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1105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风雨操场建筑设计说明.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安学院校园北区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体育馆 建 筑 设 计 说 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2、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1 设计依据1.1 新安学院规划及单体设计任务书。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深圳市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设计规范。1.3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用地红线图。2 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 拟建的新安学院新校园项目位于

3、南山区沙河东路以东,北环大道以北,龙珠四路以西、广深高速公路以南区域,本项目地块中有一东西向市政道路将本地块分隔成南北两区,同时地块中部还有南北走向的高压走廊。项目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用地局部地势有一定的高差变化。2.2 设计规模 新安学院校园项目按在校生3000人规模规划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北区规划为配套服务区及体育活动区,总建筑面积为3.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宿舍楼、食堂及教工宿舍、多功能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及其他体育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等用房。整体风格统一、美观、大方,体现现代高等学府的严谨、务实、新颖的现代建筑风格。3 设计宗旨3.1 注重建筑整体布局,使校园内部

4、空间一体化,合理利用现有地形,创造良好群体公共建筑广场空间关系,体现综合性教育学院建筑特色。3.2 注重绿化环境设计,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及绿化资源。3.3 注重单体设计,使其完善细腻,功能合理,造型上体现教育建筑自我特色,体现人文建筑的特性。3.4 立面造型简洁,大方得体,颜色搭配协调,经济实用,体现教育建筑的严谨、务实、大方美观的特色。4 单体设计构思4.1 学生宿舍楼 学生宿舍楼采用单边走廊布局形式,采光良好,宿舍单元内部功能布局合理,平面紧凑经济,并在交通体系位置设置学生活动平台,注重学生的活动及人流集散空间的设置,底层设置架空层,局部设置学生活动室,多方面考虑学生活动及运动的空间,为其提

5、供半室外的全天候活动空间。4.2 食堂及教工宿舍综合楼 食堂综合楼功能组织上分区明确,就餐人流与厨房服务人流完全分开,不产生交叉干扰,教工宿舍出入位于建筑西侧。食堂每层均设有厨房,每层厨房均可通过内部食梯及内部楼梯相互联系,各层之间既可独立操作又便于相互联系。4.3 多功能体育馆 多功能体育馆用地红线内外有6米左右高差,因此,多功能体育馆结合地形特点,设计成半地下空间,室内作为篮球场及羽毛球练习场,屋顶作为活动场地及绿化用地。这样既丰富建筑空间,又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场地面积及校园绿化用地。4.4 环境设计 尽量利用空间,增加绿地面积,多方面考虑学生活动及运动的空间,建筑物底层设置架空层,将绿化引

6、入建筑物内部,并与内庭院相结合,内外空间相渗透穿插,空间景观效果良好,4.5 防噪措施 校园北区的外部噪声主要来源于城市干道,从目前的交通分析,主要是广深高速及沙河东路, 北区临沙河东路一侧主要是学校运动场,以此将噪音隔离在宿舍区以外,并以多重常绿乔木分隔运动场及沙河东路,确保校园有较安静的环境,且宿舍多采取底层架空方式,就将噪音的干扰减倒最低限度。4.6 造型设计 灰白质感外墙,局部玻璃幕墙,仿木质百叶,黑色横向通长金属栏杆以及彩色跳跃的实体栏板等造型元素的运用,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氛围,简单体块分离切割的造型手法,造就了体型简洁大方,虚实对比强烈,稳重中不失细节处理,立面造型充分展示教育建筑

7、的自我个性。各单体建筑造型手法一致,强调建筑群体的整体性,各单体建筑造型新颖,颜色搭配协调,美观大方,与高校教育气氛相适应,体现教育群体的严谨、务实、现代、新颖的现代建筑风格,展现自我个性。5 技术经济指标 北区规划技术指标:北区用地总面积: 37283.90 m2 用地编号2006-513-0059 北区建筑总面积: 34533.99 m2 其中:计入容积率面积: 32368.49 m2 调整容积率面积: 29786.88 m2 包含: 学生宿舍: 19459.46 m2 教工宿舍: 1889.64 m2 食堂: 3199.51 m2 配套服务设施: 998.60m2多功能体育馆: 4239

