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生态系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8279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与生态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湿地与生态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湿地与生态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湿地与生态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湿地与生态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与生态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与生态系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地与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的水资源日渐缺少,有的地方的淡水甚至高价难求。水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物质,对维持生命必不可少,所有的生命都依赖水。所以淡水资源被认为是所有自然资源中最为重要、不可或缺的资源,如果没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无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环境的多样性,都不可能维持下去。而淡水湿地就是储存、净化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最主要场所。湿地是重要的,但又非常脆弱的。现在地球各种生态系统中受威胁最大的就是约占全球陆地6%的湿地生态区域。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因为相当长时间中没有得到重视,有不少湿地资源没有妥善管理,目前针对我国的湿地资源,已有不少学者对其开展各种研究,通过广泛查阅

2、图书典籍以及网络资源可以得到以下有湿地的相关资料。一、 湿地的相关概念目前世界关于湿地的文献不少,但较于每个地方的地理差异,湿地的相对定义也不尽相同,结合本国特点我们能够大约了解湿地的概况。(一) 湿地的定义国际湿地学会主席William J. Mitsch在湿地一书中描述:“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目的的不同,致使不同的人对湿地的定义强调不同的方面。如湿地学家感兴趣的是弹性较大、全面而严密的定义,便于进行湿地分类、外业调差和研究;湿地经营者则关心管理条例的制定,以阻止或控制湿地的人为改变,因此需要准确而具有法律效力的定义。由于人们的这些不同需要,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湿地定义。”1. 广义的湿地定义1

3、972年建立的Ramsar公约第一条第一款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此外,第二条第一款还明确:“湿地,可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洋水体,特别是具有水禽生境意义的地区岛屿与水体。” 2. 湿地生态恢复定义:鉴于湿地对整个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人们开始关注湿地的开发利用,并致力于恢复由于人类干扰而遭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生态恢复,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内容大同小异陆建建于2006年将湿地生态恢复定义为:在退化或丧失的湿

4、地通过生态技术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的修复或重建,时期发挥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二)、湿地的分类 湿地类型的划分是湿地科学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也是湿地保护与利用决策的依据。通常湿地分类法包括:成因分类法、特征分类法和综合分类法等。由于湿地分布广泛、环境复杂、类型繁多,目前上没有确定作为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共同接受的湿地分类系统、 我国中国湿地调差纲要将湿地分为5大类和28中类型,其中五大类为:浅水海域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三)湿地管理1 湿地管理的概念湿地资源及管理实证研究明确湿地管理是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规律与其对外部扰动的反应进行各种调控,从而达到系统总体

5、最优的过程。它在同一规划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自然和认为损害湿地质量的活动,达到既满足人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要,又不超出湿地生态系统阈值的目的。2 湿地可持续管理的主要内容湿地资源及管理实证研究书中得出以下要点:湿地规划:湿地资源环境的调查、编目和评价;目标大象预测;拟定方案;系统分析,择优决策。湿地控制:湿地管理的源头控制除了前面所述的评价和规划外,主要是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与湿地项目的严格审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物种编目,以建立检索表和自然保护区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湿地与水禽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不同层次的湿地和水禽管理的科研职员进行系统培训;开展湿地

6、与水禽保护的宣传教育;开展研究和检测,不断收集和分析数据,提出保护管理建议,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更新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和计划。二、 湿地破坏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充分看到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自然环境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而也就没有看到这份遗产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单纯以人类眼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基准加以错误评判,认为湿地就是荒地可以任意开发,加上许多湿地本身具有比较低的成本改造成高生产力,获得高经济回报的潜力,多年来通过围垦和筑坝使其自然环境价值丧失殆尽或严重退化,而且使国土整体自然生态平衡的砝码因此严重倾斜,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好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造

7、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一)、人为原因 查阅各种资料归纳主要成因如下:1. 陶思明所著的湿地生态与保护中提及,我国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地开发,表现为与自然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及水文自然循环争夺土地空间。政治诱因是改革开放前“以粮为纲”的思想,大量的淡水沼泽、湖滨、海涂、河口三角洲甚至和谈都被围垦开发,也包括毁林、毁草等,彻底改变了原有湿地的自然特征而变成生产建设用地。2. 不光是政治经济的原因,解放以来大规模开垦荒地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也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自然保护意识有关。3. 防洪减灾,供水,发电,航运等各种需要大量兴建水利工程,对江河进行大规模改造,使湿地水文自然环境被打乱,有的由丰水变

