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17510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现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景观设计“五色时空”生境理论研析美国人居环境(二)吕健(注本文在品牌地产2009年第3期刊出)3.1 美国用国家的根本*保护发明创造,激发社会创造力富民强国3.1.1 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社会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的时代。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733年,英国机械师约翰凯伊(John Kay)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1764年,英国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了

2、“珍妮(Jennifer)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1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制成的改良型牛考门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现代蒸汽机成型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蒸汽机”的使用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或称“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

3、s)。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人类从此步入工业文明社会。“蒸汽时代”的蒸汽机火车带来交通运输便利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3.1.2机器时代的美国农业使手工劳动变为机械耕作,把农人变成工人美国“西进运动”并不仅仅是领土扩张,也包含着经济开发,包括农业革命、交通革命、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欧洲各国的移民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成了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力量,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不花任何代价的技术引进模式,从而推动了美国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从1860年至1890

4、年,美国各种基本农产品的生产,如小麦、玉米和棉花等,都超过了以前的产量。同一时期,美国人口也增加一倍多,城市人口的增长尤为显着。然而,美国农人生产了足够的粮食和棉花,提供了充足的猪肉和牛肉,收剪大量的羊毛,不但可以供给美国工人及其家庭的需要,并且剩余量日益增加。取得这一特殊成就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向西部的扩展,第二个原因是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在1800年,一个农民使用镰刀,在一天之内,可望收割0.25公顷小麦,但三十年后,使用兜禾镰刀,每天就可以收割0.8公顷。到1840年,使用了麦柯密克(McCormick)研制的神奇的割禾机,竟出现了一天能收割2公顷到2.5公顷的奇迹。他开设的收割

5、机工厂,到1860年,售出的收割机共有25万架之多。而小麦的产量,也从1850年的35亿公斤增加到1860年的61亿公斤,其中一半以上是中西部生产的。其它的农业机器也迅速地出现:自动捆扎机、脱粒机及收割脱粒两用机等。播种机、切割机、去皮机、去壳机也出现了,还有奶油分离机、撒肥机、种薯机、干草机、孵卵机,和其它上百种的发明。农业的革命使手工劳动变为机械耕作,从维持生计变为商业化的农业,把农人变成工人,农民成为市民,从此美国完成了农业革命。在1860年至1910年间,美国的农场数目增加了两倍,自200万个增加到600万个,耕地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多,从16000万公顷增至35200万公顷。种植棉花及其

6、劳动制度,已经成为南方一种巨额的投资。棉花原是一种不重要的农作物,但它的产量在1800年已达1600万公斤,到1820年达到7200万公斤,而1840年,总产量竟达30150万公斤以上。到1850年时,世界上有八分之七的棉花,是由美国南方供给的。就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也正经历着革命性的飞跃。3.1.3 用国家的根本*来保护发明创造,激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创造热情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制宪代表们对事关政府在未来的公共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辩论,然而,在通过第一条第八款时,代表们的意见却空前一致,它的内容是:“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

7、保障。”对于专利的保护,虽然,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开始允许设立专利权保护新发明的权利,刺激许多新发明的产生,但是,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来保护发明创造。建国初期的专利都是由华盛顿总统亲自签发生效的,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作为首任国务卿,成为美国第一名专利审查员。1802年,美国就是在这里成立了国家专利局,如今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上还刻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联邦政府用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权益,同时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创造热情。1835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Samuel

8、 Morse)发明了有线电报,1844年改进了电报技术后被采用,美洲大陆相距遥远之地,随即藉电线杆和电线网而联接起来;1847年美国人理查德德霍伊(Richard TakHoey)设计的轮转式印刷机,使出版事业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并且使报纸在美国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展出了一部电话机,不到半世纪,1600万部电话机就被用来促进美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1867年发明的打字机,1888年发明的加法机和1897年发明的现金计数器,更加速了工商业的发展。1886年发明了铸造排字机、轮转印刷机和折报机之后,一小时内就可以印刷42万份

9、每份八页的报纸。1879年10月22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伟大的发明,加上其它许多科学和天才发明的应用,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力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3.1.4美国开创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促进人类社会进步1879年10月22日,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美国开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即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技术

10、革命时代,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电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让这位发明家引以为豪的还不止于此。据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而1928年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达到15725亿美元。爱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项发明,白炽灯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而爱迪生本人也只是当时美国众多发明家中的一员,19世纪后半叶,各种各样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

11、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在美国出现这么多个人奋斗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各个行业的出类拔萃的人,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有一系列的文化和制度的环境。知识产权,是大脑的产品,是一份无尽的资源。对这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为那些伟大的发明家们所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美国能够在历史上,包括在21世纪的今天,取得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关键原因。3.1.5 国富民强,融合西方的多元文化再造生成现代美国精神美国人开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电力取代蒸汽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强劲动力,随着美国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精神和文化特质也逐步从英国及欧洲各国的多元文化融合中再造生

12、成出来。从英国及欧洲各国移民的北美洲大陆东海岸英属13个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国十三个州的美国人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基督教教徒,他们信仰“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上帝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美国人的职业(calling)是开拓北美疆土,在美国国度上创业的是其天职。美国人为实现“以安宁富足生活为最高追求目标”,从开始踏足北美洲新大陆起共同签订第一份政治契约性文件五月花号公约,到共同签订立国的独立宣言,再到共同签订治国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界定了个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社会及经济运行中的分工,为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管治提供了法律的保障。美国人肯定现实

13、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信仰:“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美国人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美国人肯定了营利活动,信仰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John Preston)的美国人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美国人是创

14、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美国人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美国人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美国人职业(calling)精神的精辟概括:“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美国人在北美洲新大陆创业二百多年来对其信仰的践行,“西进运动”勇于开拓

15、, 美国人共识“乐观自信,开拓创新”、“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为美国精神,尤其是由美国开创了电力取代蒸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之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精神及其“以安宁富足生活为最高追求目标”的文化特质从英国及欧洲各国的多元文化融合中再造生成出来。美国精神及其文化特质的元素与符号自1841年始的一百多年来,在美国社会制度、城市景观、建筑景观、人居景观、汽车、电影、文学及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形态中逐步完善并演绎着。3.1.5“世界工厂”大工场生产,城市人口急剧发展,人居环境显现严重污染由于“西进运动”疆土迅速扩大,要维持一个统一国家的困难也就越大,“蒸汽时代”的汽船(Steamboat)的

16、航行,铁路均不断伸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些困难。1807年富尔顿(Fulton)建造的“克莱蒙特(Clermont)”号汽船试航成功,从此,美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汽船时代”。1860年在西部水域航行的汽船已达1200艘,每年货运量在1000万吨以上。从1830年美国第一条铁路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开始投入运营后,美国迎来了一个“铁路时代”。美国铁路建筑长度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到1880年美国已建成铁路达15万多公里,而当时整个欧洲铁路的总长度才近17万公里。铁路网把每一个开发了的居住区连接在一起,而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的矿藏,像一股黄金洪流似地流入了各种贸易渠道。汽船和铁路运输把密西西比(Mississippi)河下游与南方大西洋海岸互相联接起来不仅农业欣欣向荣,各种工业也迅速地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