8、.67 m2核增面积: 2581.61 m2 包含:宿舍架空层: 1630.02 m2体育馆架空绿化: 951.59m2不计入容积率面积: 2165.50m2地下室面积: 2165.50 m2底层占地面积: 8395.92 m2北区容积率: 0.80覆盖率: 22.5%机动车停车位: 95位 其中:地面停车数: 59位 地下停车数: 36位6 消防设计6.1 建筑部分消防车道均可直接到达建筑物周边进行扑救,特殊情况下消防车可进入校园内部,通过广场硬铺地及绿化草坪到达建筑扑救登高面进行消防扑救,各建筑间间距满足消防防火间距。各单体室内疏散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6.2 给排水部分本工程室外消防水源引

9、自周边市政给水管网,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市政道路引入两个DN200给水管来满足园区室内、室外生活消防用水,园区给水管道成环网布置,每隔110米左右布置一个地上或室外消火栓。7 结构7.1 设计依据地震设防烈度7度。基本风压Wo=0.75KN/ m2。7.2 设计荷载宿舍:2.0KN/ m2 (其中厨房、卫生间按2.0KN/ m2,悬挑、阳台按2.5 KN/ m2) 食堂:2.5 KN/ m2 地下车库:4.0 KN/ m2 楼梯:宿舍(2.0 KN/ m2)、教室、食堂(2.5 KN/ m2) 上人屋面:2.0 KN/ m27.3 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中食堂

10、地上3层,4-8层为教工宿舍。,1#及3#宿舍楼均为8层。2#宿舍为地上8层,地下一层为设备房及车库。7.4 基础形式拟采用浅基础或预应力管桩基础,具体情况待地质报告后确定。8 给排水设计8.1 概况本工程包括一栋多功能体育馆,一栋食堂和三栋宿舍楼六栋建筑及总建筑面积34533.99 m2。其中多功能体育馆一层,食堂及教工宿舍为八层,三栋宿舍楼均为八层。给水系统有生活给水、消火栓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系统。8.2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3 生活给水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最高日用水量为480m3/d,一至五层供水直接采用市政压力

11、供水,六至八层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有地下生活水池的水泵房,生活水池贮水120m3。8.4 排水污水:生活污水量接近生活用水量,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均伸顶通气,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小区雨水管道,路面雨水也汇入小区雨水管道,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8.5 消防消火栓系统:本工程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屋面设有12m3屋顶水箱供火灾初期十分钟消防用水。本工程地下室设有150m3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有消火栓加压泵二台(一用一备)。室外设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二套,供消防车使用。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9 电气9.1

12、电力负荷级别与负荷计算负荷级别:消防负荷为一级,客梯及生活水泵为二级,其余为三级。负荷计算:多功能体育馆负荷密度70W/m2 ,Pe=294kw, kx=0.8,Pjs=235.2kw;食堂负荷密度40W/m2,Pe=167kw,kx=0.7,Pjs=117kw;宿舍楼负荷密度30W/m2,Pe=454.4kw,kx=0.7,Pjs=318kw;合计计算功率:P=670.2KW。9.2 电源与变压器选择:电源引自市10KV专用线路(或环网线路),学院内设变配电所一座,内设变压器。功率因数补偿到0.95。在学院由两路专用10KV电源供电时,备用电源引自两路低压供电的应急母线,在其余情况下,均由备用发电机组供电。9.3 低压配电:主要及重要负荷均采用放射式供电,线路敷设经由电缆桥架、竖井再穿管引向负荷点,一、二级负荷均由两路供电,消防负荷末端切换,耐火电缆供电,其余经桥架、电井敷设的电缆均选用阻燃型。9.4 避雷与接地:在屋顶设置避雷带,利用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焊接成引下线和接地网,避雷接地,电源接地及其他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形成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9.5 综合布线及有线电视:各幢建筑内布设综合布线系统,设置通讯网络有线电视,信号取自有线电视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