8、为缺水甚至没水,增加了水荒;有的失去了水质自净功能,难以应付各种污染;有的对水的调蓄涵养能力或过水功能下降,洪水威胁加大。4. 绿色科技报中一文指出,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也是我国湿地破坏持续的原因。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检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能力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使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已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能发挥正常的保护功能,必要的湿地基础研究难以进行。(二)、自然原因1.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湿地受到破坏的原因,第六期海洋通报的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中提到,互花米草的扩散会改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9、使其生产力、水分、干扰因素、群落结构及发展动态发生变化;密集的制备会影响潮间带水动力。沉积过程、土壤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等。李守忠还说,互花米草的促淤造陆作用导致旱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逐年萎缩,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大片密集的互花米草群落如同在鸟类与实务间形成一道“绿色隔离带”,减少了鸟类的活动范围和取食空间,直接影响到湿地内涉禽的数量和种类。它嗨改变了土壤表面的光照条件及温度波动范围,对土著底栖动物的生存很不利。它会导致生物的多样性降低。三、 湿地保护的措施 随着各国对湿地这一自然资源的认识加深,不少学者加入到湿地研究的行列,但目前的湿地保护行动仍在摸索阶段,行之有效的方法

10、并不算多,对于湿地保护的具体行动还不太明确,多数都是增加立法,恢复湿地原貌,在人工湿地以及湿地合理利用方面稍有欠缺。通过对各方面的归纳,主要的湿地保护有以下方式:宋玉萍、宋志利、田大永等人在我国湿地保护现状及措施中建议 (一)、 提高全名湿地保护意识。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让公众了解湿地、认识湿地、爱护湿地,提高湿地保护意识,使湿地保护与利用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二)、 加强湿地保护法制建设。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湿地的保护管理,恢复改造、开发利用、执法监督等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所以我国

11、急需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并同意湿地资源的概念及管理目标,将湿地保护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与国际湿地保护相接轨。(三)、 健全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间协调与合作。他们说道:“湿地保护设计诸多部门,包括林业、环保、农业、水里、土地等部门。各部门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应有牺牲局部和部门利益,发挥湿地最大整体效益的精神。”(四)、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据网上相关数据得到,到2005年12月为止,已建各类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45%。在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的同时,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平台,使之成为科研、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是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五)、 增

12、加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他们多次提及,“当前我国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由此可知无论研究多么深入,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是实行一切计划的重大难关。(六)、 为湿地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持。此文提及要重点加强研究的环节有: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生态经济等方面。四、湿地的开发利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开发利用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湿地保护的发展。因此,摒弃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湿地利用模式,建立可持续的湿地利用模式才能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一)、湿地旅游业湿地旅游业是目前我国湿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最好

13、模式之一。湿地因其丰富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群落,珍稀的濒临物种成为人们观光游览时向往的好地方。当前国内湿地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例子。 马春、罗新正等著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评估书中罗列了众多例子,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3年正式启动,该工程通过划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历史遗存3个保护区达到保护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开展西溪风情调研等活动,收集了民间工具,合理安排渔事、养蚕等农事活动。2005年该湿地作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放,控制游客数量在每天3000人。西溪模式在湿地保护中率先开先河,它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动植物及其栖

14、息地、协调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加强科普教育和环境监测为重点,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通过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多方面知识教育,发挥其社会效应等正确处理好可持续利用效应,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保护与利用相和谐,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模式。 (二)、湿地的农业模式湿地赋存着土地、水、生物、泥炭等各类自然资源,蕴藏着巨大生产潜力,农业开发是人类对湿地最直接和最节本的开发利用方式。在湿地农业概念、特征与主要研究任务中田小海、刘金勇等人总结了湿地农业的节本特征是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和农业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多样性丰富。建于湿地易

15、受破坏的特点在处理湿地农业和保护的问题上应遵循,以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导向,以发展湿地特色产品并形成产业化为目标,按照小区综合开发规划,将排水规划管理、土壤培肥改良、作物高产栽培、高效农业模式等关键技术在若干个示范区进行集成组装,建成互为体系的推广基地。(三)、湿地工业模式据目前中国盐业情况来看,现有盐场的土地扩大潜力有限,所以应以现有盐田的技术改造为主,及时采取新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海盐及盐化工生产规模,对盐业生产进行有效整合,避免自然湿地面积减小与景观破碎化。建立新型盐田发展模式,在生产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海水养殖技术、生物养殖技术和产盐技术对滩地资源合理开发,形成滩田前部产盐,中不养卤虫、后部搞养殖的发展模式,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2004年刘长兵,陈洪祥。五、人工湿地(一) 人工湿地处理径流雨水 我们常常重视废水排放的处理而忽略雨水管理,其实雨水更易于携带重金属、碳氢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能来自那些缺乏污水处理的停车场和高速公路。许多地方,降雨初期的地表流水所含污染物的数量要远远高于污水处理厂所含污染物的数量,原因在于初期的雨水会洗刷和带走大量街道上车辆、人、畜留下的废弃物,而这些废物包含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动物粪便、杀虫剂等等。 1. 西雅图地铁运输公司的南方基地池塘报告湿地植物对运输中专基地雨水径流的响应该报告收集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