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99901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控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1(同名365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县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现场会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记者朋友们:欢迎来到“四在农家”发源地余庆。我是本次会议的青年志愿者*,很荣幸能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余庆位于贵州中部偏东北,遵义南部,处于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面积1623.7平方公里,辖9镇1乡、69个村(居),总人口29.9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7万多户居民生活在农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余庆县城所在地为白泥镇,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余庆县城去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大家都知道,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的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这

2、些年来,余庆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文明县城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余庆的重要工作载体来抓,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满意在贵州.余庆在行动”等活动,广泛开展以“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为主题的“五心”教育活动,积极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的县城虽然小、交通也不便利,但是这里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秩序井然,在这里的生活人们的幸福指数是很高的。(建议在县城介绍)综合情况介绍:余庆是一个吉祥的名字,周易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的意思是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这句话告诉我们,多行

3、善积德,必能造福子孙后代,多为人民谋福祉,必能兴旺发达。近年来,咱们余庆人正是秉承这一朴素的哲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45项全国性殊荣,这些奖项涵盖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县首创的计生“两户”养老保障制度催生了一项国策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扶助政策的出台。发端于我县的“四在农家”已成为贵州农业农村工作品牌,进入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坛,并入编全国初中八年级德育教材。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全县初步建立起网络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群众满意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项业务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先进集

4、体”、“全国计划免疫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来,余庆县疾控工作在省市各项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连续四年获得全市疾控综合考核第一名。小腮镇石羊湖新区:这里是新规划建设的石羊湖新城,总的规划面积有2平方公里,总投资近10亿元,设计2万余人的人口居住量,这是我们县城发展“北进”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打造山水园林县城的重大举措。自2008年实施以来,该县以打造高品味、高档次新城为目标,在前期作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并完成了120万方的土地平整任务;这里同时也是我县“十二五”期间建设6万人县城人口,全面提升县城品位和档次的龙头项目,县政府还制定了石羊湖新城入住及经营优惠政策,

5、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鼓励支持城镇建设发展;对在石羊湖新城购房户进行财政补贴,对在新城经营活动税费实行优惠政策,采取“从各乡镇向县城流动一批,县城旧城区转移一批,吸引余庆周边地区入住一批,从余庆在外打工创业的农民工回流一批”的方式,预计至少新增县城人口2万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小腮镇的境内。小腮镇建立于1992年,属于县城十分钟经济区,镇政府距余庆县城只有13公里。小腮镇很小,镇域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6000多人,是进出余庆县城的咽喉。小腮处于典型的山区,大部分都不能是山地和坡地,但是重重大山并没有挡住小腮人前进的脚步。这些年来,小腮在全县率先开展“四在农家”创建

6、活动,有名的四在农家发源地之一桥底就在小腮镇的春景村。这一路上,大家可以看到,公路两旁都是茂密的树林,小腮镇森林覆盖率比较高,达到了73%。这里树多、空气好,山泉水也非常好喝,有“天然氧吧”和“山泉水之乡”的美称,己经开发的露岭水厂、叮咚山泉水厂、渔夫水厂的年产量达到了400万桶以上,主要供应余庆县城和周边集镇的居民饮用水。 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小腮镇这些年来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栽种小叶苦丁茶,现在已经成为全县小叶苦丁茶的主产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循环农业农业经济,现在镇内有大型生态养殖场十多家,从县城到小腮集镇这十多公里,是生猪健康养殖长廊,县财政在2008年投入专项资金

7、,对农户养猪圈舍进行改造,安装壁挂式自动漏料饲槽、猪用淋浴喷头等设施,配套建设粪污处理池、沼气池,增加了养猪的科技含量,当然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苦丁茶:前面跟大家提到小叶苦丁茶,这里我给大家再作介绍。余庆县现有小叶苦丁茶茶园10.7万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叶苦丁茶主产区,荣获“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称号。余庆小叶苦丁茶色泽翠绿,嫩香持久,微苦甘醇,条索紧结,口感独特,具有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的“三绿”特征。经专业机构测试,余庆生产的小叶苦丁茶含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并含有硒、锌、镁、茶多酚、还原糖等多种物质。在其发挥油中,发现7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化合

8、物,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清热解毒、健胃消积、利尿减肥的效果,有防癌抑癌及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1998年9月,在杭州茶叶博览会上,被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谈家桢誉为“绿色金子”,因其“特有性”,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是继“贵州茅台酒”之后贵州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方产品。全国著名青年演员杨钰莹到余庆采风,创作演唱了爱如苦丁,苗族歌后阿幼朵也演唱过苦丁飘香这首歌曲,接下来我就将这首歌唱给大家听一听,解解闷。希望小区:现在,我们来到小腮镇集镇所在地,眼前这个新建的小区是去年新建希望小区。这个小区也采取“四在农家”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了“四在农家”与小城镇建设的

9、资源,按城镇居民居住小区的功能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被称为“农民别墅区”。在这里居住的农民大致有三类:一类是长期在街上做生意、跑运输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民,第二类是种植、养殖大户,第三类是周边的散居农户。我县从2001年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来,有序转移了5万多农民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使全县城镇化率达到了43.5%。这些被转移出来的农民大部分都以这种方式在城镇安家落户。现在,全县各个乡镇在集镇都建有这种“农民小区”,不仅发展了城镇经济,提升了城镇品味,同时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龙溪镇跨过小乌江大桥,我们就进入了龙溪镇的管辖地盘。 桥底:略田坝 我们现在到的地方叫田坝

