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35355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题目: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原理:作为国内现有的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体育产业园区,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苏州环太湖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规划背景和发展现状,但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中蕴涵着共有的规律。中国体育产业园区的成功发展需要相对优越的资源、相对广大的市场、科学和高起点的规划、政府和企业的相互配合、先进的市场意识以及发挥产业的关联性等因素。通过分析上述四个体育产业园区的规划背景、现状及经验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提炼和总结出体育产业园区成功发展所需要的因素。目的:体育产业是为满足大众对体育的需要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

2、育的需求日益旺盛,体育产业在城市或地区的发展中所占地位也日益显著。基于对我国现有体育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促进体育产业园区的整体运行角度,研究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体育产业园区,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苏州环太湖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的规划背景、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发展经验,以及体育产业园区发展所必备的条件基础。内容及分析:1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位于北京市崇文门区。因为地处中国的首都,又恰逢举办北京奥运会时机,所以该园区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该园区的“十一五”期间的规划具体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途径。该园区以“突出体育功能,展现

3、文化底蕴,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产业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 追求一流目标”为基本方针,发展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空间发展目标,就是形成与奥运场馆设施集中布局的北部城区南北协调,相互呼应,发挥强势、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城市经营发展目标,就是发挥体育交流中枢作用,以加快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使其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三是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是把园区建成全国第一家体育产业功能区和体育产业发展示范区,具有一流体育资源和运作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功能,使体育休闲业成为该区的主导产业。最终该园区将形成“两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基本格局和九大功能分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

4、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建设现状2006年国家体

5、育博物馆、北京市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国际体育数码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始进入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2007年7月龙潭路竣工通车,2007年9月龙潭湖水质改善工程正式启动, 2007年10月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奠基典礼, 2008年国家体育博物馆动工开建。2.苏州环太湖体育圈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之一,风景优美。当地政府利用区域内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将体育与旅游相结合,构建环太湖体育圈。江苏省政府对“环太湖体育圈”建设非常重视,将此列入了建设体育强省的工作内容。2001年12月18日,江苏省体育局召开了构建“环太湖体育圈”座谈会,探讨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初步

6、确立了构建“环太湖体育圈”的规划。“环太湖体育圈”的具体内涵是:打破行政区划,依托太湖经济文化,集体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体育事业的组织形式。它要求太湖流域城市树立全局意识, 整体进行规划, 分步组织实施,形成以某一项目为主体的特色体育,创造地区体育品牌,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设现状目前,环太湖体育圈己建立了两个基地,分别是苏州吴中区基地和无锡的“水上世界”。其中,苏州基地项目建设已形成了水、陆、空的三维一体的立体化开发模式。利用周边的太湖资源布局了皮滑艇、快艇、摩托艇等水上休闲健身项目;太湖之星遛马场、旱地雪橇、轮滑赛道配套功能区等相继建立,并申报国家山地车训练基地。还以承办

7、各类体育赛事为平台,打造“健康太湖”品牌,先后举办了首届全国女子公路自行车精英赛、第七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总决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环太湖国际特技飞行大赛、全国及世界轮滑锦标赛等赛事。2005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全民健身活动基地”在苏州太湖度假区正式挂牌。但是,该园区也存在区域内各城市独自发展、联合性不足的缺点,没有发挥整个体育圈的协调、整合效果,这是以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3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是以青海湖为中心规划、建设的体育产业园区,其显著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活动相结合。如今它已成为青海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引擎。青海

8、省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总体构想是以“民族体育、传统体育、高原体育”为特色,以“环湖赛”为龙头,以回归大自然,保护生态为宗旨,具体包括:发挥青海湖流域自然景观壮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的优势,开展多方合作,建设形成青海湖区域与旅游相结合、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体育圈”,逐步成为青海省体育旅游的品牌基地; 利用环湖的各种自然、远古文化等资源开展徒步、骑自行车、长跑、接力跑、射箭、赛马、赛牦牛、帆板、帆船、动力伞、滑翔、滑水、登山、攀岩、攀冰、漂流等项目,扩大青海湖体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 利用青海湖流域的优势,建设标志性的体育旅游项目,以西宁东出口宁湖为起点、以青海湖151景区、沙岛、金银滩为

9、中心,延伸到互助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循化天池水上运动项目、贵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格尔木玉珠峰登山基地。寓体育于旅游、休闲、娱乐中,引导更多的群众进行体育旅游消费,不断扩大体育旅游在青海湖旅游收入中的贡献份额,成为体育事业的创新产业。建设现状 2004年,成立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汽车休闲露营地”,该营地是我国第一个大众体育健身休闲露营地,也是国家级示范营地。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经开展多种项目,例如:在青海湖151景区开展滑翔机、快艇、自行车、射击、射箭、狩猎项目,在沙岛开展快艇、沙滩摩托项目,在金银滩开展射击、飞碟、射箭、滑翔机、单双人骑自行车、房车项目,在多巴基地开展充气游泳池、充气攀岩墙

10、、充气艇等项目。但总体而言,由于地处西部经济薄弱地区,该体育圈的建设速度还比较缓慢;投资力度还较小,并且投资以国家体育总局和青海省政府为主,吸引的社会投资远远不足;服务质量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需要大力提升。4.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是由香港骏豪集团投资,横跨深圳、东莞两市, 1994年正式开业。其核心产品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以12大球场216洞的规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成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齐全、影响力最大的高尔夫球会。发展历程 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球会发展成为高尔夫体育休闲胜地。投资方先后投资3

11、0多亿港元,在球场建设的同时进行景观环境和配套设施的综合开发,兴建了观澜湖乡村俱乐部、五星级骏豪酒店、高尚别墅,并引入高尔夫学院,从而使其从单一的高尔夫项目发展到拥有网球、壁球、中西美食、SPA、儿童游乐场、物业等综合体育休闲设施的大型产业园区, 获得了中国4A 旅游度假区称号。第二阶段是引入国际大赛和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品牌内涵。例如, 1995年承办国内首次高尔夫世界杯总决赛, 2003年与亚洲高协、日本高协联合创办朝王杯亚日职业高尔夫对抗赛。十几年来,观澜湖共举办高尔夫、网球、桌球和自行车等国际赛事20多次,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人士的参加,提升了观澜湖品牌的社会和人文价值。第三阶段是规划和建

12、设观澜湖国际生活社圈。投资方将品牌价值延伸至房地产业,打造深圳的高档社区。观澜湖高尔夫住宅区定位高端,将打球、居住、商务、休闲、文化等需求结合在一起。观澜湖从而实现了球会社区卫星城的发展“三步曲”。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四个园区虽然各自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推动作用和力度、自身资源不同,但在发展优势和成功因素方面蕴涵着共有的规律,例如资源禀赋、宏观管理与微观经营的结合、市场意识、品牌运作等,它们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产业园区提供有益的启发。相对优越的资源是建设体育产业园区的基础,可以减少园区前期开发的难度和财力投入,加快建设进度。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体育

13、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二是社会人文资源,例如有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的开展、大众健身习惯的养成,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体育产业是经济产业,它的发展是以供给需求这一关系为基础的。作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市场需求作为基础,建设体育产业园区,一定要考察自己的市场在哪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如何。正如龙潭湖、环太湖、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样,这些园区都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人们消费观念不断发展和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不断提高,具有了对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能够支撑体育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而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正因为没有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近距离范围内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努力打造民族特色,吸引全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的消费者。无论如何,有潜力的市场都是体育产业园区的发展之基,是建设前必须要考察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