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99913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同名266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陵区李渡中心卫生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技术方案一、目的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AEFI)监测报告,及时妥善处理预防接种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出现的AEFI,分析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保证免疫 接种的顺利实施。二、AEFI定义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简称AEFI。包括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三、报告(一)报告范围AEFI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124小时内发生: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25天内发

2、生:如发热(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2.5cm)、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315天内发生: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46周内发生: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臂丛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5. 其他: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二)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

3、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三)报告程序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发现属于报告范围的AEFI(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

4、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在2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核实后立即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信息。对于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四、调查诊断(一)核实报告防保科接到AEFI报告后,应当核实AEFI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初步

5、临床诊断、疫苗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经核实后,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外的AEFI均需调查。同时向区疾控中心和区药监局报告。(二)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需要调查的AEFI,应当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日内初步完成AEFI个案调查表的填写,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对于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应当按照突发公

6、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三)资料收集1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既往健康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对于死因不明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2预防接种资料(1)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疫苗购销记录;(2)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3)疫苗的种类、生产企业、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包括分发、供应或销售单位)、领取日期、同批次疫苗的感官性状;(4

7、)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发病情况。(四)诊断报告的AEFI,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AEFI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天内尽早作出。调查诊断专家组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

8、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调查诊断怀疑引起AEFI的疫苗有质量问题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果报告。当现有实验室资料不能满足AEFI诊断时,应当根据调查诊断专家组的意见,采集相关标本,并送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五)调查报告对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调查开始后3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向同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通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向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

9、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初步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AEFI的描述,AEFI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疫苗和预防接种组织实施情况,AEFI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AEFI的原因分析,对AEFI的初步判定及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等。(六)AEFI分类AEFI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

10、等综合症状。(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五、分析评价和信息交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维护管理,各级药品不良反

11、应监测机构应当共享AEFI监测个案信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进展和结果,随时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信息和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订正和补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AEFI报告信息实行日审核、日分析报告制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将分析评价情况上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药品不良 反应监测机构,同时向下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反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实时跟踪AEFI监测信息。如发现重大不良事件、疫苗安全性相关问题等情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等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向疫苗生产企业通报。六、处置措施(一)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疫苗接种人数,评估AEFI发生情况,制订AEFI医疗救治方案,做好AEFI急救准备,并指定专门的医疗机构负责严重AEFI病例的救治,协助开展AEFI的调查诊断。(二)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三)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13、四)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七、媒体沟通通过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立的媒体沟通机制,引导媒体对AEFI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担忧。(一)加强信息宣传管理。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提供信息,统一发布信息或接受采访。(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与媒体沟通,普及预防接种知识。(三)密切关注舆情信息,及时发现不实报道和谣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开展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通,对疑

14、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八、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沟通如发生AEFI,在对受种者进行积极救治的同时,应及时就事件发生原因等问题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耐心解释,对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进行说明,并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 2010年2月18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市文明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现就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为主题的“四创”活动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