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547293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及练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致远,作者生平馆,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为“秋思之祖”,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品味探究苑,“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

2、由。,且听风吟阁,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根据词作展开想像,描述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这首散曲描

3、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

4、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小结,作业,1.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1.完成习题一.4.,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他与其子 、 合称为“三曹”。,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曹丕,曹植,慷慨悲壮,强化训练营,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乐府,四言,感怀,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观,实,虚,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停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6、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 ,字 ,晚号 ,唐代诗人。,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7、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 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 10、请说出我国不同朝代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赋,诗,词,曲,小说,夕阳西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