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3636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摘要: 作文教学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宏观的理论探索方面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探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师自身素质等教师层面以及现阶段学生所处的社会现状对其作文素质的影响方面分析中学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为了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和作文水平,提出了诸如归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作文源于生活以及引导学生积极积累作文素材、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常规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 作文 教学现状培养策略一、前言基础阶段的作文教学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2、。作文教学在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宏观的理论探索方面以及微观的教学方法探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比较低,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对作文课的惧怕心理和厌烦心理。同时,部分作文教师依旧持有陈旧的作文教育观念,没有在作文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方面进行同步更新,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中学作文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中学生作文能力偏低的现状。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写作和作文课的兴趣,从而把写作变成自愿的行为、快乐的行为,构建一套使中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策略,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

3、课改的积极推进中,中学语文教学的确取得了不少突破,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课改的重点大都聚焦在诸如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具体到中学作文教学,则效果不是很明显,属于薄弱环节。整体来看,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取得质的飞跃,中学作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没有对当前中学生作文教学现状产生有效的影响。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层面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对有些教师的传统的作文观念形成有效的影响,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较肤浅,只重视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是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过多地干涉。文字训练模式

4、单调,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在作文课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以充分自由讨论、表达的时间,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分析细讲解,这种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自由表达,并导致学生的兴奋点与教师教学作文的侧重点不在同一个方向。在针对句子和篇章的讲解练习时,教师忽视了作文题材特有的真情实感,而仅仅要求学生对句子的语法、材料的安排、文章的中心等进行考虑,这种忽视学生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而只重视写作技巧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享受到畅所欲言的乐趣。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的一大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文。”有些教师对于作文的评语完全采用“公式化”,如“语言

5、优美,内容丰富,描写细腻”等泛泛的语言。而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需要的是教师的认真批改,从而使学生从评语中受益,得到启迪和帮助。还有一些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耐心积累材料,专心练习写作,也难以从实质上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提升。虽然新课标普遍把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作为教学的主旨,然而一些中学作文课堂上还是充斥着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的作文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一种挫伤。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分数,让学生阅读、背诵和抄录范文以通过语文,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风气。 (二)、学生层面大师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实际的生

6、活体验才是作文的源泉。可是一些学生不注意观察积累,因此缺乏生活体验,无法下笔行文。“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温室长大,没有了夏天下河洗澡的乐趣,没有了冬天打雪仗的经历,没有了感受邻居关心的体验,而这些又恰恰是喜怒哀乐最鲜活的体验。既然脑袋空空如也,他们只能胡拼乱凑,苦思冥想,瞎弄一篇应付了之。因此,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已经迫在眉睫。 (三)、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 造成以上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来自于传统教育观念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今教学方式不够完善,也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

7、巨大的影响。此外,多年来形成的比较僵化的作文评价机制,以及当前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没有时间去阅读和品鉴优秀文学作品,没能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不会发现和观察,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其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兴趣是学生作文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要素,是写作思维能力提高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在作文课上通过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转换为“我要写”,对每次作文课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当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的时候,就能充分发挥其潜能,使写

8、作能力持续提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具体方式如: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社会应用,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情感,是为了与人分享悲喜,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得分。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写作观念,给学生提供写作成功的机会,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作文教

9、学效率。学生写作的成功感来自自己作品的发表应用:学生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在学校报栏中登载、在作文课上当范文朗读等等,无一不使学生感到激动、振奋,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产生一种乐于写作的心理兴奋,达到提高写作兴趣的目的。如作文讲评时的选文范读;举办优秀作文展览;手抄报、学校报栏的登载;学校广播站的选用播出;学校文学社刊的发表等。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

10、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2、将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应该把作文与日常生活统一起来,使狭隘的封闭式的作文得到极大的拓展,使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开放性的大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

11、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观察是获取作文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力手段;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有了积累,便有了感悟,真正使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在生活的积累中丰富素材、充实作文内容。 3、广泛阅读,积累知识。 叶圣陶有言:“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想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在丰富的阅读中,中学生可以体会怎样准确对语言进行运用,使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问题得到完满解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阅读中借鉴文章写法,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作文创造

12、。 为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具体做法:1.和学生交流思想,明确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和积累素材的意义,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引导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难点,如神六成功、火星探测、感动中国、人与自然、网络利弊等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3.教会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不仅要阅读课标中推荐的名著,而且要养成主动阅读作文佳作和选读报刊杂志的习惯,去阅读如“语文报”、读者等报刊杂志中的时文美文,了解自然、社会、人生、美德,从间接经验的获得中积累素材。4.要求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背诵一则名人名言或一首名诗或说一条名人事例(要求多述说

13、中外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并要求学生简略讲评。5.指导学生每周写一到二篇摘录,引导学生去积累佳作美文中的好词句,并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欣赏品味,为以后的作文创作打下基础。有了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才可能写出内容丰富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写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发现到的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事例,捕捉到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到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内在想象和联想上升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从而确立文章的主题,去表现和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体做法:1.指导学生做好作文常规,如要求学生作文写到规定的字数,书写要工整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在指导学生写好应试作文时,还可把作文

14、评改的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作文的内容、语言、结构、发展等级等方面明确要求,自觉地依照评改标准去写作。2.指导学生审清作文题的要求,仔细分析题干给定的写作空间,指导学生用5分钟之内的时间用列提纲或打腹稿等形式来构思文章的主题和结构。通过写片段作文或哲思小语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打造更靓丽的语言,写出有真情实感又较有文采的文章。3指导学生写好各类常见文体的作文,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描述生动、感情真实;写说明文做到特征明确、方法正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准确。学生的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即使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也应文体特征明显 ,不能写出几不像的作文来。 同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

15、的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4.指导学生做好作文的系列练习。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多练习,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训练;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变换文体或表达方式等练习;进行书信、周记、片段作文等练笔。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每一次练习,写好限时作文、考试作文,指导学生力求在表达中有创新有创意。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作文讲评、作文竞赛、鼓励投稿等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每次都能以饱满的热情下笔写作,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通过作文后

16、的自我评价来明确每次作文的得与失。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从作文的拟题到选材,从结构到语言,每个环节怎么安排,想一想能否使表达更有新意更有创意。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三、结语 写作是社会的需要,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朝夕之间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策略、方法,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的教学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淑明.新理念下的过渡作文探索J.作文教学研究,2008,(1). 2沈大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