区域课改的顶层设计,的确是一项宏大工程,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您对整体推进“心文化”建设的具体推进策略有哪些? 冯建文:区域课改应做好顶层设计。我们计划以十大战略建设“心文化”。这十大战略是:

11、阅读文化开掘教育文化的源泉;校长文化勾勒学校发展的轮廓;课程文化抓住文化建设的重点;教师文化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生文化彰显文化育人的功效;课堂文化孕育师生生命的摇篮;班级文化构建学生学习的乐园;环境文化营造学校文化的磁场;文化评价建立文化评价的体系;文化节日展示文化建设的成果。 我们鼓励基层学校的文化创新。在“心文化”理念提出之后,凯旋路小学率先对“心文化”进行了校本化解读。例如,“心文化”要培育出什么样的心,“心文化”要创生什么样的文化,实施“心文化”我们从哪里做起,等等。凯旋路小学在把校本文化与区域文化有机对接的同时,让“心文化”丰富了他们的文化体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新。所以,“心文

12、化”创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开掘的过程、提炼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升华的过程。 文化自觉是一种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自我完善、自我架构的文化意识。在“心文化”建设中,一个学校能否结合自身的实际,重新审视本校的文化元素、理念与行动,进而建构校本文化体系,取决于校长、教师和学生对“心文化”认识的高度。基层学校对“心文化”认识的高度和工作的力度,势必影响到区域文化发展的宽度与厚度。 中国教师报:对“心文化”建设,您有什么样的愿景与期许? 冯建文:一言以蔽之,即用“心文化”创造西工区教育新生态。我们搞“心文化”建设,就是想通过文化的哺育,营造一个真实的、自由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新

13、格局、新状态、新景象。它不仅强调人的发展要与万物成长的规律相一致,而且强调人的成长要与生命成长的规律相吻合;不仅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协调,而且强调人的言行与内心世界相和谐;不仅强调人的发展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相同步,而且强调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因此,我理想中的教育生态,就是这样一种基于生命的、关注生命的、促进生命成长与完善的,使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体验生命价值和生活快乐,以及生存幸福的和谐教育生态环境。而这种和谐教育生态环境的营造,又会反过来促进人的完整成长,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腾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

14、市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就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为主题的“四创”活动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