10、王,大坝右边有一高三十余米的山崖,崖上有一段诗刻,“仗剑空狐穴,停轺憩洞天。有崖堪镌勒,何处不燕然。”落款是:明万历庚子春三月,岭南龙崖陈璘奉旨平播,提督大军过此题。陈璘是谁呢?他是智勇双全,战功卓著的明代总兵。明万历二十五年,曾率军援朝攻打倭寇,得到朝鲜国王的亲自接见。据说今天朝鲜境内还建有 陈璘别庙。明万历二十八年,他又先后两次奉命征讨国内少数民族起义,降苗军数万人;同年春,播州杨应龙叛明,朝廷征调24万大军围剿。其中,湖广总兵陈璘统兵六万,一部由副将带领从龙泉(今凤冈)进攻,另一部则由他亲自带领从偏桥(今施秉)进攻。当时他曾率驻兵于此,部队人多,无法居住,就在万龙崖花洞(今田坝王)中休养

11、生息。士兵在洞中以打钱杆、快板取乐,当地百姓融入其中,学会打钱杆。陈璘部队开拔后,打钱杆这一舞蹈形式就在这里流传了下来。 所以龙溪钱杆历史悠久,至今已有770多年的历史了。钱杆,是一根长约一米、粗细适当的竹杆,两头挖去竹节的一部分,将两三个铜钱为一组用金属线串在竹子被挖掉部分中间即可,一般需四组铜钱,竹子两端各两组。打钱杆,是土家人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不论男女老幼、集体和个人,都可用钱杆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打出各种动作,以互道节庆和祝福。表演者手持钱杆中部,有节奏地以钱杆两端轮番击打自己的肩、背、腰及四肢,或打击地面,或与他人对打。打击时,表演者边跳边唱,气氛热烈而欢腾,铜钱在中空的竹节

12、中相互碰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既有铿锵的金属声,又有含蓄的竹器声。打钱杆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有招财进宝、财源广进之意,是龙溪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集表演和健身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龙溪钱杆舞活泼、欢快,极富感染力,被艺术家们誉为“钱杆迪斯科”。茨桑坳新村 现在请大家下车参观茨桑坳新村,这里因生长茨桑而得名,以前是一个荒凉的小山坡,只有4、5间破烂不堪的民房。2007年通过实施“四在农家”创建,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小区式的村寨,寨子里建有篮球场、门球场、图书室、凉亭等休闲地方。村民们出资出力共同发展了规模达200亩的水果基地,已于2009年初见成效,总收入达20多万元。在这茨桑坳的对面,是千秋榜新村。那里

13、是龙溪镇为扩大集镇规模,统筹城乡发展,在2008年将“四在农家”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按照城镇的标准来规划建设,与小腮镇希望小区属于同样的类型。工业园区:龙溪是余庆的交通重镇,北上遵义、西进贵阳、东至铜仁、南去凯里,省道久铜钱,湄黄线在集镇处交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所以她又是我县商业重镇。这里就是新规划的工业园区,总的占地1.5平方公里,目前园区的道路、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已完工,已有7家企业入驻。龙溪镇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前面说过的智勇双全、战功卓著的明代总兵陈璘进驻龙溪外,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为红军大部队强渡乌江、进占遵义打前哨战,他们曾1

14、934年10月3日在这里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一天一夜并取得胜利,在这里稍作休整之后,转战于余庆、施秉、石阡、镇远、江口等县。 白泥镇预防医疗所简介白泥镇地处余庆县城,人口较多,幅员面积较广,下辖4个社区、5个村委会,138个村民组,设立村卫生室9所。白泥镇预防医疗所成立于2000年,由原来的白泥镇卫生院改编而成,人员编制12人,现有职工16人,主要承担着全镇防保工作,兼设门诊医疗,故称“白泥镇预防医疗所”。该防保所在2008年争取到项目资金90万元,自筹50余万元,新建防保所办公楼,业务用房1120平方米,于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为切实加强防保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免疫规划水平。白泥防保所在新建办公

15、楼后,设置了较为规范的接种室40余平方米,还设置了预检登记室、冷链室、观察室、资料室,配备8名具有接种资格的医师专职从事防保工作。为方便山区儿童及时接种,提高接种率质量,减轻群众负担,该镇还根据村级服务半径,设置了7个延伸接种点,每月定点定时接种。在延伸接种点开展定时接种工作中,白泥防保所都派人到现场指导和督导,协助村医开展接种工作,确保了免疫规划工作的效果。在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中,加强与疾控中心的沟通协作,业务能力在近年来有了较大提升。白泥镇防保在重点抓好防保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以增加业务收入,弥补防保工作中经费不足的困难。目前,该防保所年收入近150余万元。龙溪中心

16、卫生院简介龙溪镇位于余庆县咽喉部,地处久铜、湄黄两条省道交汇处,四周地结合部,可称余庆交通枢纽。毗邻铜仁石阡、黔东南黄平、黔南瓮安,与本县小腮镇、构皮滩镇、大乌江镇相接。全镇辖7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海拨平均780米,总人口3.5万人。服务半径40公里,服务人口10万人左右。余庆县龙溪中心卫生院是全市首批一级甲等医院、爱婴卫生院,在全县连年获乡镇卫生综合考核一等奖。1992、2007年分别荣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获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项目验收通过。中心卫生院占地5000平方米,业务用房3000平方米,开设床位86张,有职工62人,2009年业务收入近600万元。院内下设防保科,有5名专职人员从事疫情管理、卫生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免疫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