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1797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诚信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摘要1前言2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2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32.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32.2媒体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32.3家庭原因的影响32.4学校因素32.5认知与行为的脱节4三、如何加强诚信教育43.1以身作则,身正为范43.2正面教育,营造氛围53.3巧用激励,推动教育53.4小事着手,持之以恒6参考文献7浅谈中学生诚信教育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正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

2、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中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关键字:中学生诚信教育前言什么是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用、守信用、重承诺。“诚信”的含义,就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任。“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始终作为一种“

3、善德”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诚信之光始终普照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人历来是一个讲信用的民族,中国的老字号一般来说都有8个字的经营方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正是这种诚实信用的原则,造就了百年老店全聚德和300多年不倒的同仁堂。中国入世后,“诚信”更是一张重要的“通行证”。作为一名中学生,将来必然和世界上所有的人站到同一个赛场上,诚信就成了除能力外的必备条件。可以说:诚信是国家、企业、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一

4、、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不独立完成,抄同桌,翻资料,采用种种手段,对付考试。2、冒充家长,在各种需家长签字的汇报单上签署家长的大名,欺骗老师。3、讲假话,以学校为由,骗取家长钱物,用于上网、吃零食,甚至赌博;假造家庭家庭事故,或以身体不舒服为由,骗老师批假,逃学玩乐。4、做错事,犯纪律,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5、路上捡到钱物,不主动上交或寻找失主,据为己有、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2.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毒奶粉的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账,假证书、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

5、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体育界有假球黑哨、2.2媒体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电视、电影里的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光碟和书籍、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又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会把从社会上看到、听到的用到自己的言行中。2.3家庭原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有的家长全然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孩子涉世之初,父母往往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也有的家长自己不

6、讲诚信。例如,家长本来在家干私活,却给单位打电话请病假,等等。甚至有的家长也在“教”孩子撒谎。2.4学校因素一是难以摆脱应试制度的怪圈。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是应试制度的惯性,如此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对诚信的疑惑与矛盾。二是检查考核制度使学校难保诚信形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考核,不少学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了学校的不诚信的一面。学校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通过各班主任直接要求学生统一口径,而这个口径的过程也就成了学校“不诚信教育”的过程。2.5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大多数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如许多学生对中学

7、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好好的体现在行动中。有人在场与无人在场不一样,在校与在家不一样,在班主任老师面前是一套,在任课老师面前一套。诚信缺失的危害性,“狼来了”的故事,在我们这一代孩提时代以深入人心。它告诉我们说谎就要付出代价,言一朝不信,人就会失掉立身之本,企业就会失掉生存之根,城市就会失掉房子之机,国家民族就会失掉兴盛之源。老子曰:“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诚信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一旦诚信缺失,社会上便会欺诈成风,市场混乱,道德沦丧,人心惟危。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假文凭假学历盛行,家政绩假数字屡禁不绝,信用欺诈防不胜防,假新闻假广告层出不

8、穷,正是诚信缺失的具体体现。据悉,中国每年内因为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相当于中国财政收入的37%,中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至少减少两百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诚信的缺少,将会影响社会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三、如何加强诚信教育3.1以身作则,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了: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中国古代教育中注重身教就是提倡为人师表。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

9、真正的为人师表。”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以多样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高尚的灵魂塑造了另一个高尚的灵魂,用一个诚信的人格塑造另一个诚信的人格。教师无言的诚信人格感化,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另外学校的教育也要讲诚信。学校的诚信形象,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各项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紧,上级来人检查忙一阵,走了松一阵,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的点滴小事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3.2正面教育,营造氛围“立身处世,诚信为本”。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0、。”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做事的道也就产生了。要发扬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就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师生都认识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还要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3巧用激励,推动教育我们不否认,无条件、不求回报的诚信才是最高级的诚信,但是起码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实现。据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0%的同学认为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

11、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作弊或是注水简历时,也常常会效仿;甚至觉得别人都这样做,自己一个人诚信也不会得到更好回报。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不可撇开这个因素。我们常常说:好人有好报。我想,这补应该仅仅是一个善良的愿望。应该让好人看到这个好报,应该让讲诚信的人享受到出现的果实,这才是实现和社会给予好人的公平。3.4小事着手,持之以恒生活学习中有些事情因为很细小,人们不重视它,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卫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到、考试作弊行为等等。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考试作弊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

12、理,绝不能言而无信。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教育他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何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社会营造诚信实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参考文献: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杨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通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集中整顿,实现软弱涣散支部班子配齐配强、能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